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記事 > 小乘佛教:是對三乘佛法中之“聲聞乘”和“緣覺乘”的統稱

小乘佛教:是對三乘佛法中之“聲聞乘”和“緣覺乘”的統稱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3.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小乘佛教也叫做“小乘教”,"小乘教法",略稱“小乘”(Hinayana ,音讀“希那衍那”),是對三乘佛法中之:“聲聞乘”和“緣覺乘”的統稱。

裏面的“乘”是梵文yana(音讀“衍那”)的意譯,指運載工具,比喻佛法濟渡衆生,像舟,車能載人由此達彼一樣。

小乘法門,是以自我完善與解脫爲宗旨,其最高果位爲阿羅漢果及辟支佛果。聲聞乘修四諦法,自凡夫至阿羅漢,論時間,速者三生,遲者六十劫,其修行的方便有七,得果有四:須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羅漢果。緣覺乘修十二因緣,自凡夫至辟支佛,論時間,速者四生,遲者一百劫,其修行重在悟證,悟所到處,便是證所到處,故無明顯的位階可言。

小乘佛教:是對三乘佛法中之“聲聞乘”和“緣覺乘”的統稱

要注意的是:小乘佛教並非指古印度所有的部派佛教,古印度各個部派佛教記載中,都有很多大乘思想和教法.上座部中也有很多大乘教法的部派,稱爲大乘上座部.大衆部中更傳承了很多大乘教法.公元前一世紀大乘佛教超過小乘成爲佛教主流,卻不能說之前的就都是小乘!

另外,現代人已較少談到大乘小乘這個分類法。而根據南傳佛教的定義,南傳佛教統一稱爲上座部佛教。

在中國,大小乘佛教是同時傳入中國的。中國漢傳佛教的十三大宗派中,也有專門的多個小乘宗派:毗曇宗、成實宗、俱舍宗等宗派。古印度的經量部傳承到中國成爲成實宗,有部的一些經典傳承到中國成爲俱舍宗等。 中國最早流行的禪數學以及此後的毗曇學、成實宗、俱舍宗等,均屬小乘類。不過,這些小乘部派在中國很快就衰落了。中國的律學和唐代創始的律宗,皆以小乘律本爲依據。目前,中國全面保留的古印度大陸各派的小乘經典也非常豐富。

小乘佛教:是對三乘佛法中之“聲聞乘”和“緣覺乘”的統稱 第2張

律藏方面,中國的律學和唐代創始的律宗,皆以小乘律本爲基礎。中國現存僅小乘律典,就函蓋了衆多古印度宗派:《五分律》爲傳承自古印度(化地部)、《四分律》爲(法藏部)、《摩訶僧祗律》爲(大衆部)、《十誦律》爲(說一切有部)以及屬南方上座部的《善見律毗婆沙》等。可見中國全面繼承保存古印度經典之狀況。

小乘佛教:是對三乘佛法中之“聲聞乘”和“緣覺乘”的統稱 第3張

經藏方面,現存較完整保留的南傳佛教巴利文阿含經(公元前19~27年斯里蘭卡大寺僧人用僧加羅語寫出,公元5世紀覺音翻譯成巴利語)其中的《長部》、《中部》、《相應部》、《增支部》、《小部》五部 ,前四部漢譯阿含經典相應此四部,內容大致相同,漢譯阿含經四部:《長阿含》傳承自古印度法藏部;《中阿含》屬一切有部;《雜阿含》屬正統一切有部;《增一阿含》屬早期大衆部集結。尤其漢傳的增一阿含經,有學者考證認爲其屬於較好保存了早期大衆部集結經典。至於小乘論藏,7世紀玄奘在印度學過大衆部的阿毗達磨論。巴利文系及漢譯說一切有部都有近似的七部論書。漢傳各個部派的論書翻譯保存的也很多。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