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記事 > 施勞弗高地戰役的戰前背景是怎樣的?爲什麼要爭奪高地

施勞弗高地戰役的戰前背景是怎樣的?爲什麼要爭奪高地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1.4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在1945年4月9日,加里寧格勒落入蘇軍手中,這令由康斯坦丁·羅科索夫斯基指揮的白俄羅斯第2方面軍能移向奧德河東岸。在4月的前二個禮拜,蘇軍做了一次二戰以來最快的調動,白俄羅斯第2方面軍接替白俄羅斯第1方面軍在奧德河下游斯科特到波羅的海的防務,這使得白俄羅斯第1方面軍得以專心負責南半部的攻勢。在另一端,蘇聯烏克蘭第1方面軍,在伊萬·科涅夫指揮下,將部隊自上西里西亞西北方移至尼斯河。

這3個蘇軍集團共集結了250萬人、6,250輛坦克、7,500架飛機、41,600門大炮或迫擊炮、3,255臺喀秋莎火箭炮、以及95,383部車輛。

施勞弗高地戰役的戰前背景是怎樣的?爲什麼要爭奪高地

白俄羅斯第1方面軍擁有9個正規軍團和2個坦克軍團包括77個步兵師、2個騎兵、5個坦克和2個機械化軍,8個炮兵及1個親衛迫擊炮師,以及1個混合炮兵和火箭發射器旅。該方面軍有3,059輛坦克及自行火炮,及18,934門火炮及迫擊炮。11個軍團中的8個被部署在奧德河沿岸。在北方,第61軍團和波蘭第1軍團控制了從施韋特至與菲諾運河會合處沿河岸。在奧得河畔科斯琴的蘇軍橋頭堡,第47軍團、第3突擊軍團、第5突擊軍團和第8親衛軍團被集中參加進攻。第69軍團和第33軍團掩護向南至固本的河岸沿線。第2親衛坦克軍團、第3軍團及第1親衛坦克軍團版作爲預備隊。第5突擊和第8親衛軍團需直接面對敵軍最強的防禦區,在這裏柏林高速公路通過該高地。

德國第9軍團防守從菲諾運河至固本的戰線,其中包括施勞弗高地。它擁有14個師及法蘭克福要塞、587輛坦克(512輛可以操作、55輛被修理中、20輛被運送途中)、2,625門火炮(包括695門高射炮)。 再往南的戰線由德國第4裝甲軍團防守,以對付烏克蘭第1方面軍。 哥特哈德·海因裏希將軍在1945年3月20日取代希姆萊指揮維斯瓦河集團軍。海因裏希是德軍中其中一位最好的防守戰術專家。他正確地預言,蘇聯的重點進攻將集中渡過奧德河和沿施勞弗高地的東-西高速公路。他決定只以小規模前哨戰作爲屏幕以防守河岸。相反集中防守施勞弗高地,是奧德河高大約48米的高地及此處能眺望該河流而高速公路在此通過。他把在其他地區的兵力抽調至該高地。在奧德河的洪氾區因春季溶雪而飽和;德軍工兵從上游水庫放水,把平原變成了一片沼澤。在這背後他們建立了3道防線,延伸回柏林。最後一道防線是“沃坦”線,在前線背後10至15英里。這道防線包括反坦克壕溝、反坦克炮陣地、廣泛系列的戰壕和碉堡。

施勞弗高地戰役的戰前背景是怎樣的?爲什麼要爭奪高地 第2張

朱可夫元帥,斯大林最信任的副手,被指定爲征服柏林行動的指揮者。在忠誠、成功的完成了無數任務後,這位以攻擊迅猛見長的元帥接手了白俄羅斯第一方面軍。這支部隊被部署在奧得河沿岸,距柏林約有50多公里。無數火炮、坦克、飛機、和步兵被補充進這支部隊,看上去它似乎能不費吹灰之力蕩平柏林的抵抗。不僅如此,斯大林在幾星期前還給朱可夫的進攻加了一道保險。他改變了先前的計劃,命令南方的科涅夫元帥,以及他麾下的烏克蘭第一方面軍北上,支援朱可夫。這道命令的目的很明顯:斯大林希望儘快攻下柏林。但是,在這場向柏林的衝刺競賽中,科涅夫有一個相當大的劣勢:他離柏林太遠了。

擋在朱可夫面前的是德國維斯圖拉集團軍羣,由海因裏希上將指揮。在當年三月底,他接替了希姆萊的職務,負責指揮該部,同時也接手了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擋住俄軍向柏林進軍的腳步。同時,曼陀菲爾將軍麾下的第三裝甲軍團被部署在北方,佈施將軍指揮的第九軍團在南方,以此支援海因裏希,防禦朱可夫的進攻。不過這些德國部隊的戰鬥力都不強。士兵們早已精疲力竭,戰鬥序列中充斥着匆忙拼湊起來的新兵蛋子們,不僅訓練欠缺,裝備也不足。而補充上來的國民突擊隊的戰鬥力就更別提了。一言以蔽之,海因裏希的部隊看上去甚至不具備稍稍把蘇軍阻擋一下的能力。

但是,海因裏希本人可能是二戰中最優秀的防禦專家。長期以來,他就擁有着能夠把防禦戰組織的固如金湯一般的美譽。在莫斯科戰役期間,他曾指揮過德軍第四軍團,該軍在蘇聯1941—42年的冬季攻勢中成功阻擋了蘇軍的反攻。在後來的兩年中,他經歷了無數重要的戰役。一次又一次,蘇聯人都試圖在他的防線上打出缺口,但每次都碰的頭破血流。

施勞弗高地戰役的戰前背景是怎樣的?爲什麼要爭奪高地 第3張

在蘇聯1944年的秋季攻勢中,海因裏希麾下的第一裝甲軍團頑強的拖住了敵人,直到德軍能在後方建立穩固的戰線後才撤退。還有一件事要說明。海因裏希從來都不是元首面前的紅人,所以他的部隊也就從來沒有得到過慷慨的補充。而海因裏希就是在這種情況下奮戰至今。一切又重演了。元首的戰略目標在別處。

之前,德軍對1944年西線突出部戰役的總結是:戰役的失敗是因爲部隊缺乏油料補給。從那以後元首就認定奪回匈牙利珍貴的石油資源纔是頭等大事。3月時,元首將最後一批裝甲預備隊用在了一次力圖奪回匈牙利油田的努力上,不幸,這次嘗試失敗了。即便如此,元首仍然認爲來自南方的威脅大於東方。無論將軍們如何勸說他,元首仍固執己見。最後,元首把剩下爲數不多的預備隊配屬給了費迪南德·舍納爾元帥的部隊,海因裏希的南線友軍。

舍納爾負責指揮德國中央集團軍羣,負責防禦科涅夫元帥的烏克蘭第一方面軍。這正中蘇聯人下懷。他們希望科涅夫的活躍能把德國人吸引到南方來,從而使通往柏林的大門洞開。很明顯,元首上鉤了,這使得海因裏希面臨了更大的難題。他面臨着無兵可用的困境。

不過,這難題也是過去四年海因裏希在東線一直面對着的老問題,早就習慣了。爲此,他做好了準備。海因裏希堅定地相信縱深防禦的重要性,當他的部隊和敵人接觸前,他就命令他們在後方建立好通訊線和防線。這樣,他就可以自如的調動部隊,隨時可以把較爲安靜的區域裏的部隊調往戰況激烈的位置。同時,還可以保證部隊在即將被敵人壓倒前,把他們及時撤出戰場,在第二條防線以逸待勞。不過,這樣做風險也很大。

施勞弗高地戰役的戰前背景是怎樣的?爲什麼要爭奪高地 第4張

海因裏希傾向於削弱次要地區的防禦以加強主要戰區的防禦,但這樣做等於使得次要地區完全不設防。不過,鑑於海因裏希手下的部隊數量少的可憐,這是抵消蘇軍在主攻方向上數量優勢的唯一方法。同時,海因裏希對偵查的重視也是他這樣做的原因。通過對情報的分析,他可以及時掌握戰場的全貌,推算出敵軍進攻的重心,進而可以毫不猶豫地削弱部分地區的防禦以加強主陣地。通過分析情報,海因裏希還可以計算出蘇軍進攻和炮火支援的準確時機,藉此掐準時間命令主力撤出一線陣地,進入第二防線(主要防線)進行防禦。在這方面上他從來沒失過手。

蘇聯人進攻的重心就位於施勞弗高地。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