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記事 > 商鞅變法持續了20年 秦國爲何有20年時間來進行變法?

商鞅變法持續了20年 秦國爲何有20年時間來進行變法?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1.1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商鞅變法持續了20年 秦國爲何有20年時間來進行變法?下面小編爲大家詳細介紹一下相關內容。

秦國本是西北邊陲的小國,誰也沒想到起初最弱小,向來被關東六國鄙視爲蠻夷之國的秦國最終能一統天下。秦國是如何一個偏處西方的邊陲小國發展成能一掃六國的巍巍大國。

商鞅變法持續了20年 秦國爲何有20年時間來進行變法?

秦國從公元前230年起,到滅齊時止,耗時10年陸續兼併了東方六國,從此完成統一大業,結束了貴族王侯專政的王國時期,進入了帝國時代。在秦國曆史的四大雄主中,正是有了秦孝公所打下的基礎才使秦國建立了強大的根本基礎,並最終一統天下。秦孝公當時接過的秦國經過長年的窮兵黷武,國力衰竭,國內階級矛盾激化,民間私鬥成風,經濟處於崩潰邊緣,國土河西之地被魏國強佔,其他六國對其虎視眈眈,隨時欲除之而後快,而且商不入秦,士不入秦。內外交困的秦國走在了十字路口。剛經歷過六國準備滅秦之戰後的秦孝公決意要改變秦國的命運。

決定改變秦國命運的秦孝公便開始了招賢計劃,面向其他六國發布招賢令廣攬天下人才,成立招賢館,並由寵臣景監親自負責,後來推動秦國變法的衛國人衛鞅就是由他推薦成秦孝公的,並在衛鞅三試秦孝公的過程中,率次給秦孝公推薦,最終讓秦孝公認識到了衛鞅的價值。隨着求賢令的持續發佈和人才引進,從其他六國到達秦國的人才達到了100多人。

秦國一下子來了100多人才,而且個個不是剩油的燈,這些人一到秦國就要平臺和官職,否則就要離開秦國,不能不說這對秦孝公是一個極大的考驗,因爲這個事一旦處理不好,造成大量的入秦人士離開,秦國再想招賢納能就很難了,但是一下子涌入這麼多人,又缺乏瞭解,因人設崗或人崗不匹配,也會給秦國帶來災難,一旦有一部分人出事,保守勢力羣起而攻之,就會讓秦國引進人才的戰略部署落空。

對於這個棘手的問題,秦孝公採取了讓入秦的士子三個月時間去走訪和調研,然後再各自寫出振興秦國的策略,國家根據個人才能去安排合適的崗位,這樣做達到了幾個目的:一是可以鑑別出濫竽充數者和真正的人才,實現了人才的篩選目的;二是讓這些士子通過實地調研,瞭解秦國後,才能在隨後的工作中更切合實際,避免出現大面積的工作失誤;三是實現人崗匹配,避免人崗不匹配對整個政權造成大的衝擊;四是堵住了保守勢力的嘴,讓他們挑不出反對的理由。

商鞅變法持續了20年 秦國爲何有20年時間來進行變法? 第2張

君臣合體

在中國歷史上,能夠做到君臣一體的並不多,但是秦孝公和商鞅之間的君臣一體則絕對可以成爲佳話。商鞅作爲戰國時期的法家著名人物,他在秦孝公的支持下所推動的可以稱之爲“黑色裂變”的變法,一舉改變了秦國的命運。

商鞅在入秦之前,在魏國相國公孫痤手下任職,後來公孫痤在死之前,魏王向他徵詢新相國的人選,他推薦了衛鞅,並告訴魏王如果不用衛鞅,就殺了他。結果魏王既沒有用衛鞅,也沒有殺他。後來衛鞅到了齊國,當時齊國有着稷下學宮,學術氛圍非常濃厚,但是衛鞅認爲齊國並非自己施展才能的地方,也就沒有留在齊國。當他得知秦國發布求賢令後,便通過秦孝公的寵臣景監來到了秦國。

爲了試探秦孝公,衛鞅三試秦孝公的故事就開始上演了,在三次見秦孝公中,衛鞅分別用帝道、王道、霸道等三種治國方略來向秦孝公闡述,前兩次秦孝公都很不滿意,認爲衛鞅不堪重用,已經打消了重用衛鞅的念頭,但是他還是忍着第三次見了衛鞅,而這一次衛鞅的霸道治國方略一下子打動了秦孝公,衛鞅也拿出了《治秦九論》,兩人三天三夜不眠不休進行了深入探討。

秦國在變法的過程中,軍隊改革也是其中重要的一項,畢竟在亂爭之世,強大的軍隊是確保立於不敗之地的重要保障,但是秦國軍隊的改革,其中有一項重要內容就是組建新軍,而且這支軍隊也帶着實驗的性質。這支軍隊幾乎全部來之於解放出來的奴隸組成,採取全新的訓練方法。前期組建的五萬新軍在奪回河西之地,與魏國的交戰中,一舉擊潰魏國的十八萬大軍,收回河西之地,迫使魏國簽訂條約,從而一鳴驚人,後來不斷擴大規模的新軍在秦國滅六國之戰中發揮了重大作用。

其實秦國在組建新軍的過程中,申不害在韓國也組建了一支新軍,但是秦國是在不動聲色的進行,而申不害則是大張旗鼓練兵,唯恐天下不知。變法後強大的韓國和組建的新軍,讓其他國家感到了威脅,於是魏國元帥龐涓就開始帶兵進攻韓國,直到韓國的新軍消耗殆盡,國家陷入朝不保夕的境地,後來要不是齊國的孫臏採取圍魏救韓的策略迫使魏國從韓國撤軍,並在馬陵道射殺龐涓和摧毀魏軍,估計韓國當時就會被魏國給滅國了。

商鞅變法持續了20年 秦國爲何有20年時間來進行變法? 第3張

格局之大

秦孝公的格局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可以體現出來。除了全面提到的很多方面,比如爲了振興秦國不拘一格廣攬人才,堅定不移推進變法等都體現了秦孝公的大格局,甚至爲了振興秦國嘔心瀝血,英年早逝。

要傳位商鞅。

在中國歷史上,要把自己的君位傳給外人的,除了秦孝公還有一個劉備,但是至於劉備要傳位給諸葛亮是不是出於真心則是衆說紛紜,不過我相信秦孝公要將自己君位傳給商鞅則是出於真心。因爲他的很多做法都是爲了確保自己死後商鞅能夠繼續推行變法工作而掃除障礙,並給予商鞅足夠的保護,所以他更多關心的是秦國能否持續強盛下去,而不是一定要讓自己的兒子擔任國君。

誅殺哥哥公子虔和以太師甘龍爲首的保守、復辟派。

秦孝公知道自己死後,這些人的復辟會導致秦國的變法存在極大的變數,也從而會導致秦國的強盛之路夭折。公子虔因爲受太子牽連而被處以劓刑後一直不能釋懷和仇恨商鞅,儘管誅殺公子虔的密令來之於太后的遺詔,但是秦孝公並沒有絲毫猶豫,而是部署了誅殺公子虔的行動,可是狡猾的公子虔通過假死逃過了一劫。誅殺太師甘龍等人則是秦孝公要有意而爲之,但是最後卻因商鞅認爲這樣做不合法度阻止而沒有進行。而事實上,秦孝公死後,導致商鞅被處以車裂極刑的,公子虔和甘龍等人起到了很大作用。

爲了護法和維持國家局面的持續。秦孝公在商鞅的商地爲商鞅預留了一支沒有列入軍隊編制、人數過萬人的祕密精兵,用來在他死後,商鞅可以用來維護法紀,打擊復辟勢力,甚至可以取代不合格的後君,而且也留下了密詔,但是商鞅爲了不造成國家分裂的局面出現,在焚燒了秦孝公的密詔後,把這支軍隊交給了國家。

商鞅之所以在秦國變法中能夠不顧個人生死安危,除了他本人的格局外,在很大程度上與被秦孝公的格局感染,把被秦孝公視爲知己有很大的關係。因爲不要說商鞅,就是一個普通的人也會知道一旦秦孝公死後自己因爲變法傷害這麼多人而會處於一種危險的境地。但是秦孝公所採取的保護他的措施又會反過來讓他爲秦國而肝腦塗地而不惜。

商鞅變法持續了20年 秦國爲何有20年時間來進行變法? 第4張

秦孝公是如何騰挪出20年給商鞅變法的?秦孝公之所以有20年時間進行變法,而無大戰騷擾,主要由內、外兩部分原因組成。

內部原因

1. 祖上基業雄厚

秦國先祖秦襄公因護送平王東遷,而被分封在岐山以西,位列諸侯。然而,岐山以西一直以來是戎狄部落的地盤,秦襄公於是率領族人浴血奮戰,終於打敗了戎狄部落,成功建國。到了秦穆公時期,秦國在百里奚以及一系列賢臣的輔助與治理下,具備了稱霸的實力,並逐漸稱霸,因此史書稱爲“穆公霸西戎”,位列於春秋五霸之一。

穆公之後,秦國雖經歷四代亂政,但底蘊尚在,戎狄部落依舊不敢東向挑釁,可見穆公治理時影響之深。秦國到了孝公手中之時,雖已無力東出爭雄,被魏國武力彈壓,但秦國仍屬於七雄之一,實力尚在中山、魯等二流諸侯國之上。因此,只要解決了其餘六國對秦國的覬覦,秦國就有足夠的時間變法圖強,而無須擔心其他蕞爾小國的騷擾。

2. 示敵以弱

面對有軍事爭端的魏國,秦孝公忖度了自身國力之後,決定暫時“妥協”,割讓土地,以作韜晦之策。這件事在當時的戰國環境下是極爲平常的事情,戰敗割地給對方,待強大後再伺機奪回來。簡單來說,春秋、戰國時期的歷史就是地盤拉鋸的歷史。此舉讓魏國一時間沒有了進攻秦國的口實,爲變法再度騰挪時間。

商鞅變法持續了20年 秦國爲何有20年時間來進行變法? 第5張

外部原因

1. 諸侯爭天下,無暇西顧

秦國割讓了土地城池之後,魏國也不再緊盯弱小秦國不放,而是轉眼投向了東方戰場。此時,趙國、韓國、齊國相繼崛起,挑戰了魏國的霸主地位。魏國此時需要集中力量,打敗其中之一國,穩固住自身的霸主地位。所以,魏國很快捲入了三晉的爭鬥之中,此時齊國的齊威王看準時機,給予了魏國重創,以爲齊國謀奪稱霸的機會。

歷史上記載,齊國兩次使用圍魏救趙之計,令魏國灰頭土臉,損兵折將。其中最爲有名的是第二次,馬陵道之戰,孫臏殺死了對手龐涓,俘虜了魏太子申。此戰之後,魏國霸權衰落,齊國趁勢而起。商鞅變法的關鍵時期,也正是在這個時間空檔。魏國因與齊國戰敗,戰力下降,短時間內無法再發動大戰,齊國則趁此機會擺出霸主的姿態,降服周邊的國家,獲得他們的支持。

2.三晉戰爭削弱了魏國的力量,秦國的外患大大減輕

秦孝公能全力推行變法,不僅與國內政治穩定有關,也與外部形勢的變化息息相關。其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三晉戰爭,大大削弱了魏、趙、韓的軍事力量。自春秋晉國稱霸後,秦國被晉國壓制了200年之久。進入戰國後,晉國分裂爲魏、趙、韓三國,作爲老大的魏國有擴張的強烈慾望,在魏文侯時代發動侵略秦國的戰爭,奪取河西之地,贏得戰略上的主動權。

魏文侯去世後,魏、趙、韓三家的關係開始出現微妙的變化,最終演化爲曠日持久的三晉戰爭。三晉戰爭大大削弱了三個國家的力量,而且也無暇顧及秦國。三晉互鬥,對秦國來說是偷着樂的事,在秦孝公推行變法的二十年裏,幾乎沒有遭到三晉的主動入侵,這種國際環境,對變法實在太有利了。

商鞅變法持續了20年 秦國爲何有20年時間來進行變法? 第6張

一個國家的強大絕非朝夕之功,商鞅能夠在秦國變法二十年,秦孝公固然居功至偉,但也有賴於自身實力與客觀環境的促成,需要天時地利人和。因此,小編認爲成功絕非容易之事,不成功纔是常態。但依然要滿懷希望,竭盡全力,不到最後一刻,絕不放棄。但行好事,莫問前程!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