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真相 > 倍受諸葛亮信任和器重的王平,他真實實力如何呢?

倍受諸葛亮信任和器重的王平,他真實實力如何呢?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9.12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諸葛亮開始北伐,兵出祁山。派參軍馬謖去把守戰略要地街亭,而王平爲馬謖先鋒。馬謖察看地形後,決定舍水上山。王平一再勸阻,馬謖不聽。後蜀軍水源被斷,大敗,士卒離散。唯王平領本部千餘人虛張聲勢,斷後,收拾敗軍徐徐而退。事後,因功破例升爲參軍,統五部兼當營事,進位討寇將軍,封亭侯。可見,王平將軍的特點與名字相符——四平八穩、謹慎作戰。這恰與他的主帥諸葛亮的作風不謀而合。諸葛亮數次北伐之所以不能積小勝爲大勝,就是因爲他堅持四平八穩的作戰風格。穩當的王平,在主帥眼裏,是十分可靠的。陳壽《三國志》評王平“忠勇而嚴整”。又說他“性狹侵疑,爲人自輕,以此爲損焉。”一個“輕”再加個“損”字,道出了王平實乃善於撿漏一“庸才”。

倍受諸葛亮信任和器重的王平,他真實實力如何呢?

三國志記載了王平參與的三大戰役:一是街亭之戰,二是祁山之戰,三是漢中保衛戰。在街亭之戰,參軍馬謖一敗塗地,而作爲先鋒的王平,卻不戰成名。撿了個了參軍的大便宜。在諸葛亮死後,蜀軍內訌中,王平站在楊儀一邊表現得非常積極,但當楊儀命他追擊魏延時,王平自知武功比魏延差不少,不敢追。而當魏延被馬岱斬殺後,他漁翁得利,又撿了個“漢中太守”,終於坐上了漢中第一把交椅。在接替魏延,出任漢中太守後的漢中保衛戰中,王平遭遇草包大將軍曹爽都不敢出戰,效仿的卻是“魏延戰法”,堅持守興勢圍,拒敵待援之策。可見,此將除了免戰消耗,實無過人之處。

倍受諸葛亮信任和器重的王平,他真實實力如何呢? 第2張

諸葛亮用人,基本上沿襲的是漢朝“舉孝廉”遺風,注重表現出來的“德行”。漢朝“舉孝廉”,當然也產生了陳蕃等人傑,然而,過於考究德的體制,缺乏公平競爭的程序,也衍生了大量的僞君子,這些僞君子,大都是庸才。東漢的衰亡,說明“舉孝廉”選才體制已經走入死衚衕,而諸葛亮時期的蜀漢不以爲戒,秉承“舉孝廉”遺風,苦果嚐盡。諸葛亮要求衆將羣臣“又紅又專”,如果“專”而“不紅”,他寧可不要;而倘若“紅”而“不專”,他卻可以將就使用。在使用王平魏延的問題上,諸葛亮與劉備截然不同。劉備時期的蜀漢造就黃金一代。劉備用人也重德,但是他容忍個性並善於用人之長。劉備愛才,重魏輕王,諸葛重德,重王輕魏。劉備死後,諸葛亮礙於青黃不接的人才形勢,不得不用魏延,但卻時常把魏延納入“普通戰將”一員,甚至與陳式之流的三流戰將並列。對其始終不放手使用,助長戰績平平的王平爬到魏延頭上。

在蜀漢的君子大營裏,特立獨行,桀驁不馴的魏延是公認的軍事奇才,但“以德治國”的諸葛亮,卻一直對他限制使用。而才智平平的王平,從先鋒到參軍,從亭侯到漢中太守,一路高升。王平取代魏延,雖是諸葛亮死後形成的事實,但實際上以王代魏,已是心照不宣的事情。自古君子真僞不可分,但真才與庸才總該分得清。王平與魏延,到底誰對蜀漢的貢獻大,是不言而喻的。在接替馬謖前,王平一直以偏將副手形式出現,不求有功但求無過。而魏延自領漢中二十載,威震漢中。他的那句“若曹操舉天下而來,請爲大王拒之;偏將十萬之衆至,請爲大王吞之。”何等豪邁,四平八穩的王平,說得出此等豪邁之言嗎?

庸才取代英才,必然導致的是國勢的衰敗。王平取代魏延之後的歲月,正是蜀漢由衰走向亡的末代時光。人才的奇缺,終於使延續了42年的蜀漢在魏國的一次偷襲中突然死亡……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