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真相 > 古代的冬天人們是如何禦寒的呢?古人的才智令人敬佩

古代的冬天人們是如何禦寒的呢?古人的才智令人敬佩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6.26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古代的冬天有多寒冷,現代人當然沒法身臨其境地去體驗的。但我們仍然可以從古人留下的文字中略知一二。

李白在《北風行》中這樣描述他眼中的風雪:“燕山雪花大如席,紛紛吹落軒轅臺。”白居易也曾記載了夜半大雪壓斷竹枝的景象:“夜深知雪重,時聞折竹聲。”

那麼,在沒有羽絨服、暖氣、空調,甚至連棉花也沒有的古代,人們是怎樣禦寒的呢?

一、燒火取暖。

古代人雖然保暖材料缺乏,但他們擁有足夠的聰明才智,人們常用火塘、火牆、壁爐和爐竈等設施來取暖。

在考古發掘中,我們經常可以在遺址現場發現古人取暖用的竈坑。這種竈坑一般設置在距離門口較近的位置,既可以充分吸收門外的氧氣,還能把取暖和做飯巧妙地結合在一起。竈坑經過繁衍,變成了現在人們還在使用的火塘。

早在秦朝,貴族就開始使用“壁爐”和“火牆”來取暖。在咸陽宮遺址上,專家們發現了三座壁爐,其中有兩個壁爐是供洗浴使用,另一個則緊挨着一間較大的房間,估計是專供皇帝取暖的。壁爐裏燃燒的材料是木炭,它不但能長時間燃燒,產生的煙氣較少,還巧妙地設置了外通煙道,避免中毒。

同時,專家們還在秦興樂宮遺址中發現了火牆,但製作較爲粗糙,只是在前臂內側中用兩片筒瓦環扣,做成筒狀,連接壁爐或火塘,讓暖氣能順利進入室內,起到保暖的作用。

火牆發展到清代,演變成了空心的夾牆,外牆下設置火道和燒火的炭口。在牆外點燃木炭後,熱氣就會沿着煙道進入火牆之中,使整個房間暖和起來。煙道還可以直通皇上的御牀和宮殿內其他妃子睡覺的炕牀下面,形成的“暖炕”與“暖閣”,使整個宮殿都感到溫暖如春。

古代的冬天人們是如何禦寒的呢?古人的才智令人敬佩

二、精巧實用的手爐足爐。

唐代的富貴人家還是用手爐取暖,手爐是銅質的,呈橢圓形,裏面置放木炭或炭灰,外面加上面罩,捧在手裏能長時間讓手暖和,還可以放在袖籠裏取暖。

足爐比手爐稍大,在裏面灌上熱水,睡覺時放在被窩裏暖腳,俗稱爲“湯婆子”或“腳婆”。蘇東坡曾把一個製作精美的腳爐送給好友,“每夜熱湯注滿,塞其口,仍以布單衾裹之,可以達旦不冷”。

三、皇宮取暖豪華設施——溫室椒房。

在《漢書》中有關於溫室的記載:“王入朝太后還,乘輦欲歸溫室。”說的是昌邑王劉賀,在向太后問安回家後,就直接進到了溫室裏面。當然了,溫室絕對不是平民百姓所能享受的,只能是王侯公卿或者帝王在冬天的避寒之所。

這種溫室將花椒剁成泥狀塗抹在牆壁上,這種材料能起到很好的保溫作用,還很芳香,因此也叫椒房。椒房內佈置奢華,牆上掛着製作精美的錦繡壁毯,室內設雲母屏風,有“鴻羽帳”,也就是用大雁的羽毛做成幔帳,地上還鋪着西域進貢的鮮豔毛毯。

這樣的椒房溫馨豪華,《漢宮儀》中如此評價溫室:“椒房,以椒塗室,主溫暖除惡氣也。”

古代的冬天人們是如何禦寒的呢?古人的才智令人敬佩 第2張

四、專門的供暖機構。

在清代時期,皇宮裏有三個專門負責宮廷裏供暖的機構。其一爲爇火處,專職負責安裝火爐和運送柴炭,由兩名太監首領帶領近20名小太監承擔。其二爲柴炭處,專職負責柴炭的購買儲存和分發,有大約10名太監。其三爲燒炕處,專職負責在各個宮殿外點燃炭坑,並保證整個冬天不熄滅。

當然了,上述這些取暖措施只能是達官貴人或皇室成員的待遇,如果是普通老百姓,在棉花還沒有用於取暖之前,普通人家就只能靠着粗布麻衣勉強抵禦寒冬。麻這種材料,不但可以用於紡織衣物,還可以用來填充袍子。

在紙張出現以後,出現了專門加強禦寒效果而特意加厚的紙衣,叫做“紙裘”。紙衣的原料一般由較厚的楮皮紙縫製而成,這種紙衣相當牢實,不但可以遮風避雨,還能起到保溫作用。

當然了,隨着棉花種植技術的普及,紙衣這種特殊的服飾就退出了歷史舞臺。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