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真相 > 西漢在經歷呂后專權和七國之亂後 西漢爲什麼還能再創輝煌

西漢在經歷呂后專權和七國之亂後 西漢爲什麼還能再創輝煌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1.0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小編知道讀者都很感興趣西漢王朝,今天給大家帶來了相關內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在結束了秦王朝殘暴的統治後,西漢取代秦成爲第二個大一統的王朝。西漢繼承了秦的制度,它沒有像秦短命而亡,跌跌撞撞走過了幾十年至武帝時開始大放異彩。秦與西漢有着相似的法律制度,然而秦滅亡了,西漢卻像新星一般冉冉升起,我們將從西漢幾次政治事件背後探究漢王朝興起的歷史原因。

西漢在經歷呂后專權和七國之亂後 西漢爲什麼還能再創輝煌

無爲而治的統治方針

西漢王朝一直實行與民休息的國策,後來又逐漸把無爲而治奉爲一種自的治國方針,使民衆得到了戰後的休養,使社會得到了正常所需的生息;同時,王朝以分封制的形式給許多地方治理以更大的自主權,分權而治、上下無擾,各得其便,使地方治理髮揮出積極作用;王朝還針對不同情況,對不相從屬的外部政治勢力實行忍讓妥協和安撫招藩的策略,保證了社會的相對安定。社會是衆多事物與複雜矛盾的集合體,它只能在各種對立事物的相對平和與互相認可中求得穩定與發展。西漢王朝的歷程至此已超過秦王朝約十年之多,這並非它比秦王朝更爲威武強大,而正是它在上述方面比先朝做得更好。

西漢在經歷呂后專權和七國之亂後 西漢爲什麼還能再創輝煌 第2張

艱難的三階段探索之路

雖然沒有同秦朝一樣滅亡,但漢朝立國之路的開創與探索也是極其不易的,可以以前195年的劉邦去世和前188年的劉盈去世爲界線,把西漢之初的政治發展分爲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西漢創立前八年,中央政府致力於與諸侯國的複雜關係,把許多異姓諸侯國變成了同姓諸侯國。分封諸侯是歷史傳統和楚漢戰爭的政治產物,當時有其不得已的一面,西漢執政者因而對異姓諸侯總有一種懷疑和心忌,加之某些潛伏政治勢力的推動,立國後的劉邦一直奔波於對異姓諸侯王的打擊和對同姓諸侯王的再封。前196年淮南王英布被擊敗,漢王朝基本上建立起了天下劉氏同姓一家的政治格局。

第二個階段:後七年間,劉盈的皇帝之位保證了各種政治勢力在朝廷政治中的大體平衡,仁弱的皇帝與年小的同姓諸侯王也處於政治平和與相互認可狀態,除呂雉因私人原因對趙王劉如意母子的迫害和對其他若干諸侯國的擠壓外,這一時期反而沒有較大的政治衝突。

第三個階段:二階段結束後八年間,由於劉盈的去世打破了劉、呂集團在朝廷的政治平衡,呂雉想要彌補因兒子去世而使自己失去的政權支託,故而大封姓之王,她爲此打擊和分化朝中臣屬,迫害和擠壓劉姓諸侯,並推動了朝中的腐化投機之風,使朝中不同集團間的矛盾、中央和地方的矛盾進一步激化。呂雉死時,西漢政治已經是暗濤涌、雲譎波詭、風聲鶴唳。呂雉之死,使聲勢不小的呂雉集團失去賴以支撐的總後臺,他們被朝廷和地方的反對勢力聯合消滅。

呂氏集團缺乏執掌政權應有的社會基礎和政治經驗,這一爆發的政治集團終遭覆亡,是當時一場尖銳政治鬥爭優勝劣汰的自然結果,也是西漢一個政治發展階段的結束。西漢新的執政者在各種政治勢力的矛盾平衡中商選產生,那標誌着一個新的發展時期的來臨。

西漢在經歷呂后專權和七國之亂後 西漢爲什麼還能再創輝煌 第3張

相比而言,在劉邦執政的第一階段,朝廷的政治運作重心在外部諸侯國;呂雉稱制的第三階段,她要改變朝廷的權力分佈格局,其政治運作的重心在內部的鬥爭。劉盈爲帝的第二階段,先後爲曹參和王陵爲相,反倒是政治穩定的時期。社會的安定和平和,往往不在於最高執政者的雄威強悍,而在於各種政治力量之間的認可與協調。

弱勢皇帝劉盈在政治實踐中把無爲而治的理念貫徹得更徹底些,劉邦和呂雉則在施政中不自覺地破壞了這一原則,他們憑藉強勢權力侵奪諸侯和大臣,自然引發政治領域的某些變亂和深層矛盾,反而把社會推到動盪不定的險境。

專制集權下的女主參政歷史事件啓示

專制集權的權力設定,使社會的政治運作極有利於君主意志的推行。在漢初政治中,丞相、大臣的權力逐漸被擠壓,諸侯和地方的利益不斷被侵奪,這實際是君主意志得到擴張的伴生物。在專制體制下,社會政治的正常運作需要以君主的善良仁厚爲前提,當這一前提不具備時,君主意志的擴張無疑會給社會造成不良的後果。這一時期持續越長,執政者的個人品行越惡劣,惡的積累就會越多。

西漢在經歷呂后專權和七國之亂後 西漢爲什麼還能再創輝煌 第4張

一家天下的政治統治形式,使任何王朝每在換代之際,都把一位女主推到直接參政甚或出面主政的前臺,接班君王的年齡和性格,以及朝臣的權力大小決定着這位女主參與政權的深度和時間長度。女主一般代表着統治集團內部的另外一種家族勢力,她要擴大、固自己本人及集團的特殊利益,必然要壓抑原處主導地位的利益集團,就必然形成上層統治集團的內部矛盾。

在專制社會中,這一政治矛盾的產生具有周期性和不可避免性,只是矛盾的發展程度和解決方式各不相同罷了。在西漢王朝的第一次代際更替時就出現女主掌政現象,並以惡劣的性質而顯現,以滅族的結局而告終。這對後來的政治人物,包括當政的君主、大臣和女主本人都不失強烈的警示意義。

評析漢文帝劉恆執政期間的政治策略

呂氏被誅滅後,劉恆以忐忑不安的心情進入京城,被推到了皇帝之位,但他深知情勢的複雜和爲君的不易。他是一位聰明、仔細、善良和謹慎的人物,不被家族看重的童年生活和邊塞爲王的個人經歷也使他對世情民風有更多的瞭解。在天下至尊的帝位上,他明白自己的稱尊僅僅是處於僥倖,也明白治理天下的艱難,他以坐穩江山、安定社稷和掌控天下爲依次伸展的目標,據此實施了許多極有成效的政治行爲:

01劉恆的朝廷對元老重臣實行重用、尊崇,後來又適當裁抑的策略;對同宗其他勢力採取安撫、妥協和個別懲治的方式,使統治集團內部達到了基本的穩定;同時劉恆又及時發現和吸收同輩年輕的優秀人物參與朝政,保證了國家政權結構的長久穩定和執政者的人選質量。

西漢在經歷呂后專權和七國之亂後 西漢爲什麼還能再創輝煌 第5張

02劉恆憑自己本有的善良心性和聰穎天質而處政,他看到百姓安康對於漢室江山穩定的決定意義,也基本上懂得國家最高執政者所應負擔的政治責任,他把千萬子民的生活福祉放在了極高的地位,從減省酷刑到免除田租,從節免勞役到爲民禱福,他做到了一位治國皇帝能夠給予百姓的最大關愛。西漢社會的發展,無論經濟的繁榮還是政治的鞏固由此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03在當時國家政權結構中,同姓諸侯王可以說是最高執政者的一種競爭力量,與他們的關係如何處理,考驗着最高執政者的智慧。劉恆的朝廷對諸侯王們不乏應有的尊與安撫,也有瞅準機會時極爲策略地制裁,但更多地和更爲實質的方式是妥協。對吳王劉濞賜以几杖,極典型地表現了朝廷處置此事的方向和方式。

主事的劉恆心中明白,任何內部矛盾的處置都應不干擾並服從於鞏固政權的大目標,而對那些過分特殊的隔膜只能交由時間去銷蝕,他也相信沒有什麼尖銳的政治對立是時光消磨不了的。劉恆的朝廷對某些諸侯的妥協不是矛盾的迴避與推脫,而是一種以特殊方式正面對待的積極態度,體現着主事人的歷史變化感和處理複雜事態的智慧。

04北方匈奴仍然是西漢政權最大的外部威脅,劉恆的朝廷以民衆的安寧爲主旨,堅定地放棄了興兵黷武、以戰制的選擇,繼續採用了和親之策。劉恆曾以極大的耐心說服朝臣,並以漢朝的長期行爲感染單于,終使和平交往成爲雙方關係的主流;原已歸屬稱藩的南越在劉恆上臺之初也曾出現了叛離傾向,漢朝年輕的君主以極爲誠懇的態度示恩南藩,感化趙佗,堅定地推行安撫之策,實現了南粵的重新歸屬。和平外交是當時西漢政治戰略的組成部分,對政權的鞏固和社會的發展起到了重要的保證。

西漢在經歷呂后專權和七國之亂後 西漢爲什麼還能再創輝煌 第6張

解析漢景帝執政期間的失誤與文景盛世

前156年繼位執政的劉啓並沒有理解先朝許多政治戰略的意義,尤其在對待同姓諸侯的方針上一概妥協爲苛察,引發了震動朝野的七國反叛,靠前朝長期積累的政治基礎,包括物資供應、防守佈局、人才儲備和上下齊力,劉啓的朝廷最終贏得了平叛的勝利,但他們也從中感到了前朝多種政治戰略的正確,因而從總體上更加自覺地沿襲劉恆時期的大政方針。終劉啓之世,西漢已構成了時間上延續約四十年之久的文之治。西漢朝廷存在二百一十多年,就民衆的安寧和社會的發展程度言,文景四十年應是最好的時期。

文景四十年的朝廷,除前期的開國元老陳平、周勃、灌嬰、張蒼、申嘉相繼被任相外,也出現了一些精誠爲國的新一輩仁君之才。青年才俊賈誼以其敏銳的政治識見向朝廷獻出多項有效的治國之策,包括若干很有見解的戰略設想;晁錯以自己的遠見卓識爲國家興利除弊,對社會經濟的繁榮和邊防的鞏固提出過極有價值的建議;被劉恆發現而爲劉啓所重用的軍事統帥周亞夫成功地平叛內亂,穩定了政局。

他們是四十年間推動社會發展不可或缺的股肱之才。公正守職的周亞夫和方正做官的袁盎成爲一時名臣,他們的處事風格是淳樸世風的產物,也反映着當時政治活動領域中的某種風氣。

西漢在經歷呂后專權和七國之亂後 西漢爲什麼還能再創輝煌 第7張

劉啓的朝廷在申居嘉逝後相繼任陶青、周亞夫、劉舍、衛綰爲相,每人任職大約短短四年,除將軍周亞夫外,他們都是質樸淳厚而恭謹守命之人。這一現象既是皇權對相權長期擠壓的結果,也反映着朝廷選相用人的思路,總之是社會現實的產物。這是一個崇尚無爲政治的年代,大作爲的政治人物較少,這是符合歷史邏輯的,但那些不多的人物卻在無爲的氣氛中努力有爲,爲無爲而有爲,他們不失爲國家的棟樑。

和劉恆的朝廷不同,劉啓執政時又出現了太后參政的現象。家天下的制度無法排除女主參政現象,而太后參政正是這種制度的應有之舉。人們不能絕對地認爲女主幹政爲壞,也不能絕對地認爲女主幹政爲好,關鍵是要看女主幹政措施的好壞優劣,以及她的行爲是否導致了政局的動盪。

劉啓朝中的太后參政客觀上制約了劉啓的皇權膨脹,阻礙了劉啓對嚴苛酷吏的重用,保證了黃老政治思想繼續居於國家意識形態中的主導地位,也可能避免了法家刑名之術的濫用,這些尚一時不能判定爲壞的效果。

然而,竇太后的具體用政行爲多以爭取愛子劉武的更大利益爲旨歸,由此導致了國家政權內部的重大裂痕,引發了謀殺朝臣等行爲,對此卻難以判定爲好的結果。無論如何,最高權力的二元化傾向對國家政治的影響是明顯的。

西漢在經歷呂后專權和七國之亂後 西漢爲什麼還能再創輝煌 第8張

一個時代的偉大在於其創造了輝煌,因而偉大的時代總是以輝煌跟隨。文景四十年積累了西漢社會騰飛的基礎,又把一位非凡的人物帶入權力核心,西漢未來的興旺氣勢正是在此積蘊而成的。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