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真相 > 揭祕:歷史上的吳廣究竟是個怎樣的人?

揭祕:歷史上的吳廣究竟是個怎樣的人?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5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秦國在秦始皇去世之後,走入了窮途末路,似乎就像是一場即將謝幕的演出,而秦二世上臺之後,使得秦國這出大戲的結局有些倉促。這一時期,國將不國,危機四伏,奸臣當道,聰明的人早已經在靜謐的空氣裏,嗅出了一絲危險的訊號。下面小編爲大家詳細介紹一下相關內容。

“躡足行伍之間,倔起阡陌之中,率罷散之卒,將數百之衆,轉而攻秦,斬木爲兵,揭竿爲旗,天下雲集而響應,贏糧而景從。山東豪俊遂並起而亡秦族矣。”被太史公司馬遷稱爲“甕牖繩樞之子,氓隸之人”的陳勝、吳廣,能夠帶領900多人,在大澤鄉起義,繼而掀起了一場聲勢浩大的反對暴秦的起義,無論在歷史影響上,還是在功績上,陳勝、吳廣兩人的作爲還是令人讚許和敬佩的。

秦末,秦國的國事被胡亥廢置已久,這位秦二世,只顧着自己高興,成天躲在自己的行宮不理朝政,似乎不上朝,不聽不好的消息,天下就太平,胡亥以自欺欺人的方式,換來了內心的和平,卻沒想到如今秦國的局勢已經岌岌可危。大權落到了奸臣趙高的手裏,趙高爲了一己私利,禍害忠良,不僅害死了丞相李斯,取而代之,還害死了蒙毅、蒙恬等一大批秦國的干將、能臣,只要是阻礙他登上權力頂峯的人,都要被他處死,忤逆他的人都沒有好下場。

揭祕:歷史上的吳廣究竟是個怎樣的人?

上亂如此,下則自不必言說。百姓整日生活在水深火熱中。這些普通的百姓,對秦朝敢怒不敢言,敢言又不敢真正拿出行動推翻暴秦的統治,直到陳勝、吳廣此二人的出現,整個局勢纔有所改觀。這兩個人即使出身不怎麼好,但是他們卻是大澤鄉起義的兩位主角,如果沒有他們,很難想象之後的歷史走向。陳勝,字涉,陽城人。是秦朝末年農民起義的領袖之一,與吳廣一同在大澤鄉率衆起兵,成爲反秦義軍的先驅。吳廣,出生年月不詳,字叔,陽夏(今河南太康)人,秦末農民起義領袖。

二人起義的原因在史書裏都已經寫得很清楚,“失期當斬”,按照太史公的記載,秦二世元年,朝廷徵發百姓到漁陽戍守。這一行人一共九百人,這九百人因爲突遇大雨阻礙了前行的道路,而不得不滯留在大澤鄉,陳勝和吳廣也是這支隊伍中的一員。他們本該按照約定的日子到達,而按照秦律如果沒有及時到達就會處以死刑,因爲“失期當斬”陳勝和吳廣不得已,爲了求生,於是決計造反,陳勝、吳廣在大澤鄉喊出了“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口號,他們裸露右臂,打着公子扶蘇的名號,從而開啓了波瀾壯闊的反秦起義鬥爭,並在隨後建立了政權,將起義的火種播撒到了全國上下。

大澤鄉起義後不到一個月,整支起義的隊伍就發展到了幾萬人,陳勝於是自立爲王,國號“張楚”,並且建立了張楚政權,陳勝吳廣兩個人本來出身就不怎麼好,出身寒微,作爲地位比較低下的人民,他們是受盡了當時秦朝的壓迫,深知百姓最需要的是什麼,最深深抓住了秦國百姓不堪忍受秦國暴政的心理,對於當時那個社會的不公平和慘無人道應該是有所認識的,因此他們提出了“伐無道,誅暴秦”這樣的口號,得到了廣大民衆的支持。而陳勝也是個比較有領導力的一位起義領袖,吳廣也是個優秀的領袖,司馬遷在《史記》裏記載:吳廣素愛人。吳廣是個向來愛護士卒的人,他得軍心、民心,又勇敢善戰,因而能夠在他周圍形成一個龐大的起義隊伍。

都說第一個吃螃蟹的人總是值得大家佩服的,雖然他們身份、學識比不上大家,也無法提出一個清晰的具有實踐性的藍圖,至少有勇氣砸爛一箇舊的世界,其勇氣可嘉。他們率九百戍卒揭竿而起,很快匯成一支巨大的洪流,建立了張楚政權。不久,陳勝以吳廣爲假王,率重兵進攻滎陽(今屬河南)。然而,正當起義鬥爭深入發展時,吳廣被其部將田臧殺死,這一事件給起義軍造成了極大的損失。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