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真相 > 與蘇秦齊名的外交策略家,揭祕張儀的生平經歷

與蘇秦齊名的外交策略家,揭祕張儀的生平經歷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8.18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張儀是戰國時期的魏國人,他是對戰國政局影響最大的人物之一。張儀曾與蘇秦同在鬼谷先生門下學習遊說,下山後求仕魏國,不得任用,後見馬陵之戰後魏國屢敗,遂帶妻子楚國,爲楚相昭陽的門下客。

昭陽與賓客遊覽途中丟失了和氏璧,張儀因家貧而受到懷疑,被答打數百,奄奄一息,於是又回到魏國。

幾經輾轉之後,張儀找到了定位,後來他在蘇秦的扶持下去秦國遊說,被惠文王駟任爲客,參與秦國的最高層決策,其後他頻繁地活動於列國的政治舞臺上,倡導連橫,從外交上爲秦國爭取到了巨大的利益,被任爲秦相。

嬴政死後,秦國新君對他不甚賞識,朝中讒言遂起,他避禍逃於魏國,不久病死於魏。

出爾反爾的欺騙外交策略

張儀是戰國時與蘇秦齊名的縱橫家,其政治路線與蘇秦剛好相反,他在列國中倡導連橫事秦,幫助秦國對六國的合縱同盟進行分化瓦解。

與蘇秦齊名的外交策略家,揭祕張儀的生平經歷

在此過程中,形成和發展了自己特有的治手段和外交策略。傳統禮儀觀念對人們的約束力自春秋以來就逐漸減弱,戰國之世,人們行爲的功利心明顯加強,張儀就是在政治行爲中早先拋棄信義規範的人物。

對楚國的外交欺詐

張儀爲秦外交時,齊楚關係和睦,形成對秦的抗衡力量,秦王爲此非常擔憂,召張儀問計,張儀表示說:“我願用三寸不爛之舌去楚國南遊,經我這麼一遊說,一定能讓楚王遠離齊國而與秦國交好。”等到張儀見了楚懷王熊槐,對他說:“如果大王您能與齊國斷交,我願意把從楚國得到的商於六百里地還給楚國。”

熊槐高興地予以答應,一面派人前去斷絕與齊國的關係,一面派人隨張儀赴秦國受地。將近咸陽時,張儀忽然酒醉發作,失足墜於車下,左右慌忙扶起,先行入城就醫,而後閉門養病,久不入朝。

前來受地的楚國使者幾次求見不得,遂上書贏駟,贏駟答覆說不知此事,要等張儀病癒後再說。後來,張儀聽說齊楚斷交,齊國已派人來秦國相約合攻楚國,知自己計策已遂,於是聲稱病癒入朝。

他在朝門見到那位楚國使者,不承認六百里商於之地,只願意割讓其俸祿六裏地。最後楚國無可奈何,連一寸土地也未得到。

張儀以秦相的身份應諾給楚國六百里地,作爲對其絕齊的報償,等楚國絕齊後,又轉口說當初應諾給楚的是自己的六裏私邑。

與蘇秦齊名的外交策略家,揭祕張儀的生平經歷 第2張

他利用當時的外事交往沒有文字憑據的特點,對楚國君臣進行了一次公開的欺詐。張儀在咸陽近處假裝墜車稱病,避開楚使,拖延日期,實際上是要等楚齊徹底絕交後再將欺詐明朗化,以保證計策的萬全。

欺詐之後的“善後”

張儀派人對東鄰魏國,表明外交立場,聲稱只要魏國與秦結盟,秦國願歸還魏國的襄陵等七城,等魏國從六國同盟中分化出來後,又拒絕給魏國城邑。

這是用類似手法對魏國實行的一次欺詐。這些被欺詐了的國家自然對張儀懷恨在心,但張儀又有另外的“善後”辦法相對付。

楚國在絕齊後未得到商於之地,一怒之下向秦進攻,秦聯合齊國擊敗楚軍,奪其漢中之地。事態平息後,張儀向嬴駟建議,割漢中五縣送與楚國,楚懷王熊槐非常高興,對張儀很是感激。

魏國在受騙後也氣恨張儀,張儀讓秦軍攻取魏之蒲陽,然後又以蒲陽歸還於魏,又親自向魏送去秦國人質,以爲和好之策。魏君深感秦國君臣的好意,張儀又勸諫魏國國君各地給秦國,並表明秦國不惜土地,只是願意和魏國交好,以後取得他國的土地要十倍獻給魏國。

魏君惑於張儀之言,遂獻少樑(今陝西韓城南)之地以謝秦,又退回了人質。這裏,張儀採取先打後拉、爲拉而打的策略手段,先奪取受騙國的利益,又把所奪之物當作秦國的東西送給受騙國,以使對方釋掉前嫌,重新贏得他們的好感。

非但如此,他還引誘魏國對秦的送城“好意”作出報答,使魏國在得到象徵性的滿足後又蒙受了一次實際上的損失。

張儀既要欺詐列國,又要受詐國對他表示好感,於是就要對這些國家進行更大的、連續性的欺詐。

他以秦國的軍事武力爲後盾,既從欺詐中爲秦國獲得了實際利益,又從連續欺詐中消弭了各國對他的怨憤。

張儀與蘇秦的異同

和蘇秦一樣,張儀也是一名出色的政治活動家,在列國紛亂的政治舞臺上,他們各自推行着自己的政治方針,在各國間的相互關係中做文章,謀求富貴,獲取名聲。

但和蘇秦不同,張儀有他比較一貫的政治立場,他被秦國任用後,就一直將秦國的利益作爲活動的出發點,他曾以欺詐手段欺騙過楚國、齊國,甚至欺騙過自己的父母之邦魏國,但從來未乾過傷害秦國利益的事情,他曾自願以身換取楚國黔中之地,不失爲一種自我犧牲的精神。

他在外交活動中常常不講信義,玩弄騙術,但他有自己確定的目標,因而他的活動還談不上是政治投機,在他看來,這只是爲自己從事的強一秦弱六國的既定事業所採取的策略手段。

張儀是秦國曆史上突出的政治人物之一,在秦國勢力剛剛崛起的歷史關頭,他在列國倡導連橫,瓦解六國合縱同盟,使秦國興旺起來的勢力未曾被六國聯盟所遏制。

他拋卻了傳統的禮儀觀念,在外交上不拘手法,採用縱橫的外交策略,爲秦國爭取到了極大的實際利益,促進了秦國的發展及其統一事業。張儀外交上的靈活方式及其臨危自脫的策略手段對人們的各種社會交往活動具有開闊眼界的作用。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