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風雲人物 > 帝王將相 > 裴矩:隋唐時期著名外交家,一生歷經了七個皇帝

裴矩:隋唐時期著名外交家,一生歷經了七個皇帝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1.1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對裴矩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小編帶來了相關的文章供大家參考。

裴矩(548-627年),本名裴世矩,字弘大,今山西聞喜人。隋唐時期政治家、外交家、戰略家、地理學家,北魏荊州刺史裴佗之孫,北齊太子舍人裴訥之之子。裴矩的主要工作經歷。

一、北齊時期

北齊建立後,裴矩父親裴訥之官至太子舍人,後受同僚誣陷被免官的打擊,年紀輕輕的就去世了。裴矩被自己的叔叔裴讓之撫養長大,勤奮好學,成了文藝青年,後來接受叔叔的建議,轉向仕途功名。到了出仕的年齡後,裴矩先後擔任北齊北平王和高平王的幕僚,但好景不長,北齊在577年滅亡,三十而立的裴矩下崗回家。

二、北周時期

下崗待業的裴矩遇上了貴人,北周定州總管楊堅將裴矩召爲幕府,再度進入仕途的裴矩又遇到母親突然去世,按規矩必須辭職回家守喪三年。但楊堅慧眼識才,兩人相處時間不長,但對裴矩印象深刻。到了580年,楊堅官升至丞相,執掌北周實權後,迅速派人召裴矩入京,裴矩正好也守喪期滿,於是爲楊堅效力。

裴矩:隋唐時期著名外交家,一生歷經了七個皇帝

三、隋朝時期

581年,楊堅建立隋朝後,裴矩以楊堅親信的身份,在官場平步青雲。七年後,楊堅以晉王楊廣爲行軍元帥,大舉討伐南陳,讓裴矩協助楊廣工作任元帥記室。南陳很快被滅,境內發生叛亂,裴矩自告奮勇,率領三千士兵深入敵境,勇猛作戰,一舉平定嶺南,鞏固了隋朝對南方的統治。裴矩的文武全才得到了全面展示,後來又隨名將史萬歲出塞,大破突厥。

602年,獨孤皇后去世後,裴矩和牛弘依照禮儀制定了獨孤皇后的喪禮,深得楊堅的讚許。604年,隋文帝楊堅去世後,隋煬帝楊廣營建東都洛陽,重任交給裴矩,年近六十的裴矩精力不減,只用90天便完成了任務。

隋煬帝惡名昭彰,其實是壞的一面被誇大了,遮蔽了不少優點。隋煬帝是一個有雄心而積極進取的皇帝,他開疆拓土、效仿漢武帝經營西域等方面都取得了顯著成效。裴矩也是老當益壯,看透了楊廣的心思,貼船下篙子,就是貼得有點失去了理智和原則。但裴矩在楊廣經營西域中是立下了汗馬功勞,被隋煬帝加官至右光祿大夫。611年,隋煬帝討伐高句麗,戰爭開支耗盡國力,因此隋煬帝三徵高句麗被視爲隋朝滅亡的重要原因之一,而這件事跟裴矩也有很大的關係。

三、唐朝時期

618年,宇文化及發動兵變,殺死了隋煬帝。隋煬帝的寵臣虞世基、裴蘊等全部被殺,只有裴矩倖免於難。此後,裴矩先後擔任許帝宇文化及和夏王竇建德的宰相,深得兩位亂世梟雄的敬重。621年,秦王李世民在虎牢關大敗夏軍,生擒竇建德後,裴矩接受魏徵等人的建議,舉山東之地投降唐朝,加快了唐朝統一天下的進程。

唐朝建立,李淵在位時期,裴矩以七十多歲的高齡,和虞世基的弟弟虞世南起編撰《吉凶書儀》,他憑藉豐富的經歷將結合倫理與人情融合發展,使禮儀更加符合人性,深得人心。626年,玄武門之變時,裴矩受秦王李世民之命勸降李建成黨羽成功,裴矩官升吏部尚書,他更是精神飽滿的積極工作,贏得了上至唐太宗、下至朝中同僚的尊敬。627年,裴矩去世,唐太宗贈絳州刺史,賜諡敬。

裴矩:隋唐時期著名外交家,一生歷經了七個皇帝 第2張

裴矩是隋唐時期最爲傳奇的人物,用今天的話講就是官場“不倒翁”。在歷史上,他成功地演繹了“忠”與“奸”的轉換,讓人搞不清是裴矩在變,還是主子在變,歷來爭議不定。與裴矩同朝爲官的魏徵就直言裴矩,讚揚他“學涉經史,頗有幹局,至於恪勤匪懈,夙夜在公,求諸古人,殆未之有”,同時又批評他“承望風旨”,造成了“關右騷然”,以至於隋朝走向滅亡。北宋司馬光的評價還是比較公允,說:“裴矩佞於隋而忠於唐,非其性之有變也。君惡聞其過,則忠化爲佞;君樂聞直言,則佞化爲忠。是知君者表也,臣者景也,表動則景隨矣。”

裴矩官場“不倒翁”,按照儒家思想評價是“隋奸唐忠”,用當下的話說就是一個能幹事、會辦事、做成事的人,往好處講是靈活,向壞處說是滑頭。這種遇清則清、遇濁則濁的做法很管用,是優是劣就要看上下左右前後了。單從職場的角度來說,其實並不是什麼壞事,像裴矩這種既身懷大才,又懂得權變的人到處存在着,這就要看領導的素質和水平了。裴矩的領導很多,從北平王、高平王、隋文帝、隋煬帝、宇文化及、竇建德、唐高祖、唐太宗等大領導,功過是非與領導同行,閃光點是在遇到唐太宗,裴矩方纔茁壯起來。裴矩是一面鏡子,要照的更應該是領導。你說呢!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