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真相 > 現代的布袋戲和傳統的有哪些不同的地方呢?

現代的布袋戲和傳統的有哪些不同的地方呢?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7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現代布袋戲偶不僅大,還內藏許多機關,因此需要兩手操作布袋戲開演後,戲臺上的操偶動作成爲演出是否成功的關鍵因素之一,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着小編一起往下看。

現代的布袋戲和傳統的有哪些不同的地方呢?

就傳統布袋戲而言,布袋戲戲偶爲30cm左右的小戲偶,軀幹和四肢都是用布料做出的服裝,因此操偶表演者會將單手手掌放入中空戲偶進行表演。

以左手操偶爲例,只要將食指部分套入偶頭,拇指放入布袋戲戲偶右手,另外三根手指放入戲偶左邊(左手)之後,即可利用手掌與五指的搖擺或晃動,來控制戲偶頭、身體、與手來作操偶表演。換句話說,布袋戲操偶入門相當容易:操偶人員僅將手放入中空偶身即可做戲偶之點頭,搖頭,行走之表演。不過因爲木製戲偶表情並無變化,要藉由木偶肢體動作表達劇中人物情感尤其重要,也有其一定難度。

傳統布袋戲中,食指放入偶頭中,拇指放入右手。若再就角色方面來論述,布袋戲偶約略可以分爲生、旦、淨、末、醜、獸、雜.....等七種角色。各種操偶表演要顯現出各類角色的手勢、步伐和動作。

因爲布袋戲可單手操偶,因此傳統布袋戲操偶師,通常可一人操縱兩偶,互做對談動作的文場表演,更甚者,兩手均可做木偶之跑,跳,拋接,武打等武場表演。

事實上,於實際操演上,布袋戲除了武場大堆頭場面,或龍套角色出現串場外,布袋戲戲劇進行中,通常以兩偶兩角色之間的互相對話與肢體互動爲最多。就此,跟一般中國傳統戲劇相同,若對話較多者稱爲文戲,武打互動較多者稱爲武戲。

現代的布袋戲和傳統的有哪些不同的地方呢? 第2張

20世紀中期後,爲了表達更多視覺效果,臺灣操偶表演隨着戲偶從30釐米長演變成50釐米,甚至加大至70釐米以上。因應此變化,一偶之操作從單手變成了雙手。

除了手仍舊放入戲偶內,以食指放入偶頭外,偶頭與偶身內尚加裝有特殊裝置,可用繩子拉動控制眼睛睜眨、用中指扳動嘴脣控制、用內藏機關彎曲手腳等。除此之外,左右手都需要配合相當多的操偶技巧,纔可讓布袋戲木偶做轉身,沉思,奔跑,跳接,甚至雲手臥魚等身段的自由操作。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無論是哪時期的布袋戲演出,都出現了操偶者兼口白,甚至還包辦音樂後場的情形。而此種獨挑大樑的布袋戲操演方式,即使於21世紀,常見於福建或臺灣。

17世紀中期開始盛行之初,傳統布袋戲表演形式相當簡單,演出戲碼以即興表演爲主,至今此種方式仍盛行於部分福建地區,例如於臺灣仍偶見擺仙跳八仙等沒有口白的迎神演出。

18世紀起,開始漸漸講究其演出戲碼的布袋戲,出現了演出時間長達一小時以上的才子佳人及審案類型的戲碼,例如至今仍流傳於世的《四錦裙記》《烏袍記》《喜雀告狀》等等正本戲碼。然而以才子佳人、審案爲主的文戲戲碼受流行情況於布袋戲上不若武打戲碼。

至今傳統布袋戲仍以武戲、歷史演義爲主的小說戲碼爲主流,其中以時間爲一小時演出的三國演義、西遊記、封神榜等章回小說改寫戲碼爲最受歡迎。

而就平常而言,除去音樂之外,布袋戲演出戲碼幾乎都以口白對話爲主,並沒有唱腔歌曲等表現,這種特色與其他中國傳統戲劇有相當大不同。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