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真相 > 盤點晉朝歷代琅邪王,他們分別是什麼結局?

盤點晉朝歷代琅邪王,他們分別是什麼結局?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1.3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盤點晉朝歷代琅邪王,他們分別是什麼結局?下面小編爲大家帶來詳細的文章介紹。

自打司馬睿建立東晉後,他所封的三個琅邪王都十分短命,琅邪王似乎成爲了一個不太吉祥的爵位,於是東晉再次出現琅邪王是司馬煥死後四年的事了。

第七任琅邪王——司馬昱。司馬昱字道萬,司馬睿第六子,也是他最小的兒子,母親鄭阿春,也就是說他是司馬煥的同母胞弟。永昌元年(公元322年)三月,司馬睿下詔封時年僅三歲的司馬昱爲琅邪王,以會稽、宣城兩地作爲司馬昱的食邑。咸和三年(公元328年)十二月,司馬昱被徙封爲會稽王 ,並被授予擔任散騎常侍一職。

第八任琅邪王——司馬嶽。司馬嶽字世同,司馬紹嫡次子,司馬衍同母弟,母親是庾文君。咸和元年(公元326年)十月,司馬衍封司馬嶽爲吳王,次年改封其爲琅邪王。此後先後擔任散騎常侍、驃騎將軍、侍中、司徒等職。鹹康八年(公元342年)五月,司馬衍病重,由於他的兩個兒子司馬丕和司馬奕年幼,尚在襁褓之中,同時司馬嶽和司馬衍的舅舅庾冰作爲把持朝政的大臣,害怕到時權力會受到影響,就建議改立司馬嶽爲皇位繼承人,司馬衍最終同意。同年六月司馬衍駕崩,司馬嶽即位。

第九任琅邪王——司馬丕。司馬丕字千齡,司馬衍長子,母親是周貴人。司馬衍病重去世時,司馬丕年僅兩歲,在庾冰等人的籌劃下,最終選擇了司馬丕的叔叔司馬嶽即位,司馬丕則被封爲琅邪王。司馬丕歷經司馬嶽、司馬聃兩朝,先後擔任散騎常侍、中軍將軍、驃騎將軍等職。昇平五年(公元361年)五月,晉穆帝司馬聃英年早逝,由於沒有子嗣,司馬嶽一脈絕嗣,司馬丕於是登上了本該屬於他的皇位。

第十任琅邪王——司馬奕。司馬奕字延齡,司馬衍次子,司馬丕同母弟。最初受封爲東海王,歷任散騎常侍、鎮軍將軍、車騎將軍等職。兄長司馬丕即位後,司馬奕受封爲琅邪王,並被授予侍中、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興寧三年(公元365年)二月,司馬丕因爲服食丹藥中毒身亡,由於沒有子嗣,所以司馬奕成爲了新一任皇帝。

盤點晉朝歷代琅邪王,他們分別是什麼結局?

第十一任琅邪王——司馬昱。你沒看錯司馬奕即位後,新一代琅邪王又是司馬昱。當時褚太后以琅邪王絕嗣爲由,再封司馬昱爲琅邪王,但司馬昱不肯受封,儘管被封琅玡卻未去會稽王之稱。此後司馬昱又被提升爲丞相、錄尚書事,賜“入朝不趨,贊拜不名,劍履上殿”的榮譽,又賜羽葆、鼓吹及持班劍的武士六十人,但這一次司馬昱又堅決辭讓。其實司馬昱屢屢辭讓也是不想惹麻煩上身,此時的東晉國中有個實力派人物,桓溫。司馬昱作爲司馬家族元老,也就成了對抗桓溫的核心力量,但在較量中司馬昱逐漸處於下風,惹不起那就試着躲。桓溫對皇位可是虎視眈眈,桓溫最終在太和六年(公元372年)十一月發動政變廢了司馬奕,擁立司馬昱爲帝。

第十二任琅邪王——司馬道子。司馬道子字道子,司馬昱第七子,司馬曜同母弟。鹹安二年(公元372年)七月,司馬道子被封爲琅邪王,食邑一萬七千六百五十一戶,兼攝會稽國,領會稽內史。由於是司馬曜的同母弟,所以司馬道子就成爲了其加強皇權的得力助手,謝安也在他的排擠下只能出鎮避禍,最終幫助其兄長成爲東晉最有權勢的皇帝。但當所有敵人都被消滅後,兄弟兩人的矛盾也開始顯現,最終演變成主相之間朋黨相爭。太元十七年(公元392年)十一月,司馬曜以其子司馬德文爲琅邪王,司馬道子於是被徙封會稽王。

末代琅邪王——司馬德文。司馬德文字德文,司馬曜次子,司馬德宗同母弟,母爲淑媛陳歸女。司馬德文被封爲琅邪王后,先後擔任中軍將軍、散騎常侍、衛將軍、開府儀同三司、侍中、司徒、錄尚書六條事等官職。司馬德宗是個生活不能自理的皇帝,朝政也被司馬道子父子把持,東晉也再次陷入巨大的動盪之中,王恭之亂、孫恩之亂先後爆發,這個王朝已是風雨飄渺。桓玄之亂時,司馬德文也率軍迎戰,但屢戰屢敗,桓玄篡位後,司馬德文被貶爲石陽縣公。劉裕平定桓玄之亂後,司馬德文重新成爲琅邪王,並被加封爲徐州刺史、大司馬、司徒。

盤點晉朝歷代琅邪王,他們分別是什麼結局? 第2張

但正所謂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劉裕此時成爲了最威脅東晉皇權的人物,司馬德文也知道劉裕有篡位與殺害司馬德宗的企圖,司馬德文便隨侍於其兄長左右。但劉裕還是趁着司馬德文生病,出搬到宮外居住的時機殺了司馬德宗。更爲諷刺的是,劉裕爲了符合圖讖所言“昌明之後有二帝”,又立司馬德文爲皇帝,考慮到馬上要改朝換代了,琅邪國也就沒有存在必要了,琅邪國也就此國絕,之後沒多久東晉也滅亡了。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