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真相 > 齊國那麼強大,爲何最後會被秦國消滅呢?

齊國那麼強大,爲何最後會被秦國消滅呢?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1.8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嬴政征服韓、趙、魏、楚、燕,都是經過戰爭這一途徑,甚至還曾經在趙、楚兩軍面前吃過大虧;面對綜合實力最強的齊國時,卻偏偏是最輕鬆的。

公元前221年初,在滅燕之後,秦將王賁突然率軍南下,所過之處一片坦途,沒有遇到絲毫抵抗就挺進了臨淄;隨後,秦國派出使者約見齊王田建,許諾日後給他500裏的封地;田建欣然同意,出宮投降;但秦人卻違背了承諾:沒給他裂土封侯,反而將其安置在松柏之間、活活餓死。

理性的角度而言,齊國這種死法,其實是最“和諧的”——秦滅六國,說到底屬於華夏文明內部的衝突,本質是不同貴族集團的兼併。犧牲田建一人,就能讓齊國免於生靈塗炭,上哪找這種好事?但本着“鑑往知來”的視角,這種現象值得後人深思:當其他國家都拼死抵抗秦國時,齊國這麼一個“地方二千里、帶甲數十萬”的強大政權,人口多到“連衽成帷、揮汗成雨”,爲啥會輕易自廢武功?

其中的教訓時至今日仍值得汲取:堡壘往往從內部攻破。一個國家,即使條件無比優越,但如統治羣體跪下了,那就等同於腦死亡了,軀幹再強壯也無能爲力。齊國就是這樣的典型

齊國那麼強大,爲何最後會被秦國消滅呢?

縱觀春秋戰國,齊國是唯一持續強大的諸侯。它地理優越、資源豐富,“東有琅邪、即墨之饒,南有泰山之固,西有濁河之限,北有勃海之利”;人口密集,勞動力充足,“臨菑之途,車轂擊,人肩摩,連衽成帷,揮汗成雨”。在戰國前半期,它曾與秦國一東一西、雙雄並立,分別採用合縱、連橫的戰略逐鹿天下。

但到了中後期,由於兩件大事,齊國戰略發生了180度轉向。

其一是公元前284年的五國攻齊事件。由於齊國滅宋、大幅改變了諸侯實力對比,燕、秦、魏、韓、趙聯軍攻齊,齊國遭受重大削弱、幾乎滅亡;

其二,公元前270年,范雎爲秦國擬定了“遠交近攻”之策,確立了蠶食韓/魏、威懾楚/趙、拉攏齊國的路線圖。這一戰略閉環中,齊國的角色極爲吃重,按照范雎的設想,“齊附則韓、魏因可虜也”,保證齊國袖手旁觀,是秦國徹底拿下韓魏的關鍵。

齊國那麼強大,爲何最後會被秦國消滅呢? 第2張

兩大事件疊加,讓齊國無視“脣亡齒寒”的基本邏輯,從此基本不再參與秦國與其他各國的紛爭。

公元前265年,田建即位,母親君王后垂簾聽政。當時的秦昭襄王加快了東進的步伐,接連發起重大戰役,其中就包括長平之戰。但面對天下格局大動盪的節點,齊國全程保持中立,“君王后賢,事秦謹,與諸侯信”,仗着本國遠在東方海邊,採取坐山觀虎鬥的姿態,倒也落得國泰民安。當然了,其中免不了有秦國外交手段的作用。

公元前249年,君王后死,田建親政。同一年,嬴政之父即位、呂不韋擔任秦國相國。接下來,秦國吞併天下的節奏再次提速,施加給六國的壓力再度加碼。到了這個時候,所有人都知道秦國的野心在於整個天下;爲了自家的祖宗社稷,即使虛弱如韓、魏也竭盡全力殊死抵抗,齊國爲何仍無警覺知心、還是一副躺平的姿態?

因爲它的統治中樞已被秦國進一步瓦解。嬴政採取李斯的計謀,派出大量攜帶金銀珠寶的間諜潛入六國,軟硬兼施,重點收買那些可以對政權政策產生影響的重臣,不從者予以暗殺。

這一計策獲取了巨大成功,許多國家的戰略產生混亂,君臣關係被離間,重災區有二:其一是趙國。名將李牧多次挫敗秦軍攻勢,成了嬴政面前的攔路虎。於是秦國重金收買趙王寵臣郭開,以離間計除掉李牧,令趙國自毀長城;

其二就是齊國。齊相後勝徹底被秦國擺平,他不但自己收受錢財,而且還拉了一大批大臣下水,這些人都勸田建“去從朝秦”,即不參與合縱、轉而與秦國交好,“不修攻戰之備,不助五國攻秦”,既不強軍、也不支持五國抗秦。就在燕國被滅的同一年,甚至還有人勸說田建前去咸陽拜見嬴政。

就這樣,雖然自身客觀硬實力笑傲山東各國,但由於當權者幾乎全部淪爲秦國的傀儡,齊國在持續數十年的空前大變局下,竟然從始至終置身事外,既不早做準備、練好內功,也不審時度勢、幫助盟友。“建不早與諸侯合從攻秦,聽奸臣賓客以亡其國”,被羣臣洗腦的齊王最終活活餓死,又能怪誰?

回顧歷史的目的是爲了警戒當代,類似的例子在現今層出不窮。比如,我們總是奇怪,爲啥總有一些人願意甘當漂亮國的馬前卒、甚至不惜損害自己國家的利益?爲啥總有人裝作看不懂是非大局,不明白“脣亡齒寒”的道理?很簡單,他們也許面臨了兩千多年前郭開、後勝之流所面對的誘惑罷了。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