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真相 > 歷史上的辛棄疾究竟是個怎樣的人?

歷史上的辛棄疾究竟是個怎樣的人?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1.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歷史上的辛棄疾究竟是個怎樣的人?下面小編爲大家帶來詳細的文章介紹。

辛棄疾出身官宦世家,自幼失去雙親,從《濟南辛氏宗圖》所載的《世系表》中可得知,辛棄疾之父辛文鬱乃是"贈中散大夫",而在辛棄疾詩詞文作中並未提及到他的父親,疑其父英年早逝,如鄧廣銘先生所言:"稼軒作品中從未道及其父,疑已早卒。"

辛棄疾自幼跟隨他的祖父辛贊生活,宋王室南迂時辛贊因故未能脫身而仕於金國,然而他不忘故國並以恢復宋朝爲己任,顯示出一個民族觀念極爲深厚的士大夫形象。他時常教導辛棄疾,若有機會一定要效忠宋朝,他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無疑在辛棄疾幼小的也靈中留下很深的印記,也影響着辛棄疾的一生。

《進美芹十論札子》中辛棄疾寫道:"臣之世家,受塵濟南,代膺閥寄,荷國厚恩,大父臣贊,以族衆,拙於脫身,被汗虔官,留京師,歷宿、毫,涉折、海,非其志也。每退食,輒引臣輩登高望遠,指畫山河,思投畔而起,以綠君父不共戴天之憤。嘗令臣兩隨計吏抵燕山,廓觀形勢,某未及遂,大父臣贊下世。"爲秉奉祖訓,志切國恥辛棄疾兩次視察燕山,探聽金朝形勢,爲後來的起事做了準備。

根據現有資料考察得知,辛棄疾詞集傳世的版本主要有兩種;一種是稼軒詞四卷,又被稱爲"稼軒詞甲集、乙集、丙集、丁集"。據專家分析推斷,這四集是辛棄疾在世時編成。

歷史上的辛棄疾究竟是個怎樣的人?

淳熙十五年(公元1188年),其門人範開手編而成了"稼軒詞甲集",此時的辛棄疾已49歲。範開是第一個將稼軒詞收集成書的人,稼軒詞甲集收錄了辛棄疾48歲之前的作品,而稼軒詞乙、丙、下這三集的編者均不詳。第二種是稼軒詞十二卷,又叫"稼軒長短句",有專家推斷是在辛棄疾逝世之後所編。

值得一提的是,辛棄疾文才兼備、雄才偉略,他所創作的文學作品《稼軒詞》及軍事論著《美芹十論》均已成爲當今世界的文化瑰寶。辛棄疾音樂思想是其文藝思想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他所創作的文學歌詞作品充分展現了他所要表達的音樂觀。辛棄疾的音樂思想隨其仕途命運可大致分爲兩個階段:早年和中晚年。

作爲中國傳統的知識分子階層,辛棄疾自小接受儒家思想的薰陶,內也有着強烈的愛國忠君情懷。青年時期的他參加抗擊金兵入侵的義軍,身懷技志,立志報國。他曾多次啓奏朝廷,上書了抵抗金兵侵略大計的《美芹十論》和《九議》,還創作了一些氣勢豪放、蕩氣迴腸的愛國詞,均顯示出了他積極"入世"的儒家音樂思想。

中晚年時期,辛棄疾屢屢蒙受讒劾,又加上社會和朝廷的黑暗腐敗,不得志的他在帶湖和瓢泉過起了閒居生活。經歷了仕途的坎坷,辛棄疾由仕入隱,將自身投入到酒樂之中。南宋雖是偏安,但思想文化方面卻百花齊放、相交融合。

隱居時期的辛棄疾接受了老莊"出世"思想的洗禮,在送一時期他所創作的歌詞中展現了一種"淡和"的道家音樂觀。他還在晚年的一些作品中表現了自己對佛學的興趣,"儒、釋、道三教雜樣"是辛棄疾中晚年音樂思想的體現。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