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風雲人物 > 帝王將相 > 歷史上真實的辛棄疾是什麼樣的?是武將,也是文人

歷史上真實的辛棄疾是什麼樣的?是武將,也是文人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1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大家好,這裏是小編,今天給大家說說辛棄疾的故事,歡迎關注哦。

說起宋朝,相比於其他統一的時代,它兩次因爲北方少數民族的入侵而滅亡,幾乎可以蓋棺定論是“弱宋”了。宋朝的弱,弱在軍事,它的滅亡是懷璧其罪的結果;但軍事實力上的孱弱,並不等同於武將的無能。

只是不聰明的那些比如岳飛這樣的,都死在了朝堂權力的傾軋之中;剩下的都是曹彬這種聰明人,軍功不顯——我只是幫忙維持軍中秩序,討伐後蜀、南唐的戰爭中也只是參戰,功勞都是太祖的,只有這樣“識時務”的武將,才能在北宋“重文抑武”的政策形勢下明哲保身。

歷史上真實的辛棄疾是什麼樣的?是武將,也是文人

這大約也是爲什麼,辛棄疾明明是個能煽動兩千多人隨同加入抗金隊伍的將領,還是能帶着五十幾個人衝到幾萬人的敵營把主將擒獲的猛將,當他真正到宋朝爲官以後,卻能安於輾轉在江西、湖北、湖南等地擔任轉運使、安撫使類型的地方官,負責治理荒政、整頓治安。

雖然這是在他屢次諫言收復失地後,妥協於朝廷不爲所動的結果,但他還是接受了給他的劍安上劍鞘的命運,並且在地方官任職時期政績卓越。此後數次貶謫起復,都很少給辛棄疾參與軍事的機會,只能在寫詞的時候“夢迴吹角連營”了。

他能在敵營中衝殺一個來回,宋朝上位者卻只看重他治理地方的才能;他願意醉臥沙場馬革裹屍,卻不得不歸劍入鞘收斂鋒芒;他是“歸正人”,所以獲得的最高官職品級也不過是從四品……

“歸正人”,相當於現在的華僑,如果宋朝的戶籍制度能與現在相比,辛棄疾的身份其實相當於華裔——有中國血統的華僑在僑居國所生並取得僑居國國籍的子女。辛棄疾雖然沒有取得金國的國籍,但他的父親辛贊在金國的地位可不低,最後還官至金朝南京開封府知府(正三品),辛棄疾從小就在金國佔領的原北宋土地上安安穩穩地長大。

歷史上真實的辛棄疾是什麼樣的?是武將,也是文人 第2張

他的勇武也許是受金國彪悍的民風影響,他對宋朝的忠誠也許是在父親耳提面命的教導下培養出來的,他執着於收復失地的願望也許是在親眼所見北宋遺民受金人欺凌時滋生;總之,是他在金國的經歷培養出了這樣一個文武雙全的辛棄疾。

與近代抗戰時期一直到文革結束之間,回國的愛國歸僑和僑眷的經歷類似:辛棄疾雖然把背叛抗金隊伍的張安國綁回宋朝接受審判,這是他回國的投名狀,宋朝也接受了;但宋朝原本就是一個武將不吃香的時代,朝廷上又有一種“金國能培養出這樣的人才,我們絕不會比他們差”的迷之自信,或者可以稱爲莫名其妙的“優越感”。

再加上辛棄疾往上數四代的祖輩都是在宋朝做官,父親卻給金國人理政,抗戰時期的漢奸也不過如此了。他之所以仕途結束在從四品,應該是很受到父親的影響的,朝廷上一定會有懷疑他忠誠的聲音。

好在辛棄疾是個沒有野心的,他拿得起殺人的劍,也放得下宋朝自己都不放在心上的失地,並沒有再次拉起隊伍自立爲王抗擊金軍。東邊不亮西邊亮,他用拿過劍的手填詞,獲得的成就竟不比征戰沙場來得低,“詞中之龍”的稱謂、我們現在中小學課本上收錄的他的詞,以及和蘇軾並稱“蘇辛”,都證明他的詞造詣極高。

歷史上真實的辛棄疾是什麼樣的?是武將,也是文人 第3張

“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是他,道盡等待重用的苦澀;“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也是他,寫不完的殺氣四溢;“將軍白髮生”仍然是他,迴歸現實年華老去,再無法征戰沙場的哀涼。比起李白詩中更像是表演的花拳繡腿——“拔劍四顧心茫然”,稼軒(辛棄疾,號稼軒)詞中的劍更有殺氣;在辛棄疾的詞中,殺氣與柔情收放自如,令人歎爲觀止。

如果說關二爺的刀是名副其實的,那麼辛棄疾的劍,則是宋朝的歷史背景中,在稼軒寫的詞中,被淡化成了文人的影子;導致很多人只知詞人辛稼軒,不知武將辛棄疾。但如果他真的只是純粹的詞人,宋朝這樣“重視文人”的朝廷,也不會認得他是誰,畢竟這樣他應該回不到宋朝的地盤上來。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