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真相 > 東晉時期,成漢政權是怎麼建立的?

東晉時期,成漢政權是怎麼建立的?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1.0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東晉時期,成漢政權是怎麼建立的?小編爲大家帶來相關內容,感興趣的小夥伴快來看看吧。

所謂南北朝,指的是從公元420年劉裕建立宋朝開始,到公元589年隋朝統一天下爲止的這段時期。這段時期南方相繼建立了宋、齊、樑、陳四個政權,北方則出現了強大的北魏,北魏之後又發生了分裂,各方勢力長期爭鬥,發生了很多精彩的故事。這個宋朝是劉裕建立的,爲了區別於後世趙匡胤建立的宋朝,一般把劉裕建立的宋朝稱爲劉宋,在說劉宋的故事之前,先從它之前的東晉政權開始說起。

三國時代,在晉武帝司馬炎手裏統一了天下,建立晉朝,史稱西晉。然而好景不長,司馬炎死後,諸王爲了爭權而內鬥,導致國力大減,遊牧民族趁機崛起,於公元316年佔領了長安,西晉滅亡。

當時遊牧民族在北方建立了多個政權,史稱“五胡亂華”,而皇室宗族司馬睿南下避亂,在建康建立了東晉。東晉是司馬睿在世家大族的支持下建立的,皇室的影響力有限,而世家大族的勢力卻很強大。

當時北方戰爭頻發,很多大族遷往南方,“琅琊王氏”就是其中一支,“琅琊王氏”在建業頗有影響力,族內代表人物是王導。王導,出身官宦世家,他的祖父曾經擔任光祿大夫,他的父親擔任過鎮軍司馬。王導樣貌出衆,很有氣質,有人評價他是“將相之器”,王導也的確比較有能力,後來當上了尚書郎。

司馬睿年輕的時候被封爲琅琊王,封地就在王導的家鄉,二人因此逐漸熟悉,關係很好,後來司馬睿鎮守下邳,就請王導做他的司馬。公元307年,司馬睿和王導一起來到建鄴,司馬睿剛來的時候,勢單力孤,很多人都不服他,來了一個多月都沒有士族來拜見他,面對這種窘境,王導想了一個辦法。

當時王導的堂哥王敦擔任大將,頗有威望,王導就挑了個好日子,讓司馬睿坐着氣派的馬車出行,自己和王敦等重要人物騎着馬跟在後面。當地的士族一看,連王導、王敦這樣的大人物都跟在司馬睿後面,大吃一驚,這件事大大提高了司馬睿的威望。

東晉時期,成漢政權是怎麼建立的?

在王導的建議下,司馬睿積極拉攏當地士族,站穩了腳跟,在公元317年建立東晉,定都建康,司馬睿就是晉元帝。司馬睿稱帝之後,非常信任王導,讓他擔任重要職務中書監。當時王導在朝廷執掌大權,王敦在外掌握軍隊,勢力很是強大,坊間甚至流傳一句話:“王與馬,共天下。”

然而再親密的關係,隨着時局的不同,也有可能發生改變。隨着時間的推移,王敦和司馬睿之間逐漸產生了矛盾。

王敦當時擔任荊州刺史,管轄範圍大致在今天的湖南、湖北一帶,隨着勢力的發展,他的個人權欲也越來越大,開始在多地安插自己的親信,這引起了司馬睿的不滿。司馬睿爲了抵制他,重用了自己的親信劉隗、刁協和戴淵等人,在重要官職上拒絕王敦的提議人選,這又讓王敦很不爽。

東晉時期,成漢政權是怎麼建立的? 第2張

王敦極度厭惡劉隗等人,經常喝了酒就念曹操的詩句:“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一邊念一邊用如意敲壺,把壺都給敲壞了,可見怨氣有多大。後來湘州刺史的職位出現了空缺,王敦推薦了自己的心腹陳頒,卻又被司馬睿拒絕了,司馬睿讓出自皇族的司馬承擔任了湘州刺史。

這讓王敦大失所望,於是他給司馬睿上書,說了一些古代忠臣被懷疑,小人得勢的故事,想以此來感動司馬睿,但司馬睿根本不吃這一套,而是更加忌憚王敦。司馬睿也沒有立即和王敦翻臉,爲了安撫他,增加了王敦的助手,賞賜給他一些儀仗隊,提高了他的待遇。另外,司馬睿讓劉隗擔任鎮北將軍,大力徵兵,說是要去打胡人。

王敦也不傻,他知道這其實是爲了對付自己,於是他也暗中開始準備。公元322年,王敦覺得時機已經成熟,開始發兵攻打建康,他打出“清君側”的幌子,宣稱他只針對“大奸臣”劉隗,只要殺死劉隗就撤軍。

司馬睿聽到王敦起兵的消息後,勃然大怒,下令要討伐王敦,但是東晉皇室力量有限,各個世家大族並不支持司馬睿,最終王敦成功地打下了建康,趕走了司馬睿的親信,司馬睿成了光桿司令,不久後就病死了。司馬睿去世之後,他的長子司馬紹即位,史稱晉明帝。

除了琅琊王氏,謝氏家族在東晉時期也很有影響力,代表人物有謝安、謝玄等。謝安,字安石,也是出身官宦世家,父親做過太常卿。謝安年輕的時候就很聰明,風度翩翩,書法也很好。謝安曾經去拜訪當時的名士王濛,和王濛聊了半天。謝安走後,王濛的兒子問父親:“剛纔那位是什麼人?”王濛說:“此人很努力,將來必成大器。”除了王濛以外,王導也很欣賞謝安,所以謝安年輕的時候就已經成名了。

不久之後,朝廷徵召謝安當佐著作郎,這是一種寫國史的官職,按理說這是件好事,但是謝安很有個性,直接說自己生病了,推辭不去,跑到會稽住了下來。謝安喜歡書法,同時代正好有一位書法大家——“書聖”王羲之。二人志趣相投,在會稽的時候經常帶上一羣好友出去遊山玩水,著名的《蘭亭集序》就是那時候寫的。謝安和王羲之一起喝酒寫文章,過得十分愜意。

除了爬山,謝安還喜歡欣賞大海的風景,有一次他帶着一幫朋友坐船出海,中途突然颳起大風,風高浪急,大家都嚇得變了臉色,但是謝安神色自若,非常冷靜。冷靜是謝安的一大優點,不過他也不傻,看到船伕繼續把船往前開,謝安淡淡地問了一句:“這麼大的風我們怎麼返航呢?”他讓船伕把船開了回去,經過這件事,大家都覺得謝安處變不驚,很有雅量。

當時謝安盛名在外,朝廷多次徵召他做官,他卻屢次推辭,以至於當時流傳了一句話:“安石不出,奈蒼生何?”直到四十多歲,謝安纔出來接受了官職。

當時荊州的西邊,是李勢的成漢政權。西晉後期爆發八王之亂,導致戰亂連連,民不聊生。在這種情況下,益州人李特率衆起義,反抗晉朝的殘暴統治。當地官員羅尚當然不會無動於衷,他派兵進攻李特,卻被李特的兒子李雄帶兵擊敗。

與此同時,李特的弟弟李驤帶人切斷了羅尚部隊的補給線,羅尚大軍沒有糧食,軍心離散,羅尚被迫逃走,李雄順勢拿下成都。公元306年,在文臣武將們的支持下,李雄在成都稱帝,建立成漢政權。

李雄有十幾個兒子,但在考慮太子人選的時候,他卻沒有考慮自己的兒子,而是選擇了哥哥的兒子李班。大臣們對此表示反對,但是李雄認爲自己能有今天,主要是父親和哥哥的功勞,而且哥哥的兒子李班聰明好學,會是一個好君主,因此堅持立李班爲太子。這導致了成漢以後的動亂。

李雄去世之後,李班成了新的皇帝。李班爲人謙虛,喜歡讀書,很多名士都做過他的老師,不過在當時那種混亂的形勢下,光會讀書是不行的。因爲李班不是李雄的兒子,朝中有些勢力對他即位很不滿,很快乾掉了他,立李雄的兒子李期爲皇帝。

李期是李雄的第四個兒子,聰明好學,樂善好施,因此很多人支持他。但是當上皇帝之後,李期覺得自己大功告成了,開始重用宦官和少數幾個親信,很多大事都由幾個親信做主,導致成漢的統治陷入混亂。

爲了維護自己的統治,李期讓人毒死了自己的幾個兄弟,還準備幹掉頗有能力的叔叔李壽。李期先是毒死了李壽的弟弟李攸,然後又派宦官許涪多次去察看李壽的動靜。事情做到這一步,李壽自然明白李期準備對自己下手了。於是他乾脆先下手爲強,率領一萬人馬殺向成都。李期沒想到李壽速度這麼快,猝不及防,很快被李壽控制。李壽廢除了李期的帝位,把李雄的兒子全部殺死,然後自立爲帝。李壽死後,太子李勢即位。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