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真相 > 明末大鼠疫在歷史上有多恐怖?

明末大鼠疫在歷史上有多恐怖?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1.8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明末大鼠疫在歷史上有多恐怖?下面小編爲大家帶來詳細的文章介紹。

也許大家都曾聽過一個說法,即明朝亡於鼠疫。但單單這麼說,似乎有誇大其詞之感——好端端一個王朝,怎麼可能被小小的疾病打敗,土崩瓦解?那麼,就請隨着筆者一道,一起來看一看這場爆發於崇禎六年(1633)的鼠疫,究竟有多可怕。

於明朝崇禎帝在位期間在中國北方爆發的鼠疫,又稱京師大瘟疫、明末大鼠疫或者疙瘩瘟。一旦人感染上這種瘟疫,就會急性發病,症狀多爲劇烈的頭痛、嘔吐、呼吸急促,嚴重的會出現意識不清;或者出現劇烈胸痛、咳大量的粉紅色泡沫樣痰。有些人還會出現全身的淋巴結腫大。這種疾病致死率非常高且發病時間快,有時甚至會出現二人策馬一前一後,後面的人與前面的人說話卻不見應答,這才發現那人已死於馬鞍之上,而手猶執鞭狀的可怕景象。

那麼這場鼠疫造成的影響有多嚴重呢?有記載稱:“崇禎14年始,大名府瘟疫大行,人死十之五六,歲大凶。廣平府大飢疫,人相食。京師大疫,天津大疫。河南全省大疫,開封府陽武縣死者十九,滅絕者無數。榮陽,民死不隔戶,三月路無人行。”可以說,鼠疫過處,死者無數,街上空無一人,連叫花子都看不見了,小孩子也不再在街上玩耍。

明末大鼠疫在歷史上有多恐怖?

鼠疫爆發的時間正處於全球“小冰河世紀”,北方大旱,南方洪水成災。氣候變冷,植被往南退化。當時也許只是一隻老鼠被攜帶鼠疫病原體的跳蚤叮咬了,但由於鼠羣一直捱餓,身體虛弱,很快就殃及一羣又一羣的老鼠。攜帶病毒的鼠羣爲了生存,浩浩蕩蕩從蒙古草原往更南的地方殺去。

而就明代社會來說,這樣極端的自然氣候也導致了農業欠收,更雪上加霜的就是肆虐的蝗災和鼠患,面對饑荒,人民暴動此起彼伏;而在外部,李自成的兵馬也虎視眈眈,真是內憂外患啊。鼠疫之所以會在人羣裏大面積爆發,是由於鼠羣南下尋找水源和糧食,加大了鼠羣與人羣接觸的機率。在史書中,曾多處記錄了鼠羣的異動,如鼠羣成羣結隊銜尾渡河,大有一副不顧一切南下逃荒的樣子。更糟糕的是,北方本就是政治軍事中心,鼠羣的到來帶來了鼠疫,嚴重的削弱了明朝的軍事的有生力量。

北京淪陷前夕,明軍守城部隊嚴重匱乏。僅有的一些死裏逃生的守軍士兵,也是被疾病折磨虛弱不堪。軍官“鞭一人起,一人復臥如故”,士兵已經虛弱的無力戰鬥了,此時再堅固的壁壘也難以守住城池了。鼠疫帶來的不僅是軍隊力量的嚴重削弱,它也讓明朝損失大量人口,甚至有“人鬼並行於街”的說法,也就是死的人太多,以至於白天鬼魂就在人間遊蕩了。

《明實錄》有載:"永樂十一年六月,浙江烏程,歸安,德清三縣疫,死者萬五百八十餘口。七月,浙江寧波府鄞,慈溪,奉化,定海,象山五縣疫,死者九千五百餘口。十七年五月,福建建寧,邵武,延平三府自永樂五年以來屢大疫,民死亡十七萬四千六百餘口。正統十年三月,浙江寧波府疫,軍民死者六千六百餘。七月, 浙江紹興,寧波,台州三府,自去冬以來,瘟疫大作,男婦死者三萬四千餘口。十三年九月江西建昌府新城,去冬今春,疫氣大作, 縣民男女死者四千餘人。景泰五年二月江西建昌府屬縣,去冬大疫,男婦死者八千餘人。”這般觸目驚心的死亡人數,足可見鼠疫的毀滅性之大——它讓明朝元氣大傷,無力迴天。

關於這場鼠疫是如何結束的,一方面離不開吳有性的貢獻,他在其他醫生用傳統的傷寒法醫治無效的情況下,研究出刺血法給病人治病,挽救了不少人性命。另一方面是到崇禎十六年(1643)的冬季,大雪紛揚,老鼠差不多死光了,人口密度也大幅度下降,交叉感染的可能性降低了,鼠疫病情就逐步得到扭轉。

這場肆虐的鼠疫,是自內部擊潰明朝的利刃。經過這場浩劫,明朝氣數已盡,半年後北京被李自成輕鬆攻陷,崇禎帝自縊,明朝覆滅。鼠疫不是導致明朝覆亡的唯一原因,但絕對算得上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畢竟在自然面前,人類的力量總是顯得渺小。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