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真相 > 李世民斬殺單雄信的後果是什麼?

李世民斬殺單雄信的後果是什麼?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6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李世民斬殺單雄信的後果是什麼?下面本站小編爲大家帶來詳細的文章介紹。

在評書當中,每當涉及到朋友之間反目成仇的情節時,都會引用這樣一句話:“寧學桃園三結義,莫學瓦崗一爐香。”以此來形成對比,讓聽衆更直觀地分辨出結交朋友的差異。

在世人眼中,劉關張自桃園結義開始,便肝膽相照,即便關羽身在曹營,仍對劉備念念不忘。而劉備傾全國之力,不惜全軍覆沒也要替關羽報仇,也完全對得起關羽的忠肝義膽。

李世民斬殺單雄信的後果是什麼?

反觀瓦崗寨三十六友的結拜,與桃園結義相比就顯得如同兒戲了。在結拜時三十六位好漢意氣相投,誓同生死,實際上每個人卻都有各自的盤算,雖然聲勢浩大,但也只是貌合神離。

在這些人當中,單雄信可謂是核心人物。然而李世民最終卻將其殺害,而大唐也因爲他的死險遭滅頂之災。

江湖大哥

在小說《隋唐演義》中,單雄信的威名可謂如雷貫耳。這位山西潞州八里二賢莊的莊主,實際上還有一個隱藏身份,這個身份便是大隋朝九省的綠林當家人。

也就是說,單雄信是當時的江湖中的領軍人物,這些江湖人都要聽令於他。擁有這樣的權力,可見單雄信的人格魅力與管理手段都十分了得。

在小說中,單雄信還有一位兄長,名叫單雄忠。在隋煬帝楊廣追殺李淵的過程中,單雄忠以爲是山賊搶劫,打算前去將山賊打發掉。但是李淵卻誤以爲單雄忠是山賊的幫手,將其射殺。

得知兄長死於李淵之手,單雄信發誓與李家不共戴天。因此,在被擒住之後,雖然李世民好言相勸,想讓單雄信放下仇恨,即便不爲自己效力,只要名義上歸順也能坦然接受。

但是單雄信對李世民的誠心接納毫不領情,在他看來殺兄之仇不可不報,否則不配爲人,因此堅決拒絕歸順。儘管李世民動用了所有與單雄信有交情的人前來做說客,但單雄信依舊不爲所動。

無奈之下,李世民只好趁與單雄信交情甚密的秦瓊不在時將其殺掉。京劇《鎖五龍》將單雄信面對死亡時的大義凜然,演繹得淋漓盡致。

小說中的單雄信可謂是有情有義的熱血男兒,經過長時間的演繹與打磨,這個人物在書中的形象越來越鮮明。然而真實的單雄信卻與小說中的形象大相徑庭。

隋唐飛將

真實的單雄信並非山西潞州人,而是出生于山東曹州濟陰縣,也就是現在的曹縣。單雄信孔武有力,慣用的武器是一種名爲槊的長柄武器。在隋末的動盪時期裏,單雄信稱得上是當時的猛將。

公元613年,翟讓在瓦崗山聚衆起義,單雄信與徐世勣前去投奔。在攻下滎陽、樑郡二郡之後,瓦崗寨的規模超過了萬人,成爲了當時最具實力的起義力量。

在李密反隋失敗投奔瓦崗寨之後,曾牛角掛書的李密被寄予了厚望。在王伯當和徐世勣的勸說下,翟讓將瓦崗寨的領導權交給了李密。李密自封爲魏公,翟讓被封爲司徒,單雄信則成爲了左武候大將軍。

從李密的任命便不難看出,單雄信在瓦崗寨有着舉足輕重的地位,是最有能力掌管兵權的人。實際上單雄信也完全具備這一能力。在諸多戰鬥中,單雄信都身先士卒,往來衝殺無人能擋,被譽爲“飛將”。

然而經過易主的瓦崗寨,內部卻存在很大的分歧。在與王世充相持的過程中,翟讓的部下勸力將瓦崗寨的統治權奪回,但翟讓否決了這一建議。但是這件事還是沒能瞞過李密。

爲了防範這一情況的發生,李密設計除掉了翟讓,徐世勣也在混亂中被砍傷。單雄信見到李密手段如此狠毒,不得不下跪求饒。李密愛惜單雄信有大將之才,在安撫單雄信和徐世勣之後,仍讓二人統兵。

在之後的戰鬥中,李密被王世充打敗。單雄信投降了王世充,而徐世勣則認爲將來的天下必定歸李唐所有,因此前往投靠了李世民,二人就此分別。

公元620年,李世民攻打洛陽,單雄信率軍抵抗。戰場上單雄信依舊勇猛過人,李世民險些被單雄信生擒活捉。關鍵時刻,徐世勣的出現才讓單雄信放過了李世民一馬。

然而手下人才濟濟的李世民最終還是戰勝了王世充,單雄信也成爲了李世民的俘虜。在李世民下令將單雄信等人處死之後,徐世勣爲單雄信求情,但被李世民一口回絕。最終單雄信還是死在了李世民的刀下。

殺人的代價

在殺掉單雄信之後不久,唐高祖李淵在經過分析之後,認爲河南河北大局已定,不會再有戰亂髮生。於是將擒住的河北起義軍領袖竇建德殺害,並招降其部下將領。

然而讓李淵沒有想到的是,竇建德的部下不但沒有投降,反而推舉劉黑闥作爲領袖發起反攻。僅半年時間,便將河北重新奪回,並且擊敗多員李唐大將。羅成便是在與劉黑闥的交戰之時被亂箭射死。

劉黑闥的反攻,讓李唐遭受了巨大的損失。而造成這一局面的原因,就在於王世充戰敗後,其手下將領悉數被殺,連放過李世民一馬的單雄信也難逃一死。

而唐軍的招降,在劉黑闥等人看來無異於甕中捉鱉,一旦投降,恐怕便要步單雄信的後塵。爲了保命,劉黑闥才率軍與唐軍決一死戰,結果將唐軍打得節節敗退。

然而單雄信對李唐的報復遠不止於此。250年之後,唐朝爆發了黃巢起義,起義軍中有四員將領,便是單雄信的第十一代子孫。這兄弟四人作戰時與單雄信同樣勇猛,被譽爲黃軍四傑。

在起義軍強勁的攻勢下,長安徹底淪陷,皇帝被迫出逃。唐朝至此也名存實亡,再也不見了往日的繁榮氣象。

結語

李世民之所以執意要斬殺單雄信,並非因爲曾在戰場上失利於單雄信,而是因爲單雄信作爲降將,又不止一次投降,使得李世民對其忠誠度有所懷疑。爲了避免後患,纔將其處死。

然而這一處理方式雖然解決了李世民當時的問題,但是卻也導致其他地方的將領人人自危,不敢再前來歸順。而他親手種下的仇恨的種子,日後更是給子孫後代造成了巨大的影響。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