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真相 > 曹操爲什麼會選擇屠城呢?真是爲了復仇嗎?

曹操爲什麼會選擇屠城呢?真是爲了復仇嗎?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7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曹操爲什麼會選擇屠城呢?真是爲了復仇嗎?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着本站小編一起往下看。

雖然陶謙一路打一路退,但是竟然堅持下了。曹操滅不了陶謙,報不了仇,沒辦法只能屠城立威。告訴別人自己是狠角色,沒事別招惹自己。而從另一個方面來看,陶謙能抵抗那麼久,那麼堅決,也和徐州世家支持分不開。曹操攻打陶謙,並不是一開始就用屠城手段。曹操攻打徐州兩次,第一次糧盡退兵。第二次圍攻郯縣,久攻不下。一方面消滅敵方有生力量,另一方面立威,於是選擇的屠城。有的人說曹操屠城徐州讓徐州人抵抗情緒更加強烈。可是曹操沒屠城之前徐州抵抗情緒就已經很強烈了。強烈到曹操打了兩次都沒打下,圍困郯縣久攻不下。那麼就算屠城以後徐州抵抗情緒更加強烈,又能壞到哪裏去呢。另外對宗族的交待。

曹操爲什麼會選擇屠城呢?真是爲了復仇嗎?

曹操的班底分爲兩大塊,宗族和外姓將領。外姓將領中的核心五子良將是後來慢慢攢起來的,打徐州的時候只有于禁和樂進兩人,而宗族裏面的將領夏侯惇、夏侯淵、曹仁、曹洪等這個時候正是曹操班底的中流砥柱。如果曹操對親生父親的被殺表現的反應平平,宗族將領會不會寒心?這曹操必須要考慮吧!還有就是執行力。曹操可能不想屠城,但是軍隊呢?曹操的軍隊可不是現代軍隊,足糧足餉,吃得飽穿得暖,待遇超過一般民衆,指揮起來如臂指使。攻打徐州的時候,曹操的部隊成分雜的很,有良家子、有遊俠、有山賊、有黃巾。

成分這麼複雜的軍隊,能統一指揮起來已經不容易了,打仗的時候殺紅了眼,亂兵屠城,這種情況下將領去都攔不住。上面有心下達命令,軍隊的執行力也達不到能聽從的水準,只能捏着鼻子認了。當時的曹操實力還不夠,也沒有想那麼遠再加上形勢也不好於是做出這種簡單粗暴但是見效快的方法打擊陶謙的戰爭潛力。至於後續的惡果曹操只能吞下了。我覺得曹操肯定不是一開始就打算屠城。

而是後面一系列事情導致他不能回頭了。以前我在別的問題裏看到過那幾年有災害導致糧食減產。爲了維持軍隊必須縱兵劫掠。有些事只有第一次和無數次。屠殺的魔盒一開反正名聲已經無可挽回索性就貫徹到底。曹操屠的主要是彭城國,那裏是西楚霸王項羽的首都,並不是大漢的龍興之地。 且不說東漢的龍興之地是南陽郡,曹操屠徐州之時還沒有挾天子,就是真要揚了西漢的龍興之地,也應該從他家鄉沛縣開始。 然而曹操最喜歡重用沛縣人了。

東漢時期,劉邦的老家豐縣、沛縣都屬於沛王國,譙縣也屬於沛王國,譙郡是曹操後來設立的,曹丕稱帝后譙郡變成了譙王國。東漢的王國和郡是一回事,王國的國相相當於郡守,大小也差不多,曹操就當過濟南王國的國相,相當於濟南郡郡守。西漢沒有陪都,東漢只有長安是陪都,曹魏搞了一個五都制,譙縣才成爲陪都,沛縣沒當過陪都。沛郡是西漢的事,東漢是沒有沛郡的,準確來說是七國之亂後從楚國拆出來的,西漢初有一個沛侯國,而且自七國之亂後,沛縣一直屬於豫州刺史部,從來沒有劃到徐州刺史部那邊去。

曹操爲什麼會選擇屠城呢?真是爲了復仇嗎? 第2張

孫策屠東冶,孫權屠江夏,這都是有記錄的。曹操、孫策、孫權都是由自己的基本盤根據地的,屠城都是屠的敵方地盤,用來削弱和震懾敵方,屠城的方式對他們來說合用。但屠城不適合劉備幹,不是他仁義愛民,而是劉備一直都是無根浮萍,一直做夢都想要有一塊自己的根據地。他拿下任何一塊地盤,第一想法都是想做根據地的,自然就不會幹屠城這種事了。但是從史料記載的劉備在益州大肆發行大額虛幣掠奪百姓,就說明了他也只是一個軍閥而已,仁義愛民什麼的,那都是政治需要。不需要的時候,盤剝百姓起來,他也是一把好手。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