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世界史 > 第三次中東戰爭的歷史評價:戰爭無法帶來和平

第三次中東戰爭的歷史評價:戰爭無法帶來和平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1.3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第三次中東戰爭,堪稱戰爭史上的經典戰役。在這場戰爭中,以色列佔領了加沙地帶、約旦河西岸、耶路撒冷舊城、埃及的西奈半島和敘利亞的戈蘭高地,共計6.5萬平方公里的阿拉伯土地,從而確定了以色列在戰略上的優勢。但是,這場戰爭並未給以色列帶來所期盼的和平,其所引發的一系列問題,至今仍在影響着今天的阿以局勢,使以色列人和巴勒斯坦人同時遭受着衝突之痛。 耶路撒冷希伯來大學國際關係學教授雷蒙德·科恩在談及這場戰爭時稱,這場戰爭不過是1948年阿以衝突的延續。客觀上說,第三次中東戰爭是在50年代泛阿拉伯政治運動逐步取得發展的大背景下進行的。當時,埃及、約旦和敘利亞簽署了《共同防禦協定》,並且在戰前傳遞出了“要毀滅以色列國”的聲音。而以色列無論從兵力還是裝備數量上都無法與埃、約、敘三國相匹敵。在這種情況下,“爲生存而戰”的以色列在短短6天的戰爭中取得了全勝,並由此改變了其在中東地區國家中的地位,“一個猶太國家在中東地區的存在”成爲同地區其他各國不得不接受的現實。科恩教授的這一觀點,頗能代表不少以色列人的想法。

然而,事態發展表明,科恩所說的這個“現實”一直在遭遇不斷的挑戰。期間,除埃以、約以最終通過和平談判實現了雙邊關係的正常化外,巴勒斯坦難民問題、約旦河西岸問題、耶路撒冷地位問題以及戈蘭高地問題等,都由於各方複雜的利益關係以及牽涉到政治、宗教、民族等多方面的複雜因素而遺留下來,成爲後來中東地區巴以衝突、黎以衝突、敘以矛盾等問題久拖未決的障礙。

第三次中東戰爭的歷史評價:戰爭無法帶來和平

這其中主要是以色列戰後政策方面的問題。比如:在加沙和約旦河西岸等地修建猶太人定居點,激化了以色列與當地巴勒斯坦人的矛盾;修建多個檢查站,阻礙了巴勒斯坦地區人員和商品的流通,造成巴經濟惡化和人道主義危機,引發巴民衆對以色列佔領的更多暴力反抗等等。曾批准設立某些定居點的以副總理佩雷斯如今也承認,在巴勒斯坦人口高度密集的希伯倫等地建立定居點“是個錯誤”。 此外,地區極端勢力的擡頭也使有關問題的解決更加複雜化。巴勒斯蘭抵抗運動(哈馬斯)一直不肯接受中東問題有關四方提出的放棄暴力、承認以色列、接受巴以達成的和平協議三原則,這是以色列無論如何都無法接受的。

佩雷斯說:“第三次中東戰爭的勝利對以色列來說是難忘的,不幸的是,它並不是最後一次戰爭。”的確,在隨後的40年間,以色列與巴勒斯坦、黎巴嫩之間大大小小的衝突頻頻發生,直至今天還在延續。戰爭一方面奪走了成千上萬生命,一方面也在告誡人們,它並不能解決問題。

反思這場戰爭,以色列人應該從中得到啓示:戰爭不能帶來真正的和平。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