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世界史 > 被稱爲"長腿愛德華"的英格蘭國王——愛德華一世

被稱爲"長腿愛德華"的英格蘭國王——愛德華一世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6.66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愛德華一世,英格蘭國王(1272年-1307年在位),亨利三世之子。又稱"長腿愛德華"(Long Shank)、"蘇格蘭之錘"(因他對蘇格蘭人民的鎮壓)或"殘忍的愛德華",金雀花王朝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奉行的內外政策都十分積極,使英格蘭成爲當時歐洲的重要大國。

在英國曆史上,愛德華一世是一位文治武功都很出色的傑出國王。 愛德華一世,生於1239年,他於1272年即位爲英王,那時,他已經是久經鍛鍊的三十餘歲的中年人了。

然而他的死使得他兒子愛德華二世(Edward II)即位,並最終未能征服蘇格蘭。"長腿"在位35年(1272年-1307年),於1272年11月20日,他的父親,國王亨利三世去世後即位,他的母親就是普羅旺斯的埃莉諾。

按照諾曼人(不是盎格魯撒克遜人)對君主的稱號排序習慣,"長腿"愛德華被稱爲愛德華一世(Edward I),儘管他是英格蘭第四位愛德華國王,前三位分別是:長者愛德華、殉教者愛德華和懺悔者愛德華。

被稱爲"長腿愛德華"的英格蘭國王——愛德華一世

人物簡介

愛德華是英王亨利三世的長子,生於威斯敏斯特。1254年從父王手中得到自己的領地,同萊昂國王阿方索十世之妹埃莉諾結婚。不久他就捲入13世紀60年代英格蘭的內戰,並在其中發揮重要作用。愛德華之父亨利三世由於奉行一系列不得人心的政策,受到以大貴族爲首、包括市民和富裕農民的尖銳反對。英格蘭貴族於1258年迫使亨利三世簽署了牛津條例,在國內實際形成了貴族寡頭統治。亨利三世拒絕遵守牛津條例,導致了他於1263年與諸侯開戰。1264年,由貴族首領西蒙?蒙特福特(法語原名西蒙?孟福爾)率領的義勇隊(包括騎士、市民和農民)在劉易斯戰役中擊潰了亨利三世,亨利三世被迫交權且以愛德華爲人質。愛德華以其智勇成功逃走(1265年)。1265年8月,愛德華獨自率軍與蒙特福特在伊夫哈姆交鋒獲勝,蒙特福特陣亡。亨利三世恢復了權力,但他把實權交給了愛德華。1268年,愛德華試圖參加法國國王路易九世率領的第八次十字軍東征而去法國。這次東征完全失敗。路易九世於1270年進攻突尼斯時死於瘟疫,愛德華滯留東方無處可去。1272年亨利三世去世,英格蘭貴族一致擁護愛德華繼位。但愛德華直到第三年纔回到國內,於1274年8月加冕。

人物綽號

說到愛德華一世,人們可能更熟悉他的綽號“長腿”愛德華,實際上他的綽號還有很多,且多數均爲雅號,如“全世界的偉大長矛”、“威爾士的征服者”、“蘇格蘭鐵錘”、“英國的查士丁尼”等,綽號之多爲英國國王之最。此人對英國曆史乃至世界歷史的影響可不能小視,他的文治武功主要可分成兩個部分,對內使議會制度逐漸成熟(史稱模範議會),並加強立法,對外征服威爾士,試圖征服蘇格蘭,並因此與法國對抗。

在位之前

愛德華一世是亨利三世的長子,生於威斯敏斯特。1254年從父王手中得到自己的領地,同萊昂國王阿方索十世之妹埃莉諾結婚。從小喜歡騎馬、追逐打仗的遊戲,他身軀高大,雙腿修長,能緊緊夾住馬鞍,綽號“長腿”。他英勇善戰,有鐵一般的意志,使他成爲金雀花王朝諸多“戰士國王”中有分量的一位。

但愛德華年輕時代並不安穩,屬於“生於憂患”的一類。英國自他的祖父“無地王”約翰以來,國王和貴族就權力分配問題紛爭不斷,一時成爲英國政治生活中最敏感的問題。他父親亨利三世時代,以蒙特福特爲首的貴族迫使國王實行改革,英格蘭貴族於1258年迫使亨利三世簽署了牛津條例,在國內實際形成了貴族寡頭統治。亨利三世拒絕遵守牛津條例,導致了他於1263年與諸侯開戰。1264年,由貴族首領西蒙·蒙特福特(法語原名西蒙·孟福爾)率領的義勇隊(包括騎士、市民和農民)在劉易斯戰役中擊潰了亨利三世,亨利三世被迫交權且以愛德華爲人質。愛德華以其智勇成功逃走(1265年)。1265年8月,愛德華獨自率軍與蒙特福特在伊夫哈姆交鋒獲勝,蒙特福特陣亡。亨利三世恢復了權力,但他把實權交給了愛德華。1265年5月,愛德華乘打獵之機逃脫,並開始組織反攻,當年八月,他在伊夫舍戰役中獲勝,殺死了蒙特福特,使他父親復位,已自感力不從心的亨利三世遂將權力交給愛德華。但年輕氣盛的愛德華實行極端的報復手段,又引起暴亂,後來在教皇等人的敦促下,轉而實施溫和政策,才得以將暴亂平定。

1270年8月,愛德華受邀參加法國國王路易九世發起的第8次十字軍東征。據說他被敵方僞裝議和的使者用毒劍刺傷,醫生爲他割肉療傷時,他都不呻吟一聲。但是遠征一路無功,只好返回1272年亨利三世去世,英格蘭貴族一致擁護愛德華繼位。但愛德華直到第三年纔回到國內,於1274年8月加冕。

被稱爲"長腿愛德華"的英格蘭國王——愛德華一世 第2張

領導才能

當愛德華即位之時,他已是一位經過歷練的比較成熟的指揮家了,有領導才能,善於吸引人才並選拔使用人才。他善於使用權力,要求在他的國土上所有的人都要執行他鐵一般的紀律。

在談判中,他善於忍讓,願意聽從忠告。

1255年,愛德華曾試圖在他的威爾士領地上實施英國的政制,引起威爾士人民的不滿,引發了戰爭,愛德華失敗。1267年,路埃林自封爲威爾士親王。臥塌之側豈容他們酣睡,愛德華一世準備充分之後,於1277年集結萬餘大軍,採用壁壘戰術向威爾士腹地挺進。

路埃林自知不敵,被迫乞降,但5年後趁愛德華在蘇格蘭之機復叛,愛德華再次進攻威爾士,畢竟實力懸殊,路埃林不久敗死。愛德華答應威爾士貴族必定選一個“出生在威爾士,不會說英語和法語,從未冤枉過任何人”的人爲威爾士親王,然後派人將即將分娩的王后接到威爾士,剛出生的小王子就成了符合條件的威爾士親王。從此形成慣例,每個英國王儲都被封爲威爾士親王。

愛德華在威爾士的征服進行得很順手,但蘇格蘭則令他吃盡了苦頭。1290年,蘇格蘭王室絕嗣,愛德華以仲裁者的身份指定巴列奧爲蘇格蘭國王,實則由自己操縱。但巴列奧和蘇格蘭貴族不堪淪落爲愛德華的傀儡的地位,便暗通愛德華的夙敵法國人,與英格蘭對抗。愛德華問訊大怒,於1296年率兵攻入蘇格蘭,迫使巴列奧退位,愛德華自任蘇格蘭國王。愛德華這把鐵錘在蘇格蘭砸出了重重火花,威廉·華萊士以勇敢之心召集了蘇格蘭人民大起義,堅持了五年多而敗亡,但布魯斯家族的羅伯特一世接過接力棒,繼續與愛德華的軍隊作戰。與蘇格蘭的戰爭同時牽涉到同法國的對抗,愛德華從中耗盡了精力,終於在1307年死於征討蘇格蘭的途中。

愛德華是在與“議會派”的鬥爭中成長起來的,但他的偉大之處,正在於他沒有因此視議會爲“洪水猛獸”,反而充分認識到議會作爲民意的櫥窗的重要性,進一步完善議會制,結果是將他對手“議會派”和蒙德福特的未竟事業繼續向前推進,其實際目的是利用日益高漲的民族意識加強王權,並通過了解民衆的意見,以實行更有效的統治。在1275—1307年期間,他以各種方法吸引騎士和市民代表進入議會,使議會的代表性逐漸擴大,已不再是類似於“賢人會議”之類的機構。在1295年的一次有各郡、各自治城市和下層教士代表參加的議會,被稱爲“模範議會”。回顧英國曆史,可以發現,議會真正成爲英國政治生活固有的一部分,是在愛德華一世的時代。

愛德華一世還是英國自亨利二世以來最偉大的立法者。他將條目不清,且未成文的普通法重新修訂,在1275—1290年頒佈了一系列法令,主要有“格洛斯特條例”、“權力令狀”(限制貴族特權)、“溫徹斯特條例”(加強警察制度,維護公共秩序)等。他制定的土地法延續了六百年,主要內容是規定沒有他的許可,任何人不得把土地轉讓給教會。愛德華一世決心從貴族手中奪回王室的權力,建立一個強有力的中央政權,但他立法的原則卻是羅馬法中“衆人之事,應由衆人決定”的精神。看似矛盾的兩者,在愛德華一世時代卻如此和諧地結合在一起。

政績

在愛德華一世的統治之下,英格蘭征服了威爾士(1277年—1284年),使之處於英國的王權之下。1284年的“威爾士法”使威爾士處於英國法律之下。愛德華一世把自己新出生的兒子贈與威爾士人民,封他爲威爾士親王。此後該稱號一直由王位繼承人沿用至今。

1295年爲了籌措軍費召集“模範議會”(Model Parliament),包含大主教、主教、修道院院長、伯爵、男爵、以及各郡與各自治鎮代表,總計人數達四百名以上。

晚年和逝世

愛德華的晚年生活充滿了坎坷,他失去了心愛的第一任妻子埃莉諾,而他的繼承人並不具備預期的王者之氣。

愛德華征服蘇格蘭的計劃最終失敗。1307年他在再次征討由羅伯特·布魯斯領導下的蘇格蘭的途中,死在蘇格蘭邊界布魯夫(Burgh by Sands, Cumberland)。根據後來的記載,愛德華要求把他的骨頭帶到之後在蘇格蘭的軍事戰役中。而更可靠的記載以及當代作家的報告中,國王最後的要求是把他的心臟帶到聖地。可以肯定的是,愛德華安葬在威斯敏斯特大教堂內的一座純黑大理石陵墓中,被稱作“Edwardus Primus Scottorum malleus hic est, pactum serva(愛德華一世,蘇格蘭之錘,堅守忠誠)”。

1774年1月2日,英國文物收藏者學會打開棺墓,發現愛德華屍體被完好保存了467年。測量發現他身長6英尺2英寸(188釐米),因此是名副其實的“長腳”。

被稱爲"長腿愛德華"的英格蘭國王——愛德華一世 第3張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