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未解之謎 > 俗話說無湘不成軍 爲什麼晚清時期湖南士兵戰鬥如此強悍呢

俗話說無湘不成軍 爲什麼晚清時期湖南士兵戰鬥如此強悍呢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1.4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帶來晚清湘軍的文章,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在晚清時期的太平天國運動中,清朝一方面的主力部隊就是來自曾國藩所統領的,大多由湖南人構成的湘軍,這支軍隊,在當時的戰場上可以說是戰功赫赫,威名遠揚。

接盤糜爛已久,並且沒有戰鬥力的清朝的八旗和綠營部隊之後,他們就成爲了抵禦太平天國運動發展的主要軍事力量,不僅成功抵抗了有席捲天下之勢的太平軍,而且將他們最終殲滅。在戰鬥力方面,他們在當時可以說是首屈一指。

俗話說無湘不成軍 爲什麼晚清時期湖南士兵戰鬥如此強悍呢

但是有個鮮爲人知的事實是,其實太平軍中除了客家人,有很大一部分的精銳部隊也來自湖南。

那麼今天曆史好奇怪的湘軍系列,就來講一講太平軍和湘軍都有大量的戰鬥能力彪悍的湖南籍士兵。

首先我們怎麼知道,在太平天國的軍隊裏很大一部分主力部隊是湖南人呢,這肯定不是信口胡來的,我們可以從史料中得到有關這一方面的印證。

我們從羅爾綱先生的《太平天國史》中得到的資料顯示:

自入永州,人民羣衆就風起雲涌的加入,實力得到補充並且擴大,一到道州勢遂復振,於是遂得重整旗鼓,向長沙挺進,這是太平天國軍事發展上的有決定性的大事。

關於這一次在湖南加入太平天國的人民羣衆,計道州、江華,永明有2萬人,郴州有兩三萬人,茶陵州,也有幾千人,合共爲5萬多人。

俗話說無湘不成軍 爲什麼晚清時期湖南士兵戰鬥如此強悍呢 第2張

有人可能會覺得5萬多人並不算太多的兵力,但我們要知道的是,太平軍雖然聲勢浩大,但是從他們從永安突圍到圍攻桂林,太平軍的人馬一塊只有不到5000人。

這是據當時清朝的廣西巡撫鄒鳴鶴給朝廷關於太平天國的奏摺時所知的:

咸豐二年3月丁卯廣西巡撫鄒鳴鶴攻太平軍攻桂林事說:此次匪約有二三千人,該匪揚言尚有六七千人踵至。

但是事實上,除了太平軍有誇張的嫌疑之外,他們所說的六七千人部隊,還包括了老弱婦孺以及不能戰的傷員。

我們從此可以知道,他們在湖南事實上獲得了使他們後來得以攻佔長江中下游,順利克武昌,得安慶,最終創造10天佔領金陵的軍事奇蹟的絕對武裝力量,而且我們要知道,太平軍的水師,一開始也全是湖南船戶組成的,在湖南之前,太平軍是完全的陸上作戰部隊。

俗話說無湘不成軍 爲什麼晚清時期湖南士兵戰鬥如此強悍呢 第3張

所以我們由此可以看出,湖南人民的加入,對當時的太平天國起到了極大的推波助瀾作用,不是湘勇爲太平軍添磚加瓦,他們根本形成不了威脅清朝的力量,也許就不會有太平軍那麼迅速的佔據長江中下游,也不會有後來的席捲大半個中國的戰績,後來的西征北伐都離不開湘軍背影,你說算不算足夠彪悍的主力部隊?

除了我們已經瞭解到了湖南籍士兵在太平軍中的重要作用。在湘軍軍中湖南籍士兵,就更不用說了,他們是一批最終挽救了大廈將傾的清王朝的重要力量,不僅統帥曾國藩和很多骨幹將領來自湖南,關鍵的是很多士兵,或者說前期所有士兵都是湖南人,所以湘軍也被稱爲湘勇。

他們的戰鬥能力我們就不用再繼續贅述了,畢竟各個省份都有辦理團練的情況,但只有湘軍和後來李鴻章統率的淮軍,後來的歷史舞臺上佔據了一席之地,而淮軍則是湘軍的徒弟。

俗話說無湘不成軍 爲什麼晚清時期湖南士兵戰鬥如此強悍呢 第4張

湘軍士兵他們其實大多都是來自湖南一帶的農民,甚至在太平天國運動的後半期,即便曾國藩的湘軍在其他省份作戰,但依舊會湖南來訓練新兵,可見這些湖南士兵戰鬥力到底有多彪悍,多善戰。

那麼爲什麼,湖南人那麼英勇善戰?或者稱爲彪悍呢?

首先第一點我們要知道,當時的湖南湘西和湘南是多民族的聚居地,苗族和瑤族歷來好鬥,彼此之間以及和當地地主之間,有着尖銳的摩擦,養成了好勇鬥狠的社會風氣,而且鬥爭經驗豐富,械鬥常見,都是幾個村子的羣體交鋒,他們不認王化,只識拳頭大。

俗話說無湘不成軍 爲什麼晚清時期湖南士兵戰鬥如此強悍呢 第5張

據《龍山縣誌》記載:在乾隆60年正月,貴州苗民石柳鄧拉桿起義,湖南苗民石三寶,吳八月立即起兵響應,戰火一度波及辰州永順。

而且曾經受白蓮教的影響,湘西湘南多次曾經爆發過農民運動。對於湖南湘西湘南的大部分山民來說,他們是有充足的經驗的,而且淳樸耿直的山民打起仗來,從來都是比誰玩命,他們是真的信奉生死看淡,不服就幹這句話的。

上述原因之外還有一個非常關鍵的原因,那就是貧窮。

對古代的老百姓而言,造反一般都是被逼無奈的選擇,很大程度上,他們選擇去參軍,爲了活着而已,他們不管是將軍還是太平軍,只要能在餓極了給口飯吃,那就跟着他幹唄。

是什麼導致窮呢?湘西湘南地處偏僻,經濟文化落後,各羣體鬥爭極其激烈,一旦遇上災年,很容易形成官逼民反的民變,加上山民好勇鬥狠的性格,纔不管你是清軍還是太平軍,不管是清朝的朝廷還是造反的太平天國,管飯就行。

湖南的災荒在清朝晚期,是頻繁出現的。

俗話說無湘不成軍 爲什麼晚清時期湖南士兵戰鬥如此強悍呢 第6張

同治時期的長沙縣誌記載,乾嘉凡85年,平均三年有一豐收年,6年纔有一災歉年,而道光30年間,則只有一個豐收年,災歉年竟多至三年裏有一年。

這種情況下,湖南很多縣的縣誌中都有:民食草根俱盡,餓殍遍野,死者盈途的記載。

在食不果腹,衣不蔽體的時代,更應該是喪失所謂綱常倫理的時代,這個時期白蓮教和天地會在發展得極爲迅猛,湘南更是白蓮教當時的活動中心,正是因爲飢餓,湘南人早早的就有了反抗意識,在清朝中晚期的頻繁起義中,除廣西外,湖南是起義次數最頻繁的一個省份。

當然,頻繁的起義並不能成爲我們今天要探討的戰鬥力彪悍的理由。

但是我們要知道,在此幾十年間,湘西湘南是始終處於戰爭狀態的,而在這種情況下,他們被長期的戰爭培養出了高度的戰爭意識,半個多世紀的戰爭歷練,鄉民們對戰爭實在是太熟悉了,所以打仗對他們來說似乎像吃飯喝水一樣,所以稱他們爲全民皆兵,半耕半兵也不爲過。

俗話說無湘不成軍 爲什麼晚清時期湖南士兵戰鬥如此強悍呢 第7張

總結起來就是,因爲窮,所以導致戰爭起義不斷,而正是因爲戰亂不斷,鍛鍊了山民的基礎作戰能力,爲成爲後來湘軍和太平軍的主力奠定基礎!

所以所以他們能夠在太平軍興起的時候,或者是湘軍初成立的時候,一開始就能很快的形成彪悍的戰鬥力,並且在交戰兩方都成爲作戰主力,其實說白了,兩方的戰鬥,很大程度上就是湖南籍士兵之間的較量,彪悍的印證了“無湘不成軍”這句話的真實性!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