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未解之謎 > 晉國曆經700年爲何滅亡了 因爲和先王的一項規矩有關

晉國曆經700年爲何滅亡了 因爲和先王的一項規矩有關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8.13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很多人都不瞭解晉國滅亡的事情,接下來跟着小編一起欣賞。

晉國是我國春秋時期的諸侯國之一,首任國君爲周武王姬發之子唐叔虞,最初國號爲唐,唐叔虞之子燮繼位後改爲晉,始稱晉國。

晉國曆經700年爲何滅亡了 因爲和先王的一項規矩有關

晉國霸業

晉國位於黃河流域,核心統治區域爲今天的山西,在將近700年的發展歷程中涌現了大量的歷史人物

清代歷史學家全祖望在羅列春秋五霸時,將晉文公以及之後的晉襄公、晉景公、晉悼公均列爲五霸,除晉國四位國君外,僅有齊桓公一人被列入五霸。

雄才大略的四大國君

晉國曆經700年爲何滅亡了 因爲和先王的一項規矩有關 第2張

晉國地域

晉國始於唐叔虞,終於晉靜公,歷時近700年,雖然,晉昭侯時期出現了曲沃桓叔之亂,但雄才大略的國君爲數不少,特別是在晉文公後,晉國執掌諸侯牛耳,有着非常巨大的影響力。

第一位是晉文公

晉國曆經700年爲何滅亡了 因爲和先王的一項規矩有關 第3張

晉文公

從晉國的發展歷史來看,最具影響力的國君是晉文公,作爲春秋五霸中最負盛名的霸主,其早年經歷頗爲坎坷,因驪姬之亂被迫流亡在外19年,最終在秦穆公的支持下重返晉國,取得國君的位置。

晉文公勵精圖治,選賢任能,以三軍六卿制奠定了晉國的治理格局,極大提升了晉國的國力,使晉國成爲春秋時期首屈一指的大國,也爲後期襄公、景公、歷公、悼公等的獨霸中原夯實了基礎。

可以說,晉文公不獨是晉國曆史上最爲重要的國君,也是春秋時期各諸侯國中最爲重要的國君之一。

第二位是晉襄公

晉國曆經700年爲何滅亡了 因爲和先王的一項規矩有關 第4張

晉襄公

晉襄公即位時,諸侯國間的局勢其實很明朗,中原形勢相對穩定,晉國霸主地位已然確立。

楚國在和晉國的城濮之戰後元氣大傷,北進勢頭被遏制,短時期內無法再與晉國抗衡,並問鼎中原。作爲春秋首霸的齊國在經歷了齊桓公的輝煌時代之後,開始走下坡路。

晉襄公在位期間,正好是齊昭公時代,而齊昭公本身就是殺死了自己的侄子而即位的,而齊昭公去世後其子又被弒,君位又拱手於人。

這個時候的齊國雖然還是大國姿態,但無論國力還是人民都受到了創傷,只能告別桓、管時代的輝煌而把霸主寶座讓位於人。正所謂是“內寵盛而齊霸衰。”?

第三位是晉景公

晉國曆經700年爲何滅亡了 因爲和先王的一項規矩有關 第5張

晉景公

晉景公是一位深富韜略、積極進取的君主。他不甘心晉文公締造的煌煌霸業在自己手中徹底垮掉,面對內外交困的戰略態勢,發奮圖強,致力於重振晉國的雄風。

在他的統領下,晉國上下積極謀求復興,並取得了顯著的成就,爲重新稱霸中原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晉景公重振晉國聲威的戰略總方針是:鞏固內部,發展經濟,擴充軍備,然後爭取與國(盟國、友邦),對敵各個擊破,扭轉不利的戰略形勢,進而伺機制服主要對手楚國。

這一方針,不但貫徹於晉景公在位期間,而且還延續至晉厲公、晉悼公時代。

第四位是晉悼公

晉國曆經700年爲何滅亡了 因爲和先王的一項規矩有關 第6張

晉悼公

公元前574年,取得鄢陵之戰大捷之後的晉厲公,忘乎所以,汲汲於強化君權,結果造成公室與諸多強卿大宗之間矛盾的激化,雙方兵戎相見,整個晉國政局陷入一片血泊之中。

次年,晉厲公本人被欒氏、中行氏所弒。欒書、中行偃等人弒殺晉厲公之後,派人前往洛邑,迎接居住於王畿的晉襄公曾孫公子周返國繼承君位。

公子周時年14歲,但聰慧早熟,有膽有識,果敢深沉。爲了樹立自己的權威,在返晉途經清原(今山西稷山東南) 時,他對前來迎駕的晉國卿大夫們說:“今大夫不忘文、襄之意而惠立桓叔之後,賴宗廟大夫之靈,得奉晉祀,豈敢不戰戰乎!大夫其亦佐寡人

《史記·晉世家》對諸大夫擁立自己爲君一事表示感謝。接着話鋒一轉,要求諸大夫屆時無保留地聽從自己的命令:“孤始願不及此,雖及此,豈非天乎?抑人之求君,使出命也。立而不從,將安用君?二三子用我今日,否亦今日。共而從君,神之所福也。”

《左傳·成公十八年》這一番軟硬兼施、剛柔相濟的話,讓卿大夫爲之震動,不得不異口同聲地表態:“羣臣之願也,敢不唯命是聽。”君臣雙方遂締結盟誓。不日,公子周在卿大夫的簇擁下,進入晉都絳城,朝於武宮(晉武公之廟),正式繼位爲君,是爲晉悼公。

晉國曆經700年爲何滅亡了 因爲和先王的一項規矩有關 第7張

晉文公劇照

雖然,歷史學家將晉國視爲春秋時期公認的強國。但是晉國的王位爭奪戰也最殘酷。

在晉文公之前,晉朝皇室爲了爭奪皇位互相殘殺。然而到了晉文公重耳當君主後,立了規矩:以後各代的公子不準留在晉國國內,大概也是爲了防止殘酷的皇位爭鬥戰。

後來,三軍六卿的將領逐漸被晉國的十一個世族所掌控,他們輪流執政。在晉文公之後的兩百年,歷代的公子都被趕出了晉國,晉國的國君勢力越來越薄弱,而掌控三軍六卿的六大家族後人卻越來越多,勢力越來越大。

最後,在公元前453年的晉陽之戰中,韓、趙、魏三個家族聯手打敗了晉國的執政大臣智伯瑤,瓜分了晉國,晉國走向了滅亡。

晉國曆經700年爲何滅亡了 因爲和先王的一項規矩有關 第8張

三家分晉

晉文公先前立下的規矩:各代的公子不準留在晉國國內。這給三軍六卿的將領爭搶國君的位置提供了可乘之機,也爲晉國的滅亡埋下隱患。這就是我們爲何說?強大的晉國曆經700年滅亡,和晉文公先前立下的一項規矩有關!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