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未解之謎 > 武則天治國有着貞觀遺風的之稱 最後爲何將皇位還給李家

武則天治國有着貞觀遺風的之稱 最後爲何將皇位還給李家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5.72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爲大家帶來貞觀遺風武則天,希望對你們能有所幫助。

說出武則天治國有“貞觀遺風”這一評價的,正是我國近代學者郭沫若。

主要是因爲大唐在武則天執政期間,政策穩當、兵略妥善、文化復興、百姓富裕,使大唐成爲當時世界上排名第一的強國,所以郭沫若稱讚武則天治國有“貞觀遺風”。

至於爲什麼治國有“貞觀遺風”的武則天,最後要把皇位還給李家,我認爲至少有以下三方面的原因。

武則天治國有着貞觀遺風的之稱 最後爲何將皇位還給李家

第一,武則天老了

經常接觸過老人的人,應該都清楚,老人比較容易懷舊,而且還念舊。

武則天登上帝位時就已經67歲了,她真正考慮立太子的時候,年紀差不多已經快80歲了。

即使是在現代,快80歲的人那也是老態盡顯,即使武則天保養的再好,也扛不住歲月的侵蝕。

武則天這一生,還是李家的人陪她的時間更多一些,她在老年回憶往事的時候,自然也會念着李家對她的好,所以在立誰爲太子的問題上,她站在李家的立場上也要更多一些。

武則天治國有着貞觀遺風的之稱 最後爲何將皇位還給李家 第2張

第二,宰相狄仁傑的一番話打動了武則天

聖曆元年(公元698年),武則天的侄子武承嗣、武三思等人想要謀求太子之位。

他們多次派人向武則天諫言說:自古以來,皇帝都隻立同姓(武姓)的人爲太子,還從來沒有聽說過有人立異性(李姓)人爲太子的。

一邊是親侄子,一邊是親兒子,究竟立誰,武則天心中也很是糾結。

宰相狄仁傑就趁機向武則天進諫說:陛下認爲侄子和兒子,哪一個更親近呢?陛下若是立兒子爲太子,那麼死之後還能進太廟享受後世祭拜;若是立侄子的話,還從沒聽說過有侄子把姑姑供奉在太廟的。

武則天經過一番深思熟慮,認爲狄仁傑說的確實有道理,所以就斷了立武家子弟爲太子的心思,並將李顯祕密的接回了洛陽。

武則天治國有着貞觀遺風的之稱 最後爲何將皇位還給李家 第3張

第三,武則天看到了支持李唐的勢力還很強大

當然,狄仁傑的話雖然能打動武則天,但促使她做出最終歸還皇位決定的,還是她看到了支持李唐勢力的強大。

這裏舉兩個例子。

第一,在狄仁傑勸諫之後沒多久,連武則天的男寵張昌宗、張易之兄弟,都在有心人的勸說下,經常在武則天的耳邊吹風,建議她立李顯爲儲君。

第二,有一次大唐徵兵,剛開始的時候應者寥寥,各地設立的徵兵辦事處都閒的沒事幹。後來人們聽說李顯來了,洛陽北郊的一處山頭,竟然被來應徵的人羣擠的滿滿當當。

此時的武則天才意識到,哪怕她最終將皇位傳給武家,他們恐怕也守不住這江山,反而會給武家帶來滅族之禍。

明白了以上三點,那麼武則天最終做出歸還皇位給李家的決定,也就不難理解了。

以上就是本文的全部內容,關於武則天如果大家還有什麼問題,歡迎留言討論。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