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未解之謎 > 古代狀元真的很難考嗎 “金榜題名時”不是這麼好當的

古代狀元真的很難考嗎 “金榜題名時”不是這麼好當的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5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古代科舉狀元,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着小編一起看一看。

不過要知道在以前想考個狀元是極其不容易的事情,從最開始的童生一直到殿試,總共經歷五個考試環節!要知道當時地方上出一個秀才就是一件想到那個少見的事情了,秀才算的上初步具有功名,不僅每個月能夠領取一定的補助,而且見到縣官不用行李,這就是讀書帶來的好處!科舉制度雖然是隋朝的時候建立的,但是因爲隋朝壽命太短,很多都是不完善的,在之後的唐宋纔將這個制度完善,一千多年來,總共出現了文武狀元八百多人。

古代狀元真的很難考嗎 “金榜題名時”不是這麼好當的

科舉制度在一定形式上,就是中國古代的高考,但古代高考狀元的含金量也絕非現在的省市高考狀元可比的。明清朝的學子考狀元,首先得先有個舉人身份。成爲舉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要經歷縣試、府試、院試考中秀才,秀才也絕非多麼容易考,有人考了幾十年還是一個童生身份。有了秀才身份之後,才能參加鄉試考舉人。鄉試是一個省的讀書人在競爭,考中第一名稱作解元。

古代狀元真的很難考嗎 “金榜題名時”不是這麼好當的 第2張

殿試的考生人數在300至400左右,皇帝是主考官,評卷人是讀卷官。讀卷官要在一天之內評定幾百份試卷,再把寫的特別出色的前十名的考卷提供給皇帝審閱,由皇帝欽點前三名,考生名次的排列完全取決於皇帝的意願。放榜之日也就是大家常說的“金榜題名時”,位於榜單一甲的三人依次是狀元、榜眼、探花。在古代考個狀元究竟有多難?強到讓你咋舌

古代狀元真的很難考嗎 “金榜題名時”不是這麼好當的 第3張

唐代科舉制度要求“書言身判”四個條件,缺一不可,這纔有成爲進士基本條件書法要好,一筆好字,不僅是進士基本素養的體現,更是工作基本條件,過去沒有電子印刷術,抄書、抄寫公文、批閱公文都要手寫,爲避免歧義,自然需要一筆好楷書,由此造就了唐楷。言辭要優美,不僅要健談,幽默也是少了的。容貌要好,古人信奉心正則貌端,起碼端正大方,帶四方臉是最受歡迎的。判詞要寫得好,其實考的對法律條文的熟悉,爲官一任,斷案是肯定的,寫一手好判詞,是教化一方的必須。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