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未解之謎 > 姜維當初投降蜀漢是迫不得已 姜維之後爲何攻打自己的母國

姜維當初投降蜀漢是迫不得已 姜維之後爲何攻打自己的母國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3.06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還不瞭解:姜維和曹魏的讀者,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着往下看吧~姜維當年是不得已而降蜀,之後的三十年時間裏,姜維爲何攻打從前的母國?

前言

姜維在投降蜀漢(也叫作季漢)的時候,諸葛亮還讓他與母親永久分離,使他無法盡孝,這算得上是一種仇恨吧,但他卻在隨後三十餘年時間裏誓死效忠於蜀漢,還全力攻打曾經效力的曹魏,這是爲何?

建興六年(228年),諸葛亮第一次北伐,出祁山攻打隴右的南安、天水和安定三郡。

當時姜維擔任天水郡參軍,正跟隨天水太守馬遵一起巡視各地,突然聽聞蜀漢大軍即將攻來,郡中百姓都紛紛響應,馬遵自知兵力薄弱無法抵抗,便丟下姜維等人,跑去找鎮守天水的將軍郭淮,兩人連夜帶兵逃往上邽。

姜維發現馬遵逃走了,便率領幾十人前去追趕,但抵達上邽的時候城門已經關閉,守軍又不肯開門,他便帶着人逃往老家冀縣,但冀縣守軍也緊閉大門,他無處可去,又擔心被亂兵殺掉,便前去投降了諸葛亮。

維等覺太守去,追遲,至城門,城門已閉,不納。維等相率還冀,冀亦不入維。

馬謖兵敗街亭之後,諸葛亮下令撤軍,臨走前還將天水各地千餘戶遷往蜀中,但姜維的老母和妻子等家人並不在其中,他因此與家人天各一方,自此之後就沒在見面了。

姜維來到蜀漢之後,他遠在老家冀縣的老母親曾給他寫了一封信,讓他趕緊回家,他卻回信說:良田百頃,不在一畝,但有遠志,不在當歸也!

姜維的意思是,他有遠大的志向,可以在蜀漢實現,所以不打算回去了!

提起這裏,我們似乎清楚了,姜維是覺得在蜀漢有發展前途,所以不肯回去,願意留下來效力蜀漢,事情真的這麼簡單嗎?

當然不是了,原因其實有很多,且聽我細細道來。

第一,姜維在曹魏鬱郁不得志,陰養死士以圖後謀,投降諸葛亮並非湊巧,而是諸葛亮的妙計。

姜維,202年出生,天水郡冀縣(今甘肅省天水市甘谷縣)人,父親名叫姜冏,曾擔任天水郡功曹,但在姜維很小的時候就在與戎狄作戰的時候戰死了。

姜維從小與母親相依爲命,稍稍長大後喜歡研究玄學,並對軍事非常感興趣。

大約在姜維快到二十歲的時候,由於父親因公殉職的關係,他被朝廷賜官中郎,擔任天水郡參軍之職。

姜維才能優秀,富有謀略,是個出類拔萃的人才,史書上說他不喜歡從事布衣職業,而是立志建功立業,成爲一個大人物。

但惋惜的是,由於姜維出身寒微,所以他一直得不到提拔,在參軍這個職位上一干就是七八年,直到他投降諸葛亮爲止。

姜維當初投降蜀漢是迫不得已 姜維之後爲何攻打自己的母國

當然了,在擔任參軍期間,姜維也不是啥事沒幹,爲了將來做打算,所以他私底下養了一批死士。

維爲人好立功名,陰養死士,不修布衣之業。—《三國志》注《傅子》。

陰養死士這件事,我們其實很多人都熟悉,後來司馬師就幹過這事,他在長安養了三千死士,這些人平時裏跟普通老百姓沒什麼區別,從事各種職業,但一旦收到集結令,能在最短的時間裏集結在一起,這些人忠誠可靠,紀律嚴明,而且戰鬥力爆表,堪稱是特種部隊

司馬師的家族是大貴族,所以他有錢養三千死士,姜維雖然比不上司馬師,但他好歹是天水郡大軍的參謀長,各種收入還是相當可觀的,雖然養不起死士三千,但養幾十上百人還是問題不大的。

姜維之所以養死士,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是爲了前途着想之外,還有其他原因,後面我會提起。

不過,姜維陰養死士這件事,卻被諸葛亮利用了,導致他不得不投降諸葛亮,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早在諸葛亮第一次北伐之前,他就開始積極做準備了,派遣了大量密探到隴右各郡偵查情報,大約就在北伐前一年,他得知了姜維陰陽死士之事。

諸葛亮全面瞭解了姜維的爲人,對他十分賞識,因此既想利用他取得天水郡,又想將他招致麾下效力,於是一個計謀誕生了。

諸葛亮開始北伐之後,派人在天水郡散播了姜維陰養死士的消息,引起了太守馬遵等郡中官員對姜維的猜忌,但苦於沒有姜維行爲不軌的證據

因此,當馬遵得知蜀漢大軍即將攻來,懷疑姜維與蜀漢大軍勾結,便丟棄姜維,跟隨郭淮逃到了上邽。

太守聞蜀軍垂至,而諸縣響應,疑維等皆有異心,於是夜亡保上邽。

當時郭淮率軍駐守在天水,職責當然是抵禦蜀軍了,按道理來說是不會逃跑的,但他卻跟着馬遵一起臨陣逃脫了,這是爲何呢?

原因其實很簡單,郭淮從馬遵處得知姜維陰養死士這件事,便懷疑各地百姓之所以響應蜀軍,或許與姜維部下的煽動有關,他擔心姜維與蜀軍裏應外合,導致自己處於不利的形勢之下,所以撒丫子跑路了。

姜維當初投降蜀漢是迫不得已 姜維之後爲何攻打自己的母國 第2張

其實,姜維當時根本沒有投降諸葛亮,所以帶着人去尋找大部隊,但他來到上邽,上邽守軍認爲他投敵了,不肯開門;他又跑去老家冀縣,老家人也肯不開門,而蜀軍已經逼近了,無可奈何之下只有投降諸葛亮了。

並且,天水功曹樑緒與姜維是朋友, 姜維投降諸葛亮的時候也帶着他,後來諸葛亮讓他勸降弟弟上邽守將樑虔,導致上邽也落入蜀漢之手。

這還沒完,姜維還按照諸葛亮的計策,寫了封信射入天水城內,導致當時正在天水城巡視夏侯楙、馬遵對他產生懷疑,他無可奈何之下也投降了諸葛亮,天水城因此也被收入蜀漢囊中。

我們可以發現,諸葛亮一條妙計,不但得到了姜維,還造成連環效應,用最小的代價取得了最大的戰果,實在是妙啊!

所以說,姜維投降諸葛亮,並不是偶然事件,而是諸葛亮積極謀劃的效果;並且,諸葛亮還讓曹魏方面瞭解姜維與蜀軍裏應外合奪取天水郡,是個大叛徒,導致曹魏與姜維徹底決裂,姜維自此之後再也無法返回曹魏了,只能效忠於蜀漢。

從另一方面來說,由於姜維在曹魏鬱郁不得志,還受到同事的猜忌,導致他對曹魏忠誠度不高,不能爲保衛國家而死戰,這纔有投降諸葛亮的可能。

第二,諸葛亮給了姜維足夠的重視,也給他規劃了宏偉的發展藍圖,這讓他有了施展抱負的舞臺,所以他願意誓死效忠蜀漢。

第一次北伐結束之後,姜維跟隨諸葛亮返回蜀地,他的人生馬上就迎來了鉅變。

有一次,諸葛亮在寫給學生蔣琬的信中曾說:

姜維忠勤時事、思慮精密,是涼州上士,考察姜維的才略,即使是李邵、馬良也不如姜維。

說的是姜維的綜合素質相當不錯,在李邵、馬良之上,是涼州的傑出人才。不久後,諸葛亮便上書劉禪,任命姜維爲奉義將軍,封當陽亭侯。

姜維當初投降蜀漢是迫不得已 姜維之後爲何攻打自己的母國 第3張

後來,諸葛亮在與長期姜維相處之後發現,原來姜維早就對曹魏不滿了,因爲他一直心存漢室,是個忠義之士,再加上他擅長軍事,膽略過人,於是安排他跟劉禪見面,劉禪又封他爲徵西將軍。

姜伯約甚敏於軍事,既有膽義,深解兵意。此人心存漢室,而才兼於人,畢教軍事,當遣詣宮,覲見主上。”後遷中監軍徵西將軍。

從這段話我們可以大膽推測,當初姜維之所以陰養死士,或許就有反叛曹魏、恢復漢室的意圖在裏面,而他投降蜀漢的目的,或許也有這方面的考慮。

我們還可以看出,諸葛亮對姜維是極其賞識的,在很短的時間內就將他從一個小小的郡參軍提拔爲徵西將軍,還給他封侯,這樣的升遷速度,當時在整個蜀漢恐怕找不出第二個人吧!

從姜維的角度而言,他之所以願意效忠蜀漢,一是因爲蜀漢與他目的一致,都是以恢復漢室爲己任;二是因爲諸葛亮認可他的才能,也對他足夠重視,讓他成爲將軍,他自此有了施展的舞臺,因此對諸葛亮心存感激,也願意效忠於蜀漢。

也正是因爲這個原因,姜維的母親寫信讓他回去的時候,他就果斷拒絕了。

姜維當初投降蜀漢是迫不得已 姜維之後爲何攻打自己的母國 第4張

當然了,諸葛亮提拔姜維,這只是一方面,他還讓姜維看到了具體的發展藍圖,那就是北伐中原、統一天下,這讓姜維熱血沸騰,蠢蠢欲動。

在隨後數年時間裏,姜維跟隨諸葛亮數次北伐,立下了不少戰功,逐漸成爲諸葛亮事業的接班人之一,也與諸葛亮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第三,爲了恢復漢室,又作爲諸葛亮事業的接班人,姜維有攻打曹魏的信念。

建興十二年(234年),諸葛亮最後一次北伐,與司馬懿對峙於渭水。當年八月,諸葛亮病重,下令退守五丈原。

當時劉禪派遣尚書僕射李福到軍中看望諸葛亮,順便問問繼承人之事,諸葛亮思考良久之後說,可以先用蔣琬,再用費禕。

李福又問諸葛亮,費禕之後誰可以接任,諸葛亮欲言又止,不久後就病逝了。

福謝:“前實失不諮請,如公百年後,誰可任大事者,故輒還耳。乞復請蔣琬之後,誰可任者?”亮曰:“文偉(費禕)可以繼之。”又問其次,亮不答。

我們細細思索諸葛亮的繼承人人選,就可以發現,諸葛亮的意圖是,他準備讓蜀漢休養生息一段時間,再進行北伐。

姜維當初投降蜀漢是迫不得已 姜維之後爲何攻打自己的母國 第5張

爲什麼這麼說呢?

蔣琬雖然是諸葛亮主桌培養的人才,是北伐的支持者,但他對諸葛亮數次北伐的大戰略並不十分認同,再加上那時候蜀漢內部反對北伐之人很多,所以諸葛亮認爲,一旦蔣琬成爲主政之人,北伐是很難實現的,但他的才能足以讓蜀漢逐漸強大。

再就是費禕,這個人就更奇妙了,是個治國理政的天才,但對北伐並不感冒,所以他一旦主政,蜀漢將會與鄰國相處得很好。

諸葛亮選這樣兩個人作爲繼承人,難道他忘記了曾經恢復漢室的誓言了嗎?

當然不是,他之所以要這麼做,是因爲他數次北伐對蜀漢消耗很大,他了解必須休養生息增強國力,才能再次北伐。

那麼,李福問諸葛亮誰能夠在費禕之後主政,他爲何欲言又止呢?

其實,他不是不想說,而是不能說,也不需要說,因爲當時符合的人除了姜維之外,再無他人了。

有人可能要說了,魏延和楊儀也是諸葛亮的親信,他們就不能作爲繼承人嗎?

先說楊儀,早在諸葛亮最後一次北伐之前,他就密奏劉禪說,楊儀雖有才幹,但爲人心胸狹窄,性情暴躁,不可擔當大任,因此楊儀早就被排除在外了。

再就是大將魏延,他雖然是堅定的北伐派,但諸葛亮對他的弱點太清楚了,並不那麼信任他,諸葛亮去世前對他的安排就足以證明,所以他也被排除在外了。

所以,除了姜維之外,再沒有其他人了,而諸葛亮之所以不說出來,就是爲了讓劉禪堅定休養生息的國策,等到時機合適了,再讓姜維主持北伐。

對於姜維而言,他雖然沒有完全看透諸葛亮的良苦用心,但他了解他應該將諸葛亮的北伐大旗扛在肩上,完成恢復漢室的大業。

蔣琬執政時期,曾吞併漢中,準備從水路進行北伐,到遭到了羣臣反對,在此期間姜維只與曹魏打了一些小仗,並沒有太好的機會;

費禕執政時期,姜維就更難受了,他每次想要攻打曹魏,費禕就出面阻止他,甚至將他的兵力削減到萬人以下,爲的就是防止他私自開戰。

姜維當初投降蜀漢是迫不得已 姜維之後爲何攻打自己的母國 第6張

直到費禕被魏國降將郭修刺殺而亡之後,五十多歲的姜維這才熬出頭,他勸說劉禪發兵北伐,劉禪認爲國力恢復得差不多了,於是同意了他的請求。

在隨後數年時間裏,姜維發起了多達十一次北伐,取得的戰績還是不錯的,總體而言是勝多敗少,比諸葛亮北伐的成果還要出色。

大勝兩次,小勝三次,相距不克四次,大敗一次,小敗一次。

後來,要不是黃皓弄權,準備扶植大將軍閻宇取代姜維,姜維北伐的次數恐怕會更多。

哪怕是在蜀漢滅亡之後,姜維也沒有真心投降,而是假意投降魏軍主帥鍾會,然後策劃鍾會造反,然後伺機恢復蜀漢,不過最後失敗了,他本人也被殺死。

可見,姜維投降蜀漢之後,確實是誓死不回頭地效忠蜀漢的,大半生都在帶兵與母國曹魏作戰。

第四,最後談一下人倫問題,姜維爲何不顧母親、妻兒死活,執意不回曹魏?

據史書記載,姜維投降蜀漢的時候,他已經娶妻,那時候他二十七歲,所以大概率已經有子女了。

我們也瞭解,諸葛亮第一次北伐之時,姜維是公幹在外的,所以他沒來得及帶上一家老小,就投降蜀漢了。

後來,姜維的母親寫信給他,讓他回去,但被他拒絕。

按照當時大軍制度,像姜維這樣背叛國家還投靠敵人之人,其家人會遭受連累,不被殺死也會被罰沒爲奴。

姜維不可能不瞭解這一點,但他之所以還是選擇投降,是因爲那時候天水郡已經落入蜀漢之手了,他以爲蜀軍可以守得住,哪瞭解因爲馬謖兵敗街亭,導致前功盡棄,天水郡又落入曹魏之手。

姜維當初投降蜀漢是迫不得已 姜維之後爲何攻打自己的母國 第7張

由於諸葛亮的計策,姜維沒有回頭路可走,所以他來到蜀漢之後,只能祈求上蒼保佑他的親人平安了,但讓他驚喜的是,他的母親給他寫信了,這就說明他的家人並沒有受到曹魏方面的懲罰。

爲什麼會這樣呢?

史書上沒有說,但個人揣測這是曹魏方面安排的,因爲姜維受到了諸葛亮的重用,曹魏方面因此看到了姜維的價值,所以想通過他的母親把他叫回來;再者說了,姜維的地位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曹魏方面就不敢輕易對他的家人下手了,要不然被姜維報復,就得不償失了。

所以說,姜維本就不想回去,又見家人沒事,便堅定了效忠於蜀漢的信念。事實上,姜維如果真回去了,家人反而可能有危險。

總結起來說

姜維沒有故意拋棄一下老小,而且他是爲了恢復漢室才留在蜀漢的,自古忠孝難兩全,大概就是如此吧。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