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類文史 > 姜維有沒有窮兵黷武 蜀漢滅亡責任在不在姜維

姜維有沒有窮兵黷武 蜀漢滅亡責任在不在姜維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6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窮兵黷武,不得人心

冬去春來,又一年過去了。公元255年的正月,魏國淮南再次發生反司馬氏的兵變。魏國鎮守淮南的大將毌丘儉、文欽於壽春集結五六萬魏軍討伐司馬師,司馬師率軍親征二人,毌丘儉、文欽孤立無援,當月毌丘儉被殺,文欽投吳。到了三月,司馬師在返回之後也很快染病身亡,魏國朝政由司馬懿次子司馬昭主掌。魏國政局一系列的人事更迭又給了姜維進軍的機會,但此時蜀漢朝堂之上也開始有了不滿的聲音。大將張翼認爲蜀漢國小民疲,不應濫用武力經常打仗,他在朝堂之上與姜維力爭,姜維晉升了張翼官職讓他同去,張翼不得已只好跟隨。

這年夏天,姜維揚言兵分三路,實則仍主攻隴西狄道。此時郭淮已經去世,陳泰正式升任徵西將軍,雍州刺史一職由王經接任。陳泰接到王經的報告說姜維、夏侯霸從南安、金城、石營兵分三路而來,同樣請求分兵三路禦敵。陳泰認爲分兵作戰是兵家大忌,蜀軍也未必有如此大規模的兵力,判斷這一情報有誤。陳泰進軍至陳倉(今陝西寶雞東,是漢中通往關中的要道),遣王經先行進駐狄道仔細打探蜀軍動向,等各路魏軍集結之後再發動進攻。八月,姜維大軍已經進至枹罕(縣名,今甘肅臨夏東北),很快就要抵達狄道。王經原本只是一介文臣,沒有什麼軍事經驗。但他麾下有兵士數萬人,又全都是隴西的精銳部隊。王經認爲蜀軍遠道而來,此時應予以痛擊,於是在與未與陳泰等人會合前便渡過洮水(水名,源出甘、青兩省邊境,流經甘肅西南部匯入黃河),自行向姜維發動進攻。輕敵者必敗,這是驗證過無數次的真理,何況面對的還是善於正面野戰的蜀漢軍隊。結果可想而知,王經被打得大敗,在率敗軍渡過洮水返回狄道時又被姜維追上痛擊,魏軍將士戰死、溺亡的總共有好幾萬人。最後,隨王經退回狄道的魏軍僅剩萬餘人。

姜維有沒有窮兵黷武 蜀漢滅亡責任在不在姜維

回想一下蜀漢對魏國作戰的幾次大捷,早年蜀漢建立前劉備在赤壁大敗曹操,但畢竟吳軍纔是赤壁大戰的主角;後來關羽的水淹七軍俘獲三萬魏軍也是靠運氣好撿個便宜。這一次洮水大捷,是自諸葛亮北伐魏國以來蜀漢獲得的最大一次勝利,只不過因爲相關史料記載甚少而被後人忽略了。王經摺損的幾萬魏軍數目到底是多少,史書並無記載。不過我們可以推算一下:後來魏滅蜀戰役中魏將軍諸葛緒也任雍州刺史一職,諸葛緒帶去徵蜀的士兵有三萬人,洮水一戰王經是在境內作戰,集結士兵數量肯定會多於遠征蜀國時的諸葛緒。假設隨諸葛緒遠征的三萬士兵佔雍州兵力的三分之二,那麼境內作戰的王經就很有可能集結了近五萬魏軍。加之他敢於無視上司陳泰合兵的命令自行進攻,可見其統率魏軍規模的龐大,最後王經退守狄道時僅剩殘兵萬餘人,所以很有可能被姜維殲滅的魏軍人數達到了三萬。

不管是幾萬人,這的確是一場大捷。姜維乘勝將狄道城團團包圍,不過一時還無法攻克。張翼擔心久攻不下將會前功盡棄,再次勸阻姜維停手撤兵。姜維十分生氣的說道:“畫蛇添足!”看來這一次姜維想拿下狄道城作爲“蛇腳”畫到蛇身上。此時各路魏軍已經接到王經慘敗的消息,魏將軍陳泰、鄧艾、王祕、胡奮的援軍紛紛趕到。鄧艾等幾位將軍向陳泰建議:目前魏軍隴西的精銳盡喪,軍隊士氣已經低落到了極點,趕來增援的大都是臨時拼湊的部隊,也不是姜維對手。整個戰局就像是壯士被毒蛇咬傷了手必須要斷腕一樣,眼下應該避開蜀軍鋒芒,放棄狄道再作良圖。

衆將的這一番建議讓陳泰十分生氣,陳泰向衆將表示:現在蜀軍受挫於狄道城下,兩軍士氣已經此消彼長;攻城需要的戰車、大盾也好,堆積土山也罷都需要三個月的時間才能完成,姜維野戰得手,攻城卻沒有任何準備;加上蜀軍孤軍深入糧草不濟,狄道城被洮水環繞,蜀軍在洮水裏面,魏軍居高臨下佔據險要就等於扼住了蜀軍的脖子,姜維必定會逃跑,現在是救援的最佳機會,怎麼可以說不救呢?最後,陳泰力排衆議率軍祕密沿山而行,在繞過姜維佈置的伏兵後成功抵達狄道城東南的高山之上。陳泰命士兵在山頂點燃烽火,擂鼓吹號,守城魏軍遠遠望見援軍後士氣頓時大增,姜維聞訊也立刻向陳泰發起進攻,但被居高臨下的魏軍擊退。此時拿下狄道已經不可能了,陳泰又與王經祕密約定日期夾擊蜀軍,姜維同樣預感到再呆下去會有被圍殲的危險,於是見好就收於九月引兵退還。由於之前打了大勝仗,這一次退軍並沒有撤回漢中,而是駐紮在鍾題(城邑名,今甘肅成縣西北),這一年餘下的幾個月也都是在魏國鍾題度過的。

姜維有沒有窮兵黷武 蜀漢滅亡責任在不在姜維 第2張

(圖)曹髦驅車

狄道解圍後,王經感慨道:城裏的糧食連十天都維持不了,如果援軍無法及時解圍,那麼狄道城將面臨一場屠殺,恐怕整個雍州地區都會不保。魏國這次遭遇慘敗,少帝曹髦於十月、十一月連下三詔安撫,要求地方州郡對於戰死的魏軍將士進行統計,免除家屬一年的賦稅徭役並給予撫卹,被迫投降的也不追究家屬責任。陣亡將士的遺骸散落原野、沉入洮水中的,都要派人打撈、收斂。陳泰、王經兩人不會想到,因爲洮水大敗,他們兩人的命運甚至人生歸宿也都因此發生了改變。戰後兩人被免去兵權調回朝廷任職,在五年之後的司馬氏與曹氏的爭權當中,司馬昭派人弒殺了少帝曹髦,王經因爲不願歸順司馬昭而牽連被殺。陳泰的下場也不太好,《三國志·陳泰傳》裴注引《魏氏春秋》記載:陳泰聽聞曹髦被害後,趕來抱着曹髦的屍首嚎啕大哭,以至於口吐鮮血。最後因爲過於悲慟,陳泰也於當年去世,兩人都沒有善終。在陳泰、王經調走之後,司馬昭的堂弟司馬望任徵西將軍、鄧艾升任爲安西將軍,王經雍州刺史的職務也由鄧艾的老部下諸葛緒接任,防禦蜀軍的重任則主要落在鄧艾身上。

公元256年春,姜維在駐地鍾題被後主劉禪封爲大將軍。姜維整頓兵馬,並與負責漢中防務的鎮西將軍胡濟約定在魏國天水郡境內的上邽會師之後,便率軍進攻祁山。當時祁山有成熟的麥田上千頃,不過因爲鄧艾提前有備而未能得手。於是姜維回軍從董亭(今甘肅武山以南)改攻南安,鄧艾又提前據守了險要的武城山(今陝西武山縣西南),姜維與鄧艾爭奪險要依舊沒有成功。此時已經是秋季的八月,根據會師的約定日期,胡濟應該已經抵達上邽。在爭搶武城山失利後,姜維率軍乘夜渡過渭河沿山路向東進入天水郡與胡濟會合,但就在這個關鍵時刻胡濟的部隊卻沒能按時到達。最後,姜維大軍在上邽附近一個叫段谷(山谷名,在今甘肅天水西南)的山谷裏中了埋伏,被鄧艾打得大敗,被殺的士兵數以千計,戰死士兵的左耳紛紛被魏軍割下邀功,加之失散以及被俘的士兵,損失也已超過萬人。因這次重挫,之前幾次大勝後隴西被平定的地方也開始騷動不安。

姜維有沒有窮兵黷武 蜀漢滅亡責任在不在姜維 第3張

起初,諸葛亮平定南中後挑選南中勁卒連同他們的家屬萬餘戶遷到蜀地,組建了一支堪稱王牌的精銳部隊——無當飛軍。王平曾率領這支勁旅前圍祁山後敵張郃,絲毫不落下風。有些民間傳說這次無當飛軍也在段谷覆沒,雖然找不到任何關於飛軍覆沒的記載,但這一次的損失實在太大了。爲了平息衆怨,姜維謝罪引咎自責,像當年諸葛丞相街亭失敗後自貶官職一樣請求自貶,後主劉禪下詔降姜維爲後將軍,代行大將軍事。

公元257年五月,魏國淮南發生第三次反對司馬氏的叛亂。鎮守壽春的諸葛誕殺死揚州刺史樂綝後收編了他的軍隊。但諸葛誕的做法並不高明,他沒有像毌丘儉那樣率軍討伐司馬昭,而是在壽春囤積了足夠吃一年的糧食閉門自守,還遣子爲質入吳希望吳國援助。吳國自然也不會放棄這個機會,遣唐諮等吳國將領率軍數萬前來增援。因爲諸葛誕有士兵十多萬人,實力強大,司馬昭帶着少帝曹髦於六月親征,集結了各地士兵共二十六萬人前去平叛。

算上諸葛誕的叛軍,壽春一下子聚集了超過四十萬的魏軍,西邊的蜀漢立刻壓力驟減。雖然上次遭逢慘敗,但由於這次機會實在難得,姜維再次集合了幾萬士兵進攻魏國,這一次沒有出兵隴西,而是率軍進入駱谷,抵達沈嶺(山嶺名,今陝西周至西南)以圖關中。這次擋在姜維面前的,是駐守在長城鎮的魏徵西將軍司馬望。長城鎮囤積了大量糧食,但司馬望的士兵卻很少,鄧艾也從隴西趕來增援。任憑姜維怎麼挑戰,二人均不出戰,姜維進至芒水(水名,陝西周至東南,向北流入渭水),司馬望、鄧艾也靠着渭水紮營。雙方相持了多半年,直到來年二月諸葛誕的叛亂被剿滅、魏軍主力正在回援,姜維領軍退還。返回後被重新任命爲大將軍。

姜維有沒有窮兵黷武 蜀漢滅亡責任在不在姜維 第4張

(圖)姜維半身畫

姜維原本就是魏國人出身,因諸葛丞相賞識才有了今天的地位。自他掌軍之後連續五年年年出兵,興師動衆,勞民傷財,還遭遇過一次慘敗,不但自己的左膀右臂張翼、廖化心懷不滿,恩師諸葛亮的兒子諸葛瞻不喜姜維外,《三國志》作者陳壽的老師、蜀漢儒學大師譙周更是以一篇《仇國論》批評指責姜維。譙周在《仇國論》中指出:“小國要想戰勝大國最根本的辦法就是養民,以前春秋五霸之一的越王勾踐正是採用“十年生聚,十年教訓”的辦法養民二十年,方纔戰勝了強大的吳國。俗話說拉弓射箭與其胡亂發射不能擊中目標又浪費了箭支,不如謹慎發箭。如果不顧國困民疲一味的窮兵黷武,那麼國家就會因此敗亡,即使是智者也挽救不了了。”或許是各方反對的聲音實在激烈,又或許是征戰多年確實需要休整了,姜維於芒水退軍後沒有再對魏用兵,在漢中休整了幾年,又去隴西沓中屯田,前後加在一起有四年多的時間。在這幾年中,投降過來的夏侯霸年老病故。

四年多後,也就是公元262年十月,已經六十一歲的姜維又動起了北伐的念頭。這一次,蜀漢資歷最老的將軍,已經年過耄耋的廖化也對姜維爆發了:“‘打仗不知收斂必將自食惡果’,說的就是你姜維!我們每次出兵在軍事規劃上都逃不出敵人的算計,在兵力上又少於敵人。仍然這樣不停的去用兵,怎樣才能生存啊!《詩經》裏面講‘沒有發生在我的前面,沒有發生在我的後面,偏偏出現在這個時代讓我趕上了’,說的就是今天的狀況啊(“兵不戢,必自焚”,伯約之謂也。智不出敵,而力少於寇,用之無厭,何以能立?詩云“不自我先,不自我後”,今日之事也)”!”面對廖化的不滿,姜維沒有聽從,出兵洮陽(洮陽即洮城,今甘肅臨潭西南),最後在侯和(今甘肅卓泥東北)被鄧艾擊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