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未解之謎 > 古代皇帝在選擇御駕親征的時候 古人爲何往往都是以勝少敗多

古代皇帝在選擇御駕親征的時候 古人爲何往往都是以勝少敗多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古代皇帝御駕親征,爲什麼往往勝少敗多?這是很多讀者都比較關心的問題,接下來就和各位讀者一起來了解,給大家一個參考。

戰爭,是從古到今每個國家都會面臨的事關生死存亡的嚴峻考驗。雖然說起來人人都瞭解“兵兇戰危”,但國與國之間永無停歇的疆域土地之爭、資源利益之爭、乃至國家內部的皇位之爭,都會引爆一場局部或大規模戰爭,怎樣更好地保家衛國,擊退敵軍侵犯,是每個皇帝都不敢掉以輕心的大問題。

古代皇帝們組織進行一場大規模戰爭,不外乎採用兩種形式:一是皇帝把兵權交給將帥,委派將帥擔任前敵總指揮,指揮武裝力量進攻敵國或者低抗敵國侵犯。這種形式也是大部分皇帝的首選。

古代皇帝在選擇御駕親征的時候 古人爲何往往都是以勝少敗多

但與此同時,另一種形式也並非鮮見。也有一些膽氣過人、對自己的軍事才能非常自信的皇帝,敢於打破常規,親自帶領軍隊出征,以萬乘之尊親自走上刀山箭雨的前線,指揮軍隊縱橫沙場,史稱這種戰爭組織方式爲“御駕親征”。

但令人不解的是,古代皇帝御駕親征,聽起來固然豪氣干雲,但結局往往不容樂觀,就目前已知材料而言,皇帝御駕親征往往會勝少敗多。這方面失敗的典範可謂數不勝數,隨便翻一番史書就能找出一大堆。

西周第四個皇帝周昭王姬瑕,是一個熱衷於通過戰爭開疆闢土的戰爭“狂人”,從周昭王十六年開始,周朝與楚國之間爆發一系列戰爭。周昭王十九年,周昭王親自帶領軍隊討伐楚國,結果在漢水之濱全軍覆沒,周昭王本人也死在亂軍中。

古代皇帝在選擇御駕親征的時候 古人爲何往往都是以勝少敗多 第2張

漢高祖劉邦身經百戰,具有極爲豐富的實戰經驗,但他在御駕親征時也吃了大虧。西漢建立初期,塞外匈奴人日趨強大,給漢朝造成嚴重威脅。公元前200年,劉邦親自帶領32萬軍隊出師北伐匈奴,結果在白登山陷入匈奴鐵騎重圍,險些片甲不還。

三國時期,蜀漢章武元年(221年),吳蜀聯盟破裂,漢昭烈帝劉備爲了奪回荊州,帶領軍隊順江東下,試圖一舉擊滅東吳。東吳都督陸遜採取避敵銳氣、誘敵深入之計,把劉備軍隊阻遏在夷陵一線,然後使出火攻計,“大敗劉備,殺其兵八萬餘人,備僅以身免”。

除了這兩次之外還有許多。公元611年開始,好大喜功的隋煬帝,數次親統百萬軍隊,發起遼東之戰,但每次都損失慘重,鎩羽而歸,並因此引發隋末農民戰爭,國滅身死。公元979年,宋太宗趙光義帶兵討伐遼國,在高粱河之戰中全軍潰敗,宋太宗自己都捱了兩箭,坐着驢車僥倖逃回。

1258年,蒙古大汗蒙哥御駕親征進攻南宋,在四川境內遭遇宋軍頑強抵抗。在釣魚城之戰中,蒙哥在指揮攻城時身負重傷,不治而亡,蒙元軍隊被迫倉皇敗走。1449年,明英宗朱祁鎮帶領軍隊北征瓦剌,在土木堡之戰中全軍覆沒。1626年,清太祖努爾哈赤親自帶領六萬八旗精兵,攻擊明代遼東重鎮寧遠,結果遭到明代名將袁崇煥猛烈抵抗,努爾哈赤本人身負重傷,清軍大敗而還。

古代皇帝在選擇御駕親征的時候 古人爲何往往都是以勝少敗多 第3張

當然,歷史上也有些軍事才能出衆的皇帝,能夠御駕親征取得大勝,如唐太宗、明成祖、康熙帝等人,但所佔比例極爲有限。爲什麼古代皇帝出征往往勝少敗多?

原因之一,是皇帝御駕親征,往往會給將士帶來巨大心理壓力,戰爭的目的和重心會在不知不覺中偏移。皇帝不來,將帥以不擇手段奪取勝利爲第一目標,皇帝一來,將士們只能以確保皇帝安全爲第一目標,往往變得束手束腳,畏首畏尾,遭到失敗在所難免。

原因之二,皇帝的到來,往往會導致指揮大權變得分散而模糊不清。經驗豐富的前敵將帥,時時處處要考慮皇帝的面子和尊嚴,過去可以根據戰場實際情況、隨時調整應對方案,皇帝御駕親征,則凡事必須請示皇帝而後施行,往往失去臨機專斷的自主權。如果皇帝是軍事內行還好說,最起碼能分清對錯不拖後腿,如果皇帝是個軍事門外漢,來一個外行指揮內行,雖不欲敗豈可得哉。

參考資料:《劍橋中國史》《中國通史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