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類文史 > 在古代歷史中,爲何除了開國之君外很少會御駕親征的?

在古代歷史中,爲何除了開國之君外很少會御駕親征的?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7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在中國歷史上,秦始皇創建了皇帝制度,自己成爲第一個皇帝,稱“始皇帝”。自此,中國開始了長達兩千多年的專制制度。皇帝是中國中央政權的突出代表,是政府和社會的核心,享有最高的權力和榮譽。皇帝自稱“朕”,其他人當面直接稱皇帝爲“陛下”、“聖上”、“萬歲”等,私下敬稱皇帝爲“聖人”、“大家”、“官家”、“至尊”等。那麼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關於古代君王爲何很少選擇御駕親征的詳細介紹。

《左傳》中有一句名言:“國之大事,在祀與戎”。其中戎一般是指戰爭。的確,戰爭是從古到今每個國家都會面臨的事關生死存亡的嚴峻考驗。雖然人人也都知道“兵兇戰危”,但國與國之間永無停歇的疆域土地之爭、資源利益之爭、乃至國家內部的皇位之爭,都會引爆一場局部或大規模戰爭,怎樣更好地保家衛國,擊退敵軍侵犯,是每個皇帝都不敢掉以輕心的大問題。

在古代歷史中,爲何除了開國之君外很少會御駕親征的?

但是,縱觀史冊,我們不難發現。在中國古代歷史中,除了開國之君以及極少數好勇善武的君主之外,其他君王很少會選擇御駕親征。究其原因,筆者認爲,以下這三點原因是促使他們不敢輕易冒險的關鍵所在:

第一:御駕親征是古代君王的終極選擇。古代皇帝們組織進行一場大規模戰爭,不外乎採用兩種形式:一是皇帝把兵權交給將帥,委派將帥擔任前敵總指揮,指揮武裝力量進攻敵國或者抵抗敵國侵犯。這種形式也是大部分皇帝的首選。

但與此同時,另一種形式也並非鮮見。一些膽氣過人、對自己的軍事才能非常自信的皇帝,敢於打破常規,親自帶領大軍出征,以萬乘之尊親自走上刀山箭雨的前線,指揮大軍縱橫沙場,這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御駕親征。”

孔子曾說過:“君子不立乎危牆之下”。試想,一個普通人尚且知道要及時躲避危險,那更何況是富有四海的萬乘之尊。所以,之所以會有君主選擇御駕親征,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必定是朝中無將,無人可派。無可奈何之下,他們只得選擇親自披掛上陣。例如漢高祖劉邦晚年,面對淮南英布叛亂,他原本打算讓太子劉盈出征。可生性懦弱的太子卻不敢領命。最後的結果是劉邦只得親自出馬,戰爭結束後,劉邦途經家鄉沛縣,一首《大風歌》看似豪邁雄輝,但一句“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卻在不經意間流露出了這位開國君主的悲涼心境。

第二:御駕親征容易變成“戰場作秀”。皇帝御駕親征,往往也會給將士帶來巨大心理壓力,戰爭的目的和重心會在不知不覺中偏移。原來將帥可以根據戰場實際情況、隨時調整應對方案,以奪取勝利爲第一目標,可結果御駕親臨,將士們只能以確保皇帝安全爲第一目標,不僅如此,身處前方的將帥還時時處處要考慮皇帝的面子和尊嚴,這就使得原本以性命血肉相拼的戰場瞬間變成了將帥們在君主面前爭相表演的“秀場”

在古代歷史中,爲何除了開國之君外很少會御駕親征的? 第2張

另外如果皇帝是軍事內行還好說,最起碼能分清對錯不拖後腿,如果皇帝是個軍事門外漢,來一個外行指揮內行,例如宋太宗在北伐遼國的時候,居然命令幾千士兵光着膀子站在城下,拿着大刀原地表演“刀舞”,這樣做原意是爲了瓦解敵人軍心。可事後看來,卻未免顯得有些兒戲。結果幽州一戰,宋軍全線崩潰,即使是宋太宗本人,最後也只得坐着驢車狼狽逃竄,原本志在收復河山的北宋精銳之師,在宋太宗的荒唐指揮下,至此全軍覆沒。

第三:御駕親征使得戰爭結果只能勝利,決不能失敗:雖說君主御駕親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振士氣,但同時也註定這場戰爭的最終結果一定是隻能成功,決不能有半點失敗。因爲天威所向,無堅不摧,勝利是理所當然的。倘若失敗,所帶來的負面效果是君主很難承擔的,小則喪師失地,大則亡國破家。正是因爲後果如此嚴重,所以古代君主們在御駕親征這個問題上纔會小心謹慎,不敢貿然行事。

例如東周天子周桓王,爲了重塑周王室的權威,出兵攻打敢於挑戰天子尊嚴的鄭莊公。結果,從未經歷過戰爭的周桓王卻被一箭射中肩膀。從此周王室威風掃地,體面不存。曾經所謂的“天下共主”如今卻成了戰敗之國,他又有何臉面和資本去號令天下呢?所以鄭莊公手下這一箭,也正是拉開了春秋新時代的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