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未解之謎 > 只有“找死”提意見纔是魏徵真正的生路,唐太宗跟他有什麼聯繫?

只有“找死”提意見纔是魏徵真正的生路,唐太宗跟他有什麼聯繫?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3.67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說起“貞觀之治”的締造者,除了“千古帝範”唐太宗李世民之外,還有一個不得不提的人物——“千古第一諍臣”魏徵。正是因爲同時擁有“千古帝範”唐太宗李世民和“千古第一諍臣”魏徵,“貞觀之治”才如此光輝燦爛、至今仍令人神往。

但很多人不理解的是,魏徵在貞觀時期提意見的時候經常好像是主動“找死”。魏徵要麼在唐太宗李世民暴怒的時候直接對抗;要麼提意見的時候態度非常激烈,以至於當場把唐太宗李世民從朝廷上氣跑或者直接駁回唐太宗的詔令。

有意思的是,魏徵在貞觀之前曾經輔佐了元寶藏、李密、李淵、竇建德、李建成等多個主公。但是在這些主公面前,魏徵從來就沒有像在唐太宗李世民面前那樣“放肆”。那魏徵爲什麼只會在唐太宗李世民面前“找死”般地提意見呢?

只有“找死”提意見纔是魏徵真正的生路,唐太宗跟他有什麼聯繫?

唐太宗李世民麾下人才濟濟,房玄齡、杜如晦、長孫無忌這些名臣的才華都不在魏徵之下。更重要的是房玄齡、杜如晦、長孫無忌這些大臣都已經跟隨唐太宗李世民多年,唐太宗李世民對他們的信任和依賴肯定要超過魏徵這個“半路出家”的外來戶。

而且魏徵以前是太子李建成的重要謀士,還曾經主張直接殺掉李世民,稱得上唐太宗李世民的仇人。雖然寬宏大量的唐太宗李世民不計前嫌地將魏徵收到麾下,但魏徵想要按部就班地在唐太宗時代發展是很難的,必須另闢蹊徑。

就在這時魏徵發現唐太宗李世民立志要做一位前無古人的好皇帝,而且李世民知道要做到這點就必須要得到能像“鏡子”一樣指出自己過錯的大臣。可是那些在秦王府多年的大臣對李世民已經是又敬又畏,根本做不了“鏡子”。

只有“找死”提意見纔是魏徵真正的生路,唐太宗跟他有什麼聯繫? 第2張

比如長孫無忌除了太子人選這種對自己有特殊利益的問題之外,基本上是一輩子都沒有跟唐太宗李世民提過意見。而房玄齡直到臨去世之前纔在重大問題上向李世民提出反對意見,針對的還是“征討高句麗”這種唐太宗已經意識到錯誤的問題。

因此唐太宗原來的秦王府班底中沒有可以發揮“鏡子”作用的大臣,而這正是“外來戶”魏徵的機會所在。只有不斷地在唐太宗李世民面前“找死”般地提意見,魏徵纔可能奠定“第一諍臣”的地位,也只有這樣他纔有可能在貞觀時期位極人臣。

綜合來講,只有“找死”提意見纔是魏徵真正的生路,可謂“以直邀寵”,唐太宗李世民對此也是心知肚明的。魏徵去世後不久,唐太宗下令推倒了自己親自給魏徵立的墓碑並反悔把女兒嫁給魏徵兒子的決定,所謂“僕碑毀婚”,原因之一便是對魏徵“以直邀寵”的“懲罰”。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