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未解之謎 > 明朝後期,給將士的軍工賞銀竟是打欠條?已經窮到沒錢了嗎?

明朝後期,給將士的軍工賞銀竟是打欠條?已經窮到沒錢了嗎?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6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後金暫時離開北京,祖大壽接到袁崇煥手書後於崇禎三年正月初四統兵西援。崇禎有功夫處理袁崇煥的案子了。崇禎對於袁崇煥的案子,同時做了兩手。一手是在北京,展開對袁崇煥案的調查、審訊,一手在在遼東,密令孫承宗穩住祖大壽等遼軍將士。

明朝後期,給將士的軍工賞銀竟是打欠條?已經窮到沒錢了嗎?

孫承宗二次督遼,感到既熟悉又陌生。首次督遼,頭尾四年,遼東的山川形勢、風土人情,重來依舊,不同的是遼軍人事,頗有風月無情人暗換之感。天啓年間,孫承宗督師遼東時,袁崇煥先是山石道後爲寧前道,還是中層幹部,當時頭面人物是馬世龍,還有前後三位遼東巡撫。祖大壽,何可綱等還是參將、守備等中下級軍官,孫承宗雖然略知其名,但終究不當回事。,由於地位懸殊,祖何等人平時見孫一面都很難。

明朝後期,給將士的軍工賞銀竟是打欠條?已經窮到沒錢了嗎? 第2張

天啓六年正月,孫承宗離開遼東還不到半年,袁崇煥寧遠一戰成名,立授遼東巡撫,陡然間成爲時局的中心人物,他所統領的寧遠系也隨着袁崇煥地位的迅速擡升而急速膨脹,短短三四年間,祖大壽、何可綱等已經升爲總兵、副將,跨入高級將領行列,尤其是祖大壽,崇禎元年袁崇煥督師遼東時,成爲僅有的兩員總兵之一,掛徵遼先鋒將軍印,鎮守錦州,從此錦州成爲祖大壽的老營,直到十三年後被清軍圍困不得已而出降。己巳之變,趙率教戰死、袁崇煥被逮,祖大壽自然而然的成爲十萬遼軍的領軍人物,孫承宗受命安撫遼東實際上也就是安撫祖大壽。

明朝後期,給將士的軍工賞銀竟是打欠條?已經窮到沒錢了嗎? 第3張

孫承宗二次來到山海關,對待祖大壽等遼將特別客氣,平易近人,輕易不擺架子,噓寒問暖,關懷備至,使得祖大壽等對孫承宗的戒備之心逐漸消除。孫承宗雖然受命恢復失地,但並不一味催促祖大壽等刻日進兵,而是靜待時機成熟。老謀深算的孫閣老深知此時如果稍有急躁,就有可能激得祖大壽等對朝廷徹底絕望,認爲崇禎是借孫承宗之手消滅遼軍,從而鋌而走險,使得前功盡棄。

明朝後期,給將士的軍工賞銀竟是打欠條?已經窮到沒錢了嗎? 第4張

因此,孫承宗在山海關上,表面顯得閒靜從容,經常招來祖大壽、何可綱、徐敷奏等在衙門或城樓上飲酒談心。一有捷報,不論大小,孫承宗總是大張旗鼓的進行表彰,照例先是由祖大壽等上報斬首之數,然後孫承宗高坐大堂,命人將所斬首級一一呈上(現在看來非常殘忍,在當時卻是平常之事)由道臣、中軍等逐個仔細查驗,然後照實發放賞金花紅。

明朝後期,給將士的軍工賞銀竟是打欠條?已經窮到沒錢了嗎? 第5張

按照規定,斬一級賞銀五十兩,可是限於當時財力,往往不能如數發給,一般給現銀十兩,有時只有二、三兩,其餘打欠條,等日後再給,或者賞給紅布。頒賞之時,鼓樂大作,一派喜慶之氣。有一次頒賞之時,一名小校嫌賞銀太薄(不給銀子,只給紅布) ,說他不稀罕這紅布。孫承宗大怒說“這是朝廷封賞,爾竟敢恃功嫌薄”祖大壽在一旁,趕緊將這名大膽的小校轟了下去,搞得全場氣氛尷尬。

明朝後期,給將士的軍工賞銀竟是打欠條?已經窮到沒錢了嗎? 第6張

崇禎三年三月初的一天,孫承宗正在衙門和茅元儀、徐敷奏、周文鬱三名副將閒坐,午後忽然有兵部差官捧着聖旨而來,從督師衙門中門而進。孫承宗急忙向西跪下行五拜三叩大禮接旨,兵部差官並未打開宣讀,而是直接交到孫承宗手中,孫承宗展開看完就揣到懷中,然後又向西磕頭拜謝。差官見聖旨已經送到,匆匆告辭而出。

差官走後,孫承宗帶有幾分神祕的向三位副將說“聖上密旨宣諭,孫某以衰朽之年,何以仰答萬一”,三副將聽了,雖不知其中奧妙,但本能的被孫閣老聖眷之隆唬得一愣一愣的。

明朝後期,給將士的軍工賞銀竟是打欠條?已經窮到沒錢了嗎? 第7張

孫承宗接着以感激又帶敬佩的口氣說道“其中意在言外,相與商榷,猶如家人父子,然無非滅虜至意,必借羣策羣力,方能仰答聖恩。”說到此處,頓了一頓,神情若有所思,又說“此密旨出自聖衷,諸臣皆不知曉,似此縝密,真豪傑聖主也!”究竟是何密旨,能讓滿朝文武俱不知曉,單單傳給孫承宗呢?答案只有一個,就是密旨的內容和袁崇煥有關,應該是崇禎把他對袁崇煥的態度給孫承宗有所交底,而從孫承宗不把密旨內容向遼將傳達來看,這個態度絕不是寬恕。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