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未解之謎 > 堯有兒子,真的就是因爲堯覺得兒子不賢德就禪讓給了舜麼?

堯有兒子,真的就是因爲堯覺得兒子不賢德就禪讓給了舜麼?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3.26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從黃帝到堯都是有血緣關係的,堯禪位於舜,這在中國幾千年中一直都是被歌頌的高尚之舉,它展示了堯帝不貪戀帝位、爲了國家、民族的前途選賢任能的高尚品質。堯有兒子,真的就是因爲堯覺得兒子不賢德就禪讓給了舜麼?事實的真相是怎樣呢?堯和舜是有關係的你是否知曉?

一、堯帝與舜帝是有血緣關係的

堯與舜都是黃帝的子孫,舜是堯帝的遠親,是堯帝耳孫之孫。

爲了能看懂我的文章,先講一下中國家族內部輩分排列稱謂:自高至低依次爲高祖、曾祖父、祖父、考(父親)、己身、子、孫、曾孫、玄孫、耳孫,從高祖到玄孫共九輩,稱爲九族。老祖宗被稱爲鼻祖或始祖。

大家知道,黃帝有25個兒子,其中有14個單獨得到了姓氏(《史記·五帝本紀第一》記載:“黃帝二十五子,得其姓者十四人”)。

堯有兒子,真的就是因爲堯覺得兒子不賢德就禪讓給了舜麼?

什麼叫“得其姓者”?當然,我們可以翻譯成“單獨得到姓氏”,但是,這還不能算是準確的理解。所謂“單獨得到姓氏”者,就是指有14個兒子都有了封地,後代遂以封地爲姓。哪十四個呢?有姬、酉、祁、己、滕、鹹(加個草字頭)、任、荀、僖、(女吉)、繯(亻旁)、衣。這才12個姓啊,是,還有2個兒子的姓氏與黃帝的姓氏相同,都姓姬,這就是玄囂(青陽)和昌意(《國語·胥臣》雲:“帝嚳祖本與黃帝同姬姓”,帝嚳祖即是指昌意)。

爲什麼這兩個兒子與黃帝同姓啊?因爲這兩個兒子都留在身邊,其它的兒子都封到別的地方去當首領了。

我給黃帝及這兩個兒子畫了一個簡單的家譜,以方便大家的理解:

從上圖中大家可以看出,堯帝與舜帝的血緣關係雖說略微遠了一點,但也是有血緣關係的。堯帝與大禹帝的關係更近一些,沒出“五服”,他們的“高祖”是同一個人——黃帝;舜帝與大禹帝的也是沒出“五服”,舜帝應該叫大禹爲“高叔祖”;但堯帝與大舜帝已經出了“五服”——堯帝叫舜帝爲“堂玄侄孫”,舜帝應該稱堯帝爲“堂高叔祖”。

二、舜帝是堯帝的乘龍快婿,堯帝是舜帝的老岳父。

堯帝是中國第二位長壽的皇帝,有的說活了117歲(皇甫謐雲:“堯即位九十八年,通舜攝二十八年,凡年百一十七歲”),有的說活了116歲(孔安國雲:“堯壽百一十六歲”)。按一般說法,活了117歲,在位98年,那麼就應該是19歲繼位稱帝。這個還是比較符合情理的:既然帝堯那麼優秀,而他的父親帝嚳去世後不是讓帝堯繼位,而是帝堯的哥哥帝摯繼位,就是因爲帝堯那時候還小,才10歲嘛,所以,等到9年後他的哥哥帝摯去世了,帝堯才得以繼位。

史書記載:“堯立七十年得舜”,也就是說,堯帝在位第70年的時候得到了舜,這時候堯帝已經89歲高齡。

我的這個計算與孔安國先生的不太一樣。孔安國先生說:“堯年十六,以唐侯升爲天子,在位七十載,時八十六,老將求代也”。

當時,虞舜年已30歲的大齡青年,但還是個單身漢,一介平民,既沒有什麼官職地位,也沒有太多的錢,但是這個人非常孝順。帝堯覺得這個年輕人行,爲了拉近兩個人的關係,就把自己的兩個女兒都嫁給了他,然後就重點培養他。

這樣,虞舜與堯帝就突破了遠親的關係,一躍而成爲堯帝的直系親屬——乘龍快婿了

三、堯帝選擇的接班人虞舜,不過是當時社會的“政治明星”,但卻不是那個時候最能幹、最賢能的人才。

堯有兒子,真的就是因爲堯覺得兒子不賢德就禪讓給了舜麼? 第2張

虞舜的父親叫瞽叟,是個殘疾人——盲人。瞽叟的高祖父的父親當過國家一把手,就是顓頊帝。但是,身爲顓頊帝的兒子、舜帝的高祖——窮蟬雖然是那個時期上流社會的一員,但卻沒有擔任什麼官職,以後他的兒子、孫子、曾孫以至到舜帝的父親瞽叟,都沒有擔任什麼官職。瞽叟還是個盲人,就更不可能擔任官職了。

這裏需要指出的是,史書記載,從顓頊帝的兒子窮蟬到瞽叟七代人都是“微爲庶人”。這裏的“微爲庶人”該如何解釋?有的人解釋爲“老百姓”,我覺得這個解釋不太合理。因爲那個時期是中國的原始社會後期部落聯盟逐漸向奴隸制社會過渡階段,社會各階層人員身份情況比較複雜。至少應該分爲部落聯盟貴族、部落貴族、平民及戰俘等幾個階層。帝,是部落聯盟貴族的最高代表,前兩個階層又分爲當官的和不當官的,但即使是不當官的,也可能擁有一定數量的平民和戰俘,也屬於上流社會的一員。

舜帝的父親瞽叟就是這樣一個部落聯盟貴族集團中的一員。

舜的母親、瞽叟的原配夫人去世後,瞽叟又找了個老婆,給舜生了個同父異母的弟弟叫象。瞽叟又很喜愛這個後妻和後妻的兒子象,不喜歡前妻的兒子舜。《史記》記載:“舜父瞽叟頑”。什麼意思?頑固、不講理、不講道德都可以稱爲“頑”。他的這個繼母詞不達意,弟弟象傲慢無禮,都想要殺死舜。舜做事非常聰明,周旋得非常巧妙,你想殺他的時候,叫你找不着藉口和機會下手;等你有事想找他的時候,他又總是馬上就能跑到身邊侍候着。於是,舜在20歲的時候就以“極其孝順”而出了名了,天下沒有不知道他的名字的。

虞舜因爲有了這麼一個不講道理的父親和一個不講道理的繼母,還有一個傲慢無禮的弟弟,而他又能在這三個人中間巧妙周旋,屢次化險爲夷,所以,在20歲的時候,他的事蹟就已經在貴族階層廣泛流傳開來,成爲那個時代的一個非常“孝順的典型”。

堯有兒子,真的就是因爲堯覺得兒子不賢德就禪讓給了舜麼? 第3張

打個比方,雷鋒同志早就開始做好事,在撫順也非常有名,但是,名氣還不算大。直到犧牲後,有人將他的事蹟報給了中央,毛澤東同志親自題詞“向雷鋒同志學習”,於是,雷鋒的事蹟很快就響遍中國。

舜也是這樣,20歲前就十分孝順,到20歲時已經在上流社會十分聞名了。又過了10年,到他30歲時,當對堯帝有影響力的“四嶽”將他推薦給堯帝后,堯帝的肯定使舜很快就成爲了一顆“政治明星”。

但是,通過史料記載我們可以看出,雖然舜的道德品質優秀,但從才能和政績的角度講,舜卻並不是那個時代最能幹、最賢能的人才。那個時期,至少還有幾個人比舜更有才能!除了大禹外,當時另有三個人都有一定的羣衆基礎,受到一定範圍的羣衆支持和擁護,都是曾被羣衆所推薦過的:一個是丹朱、一個是共工,一個是鯀。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