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未解之謎 > 張郃打仗輸了很多次 同僚下屬或者敵人對他評價爲何那麼高

張郃打仗輸了很多次 同僚下屬或者敵人對他評價爲何那麼高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1.2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對張郃評價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本站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張郃屢打敗仗,爲什麼他的下屬、同僚還是敵人對他的評價還很高?

張郃,打過多次敗仗。

可是,他仍然廣受好評。無論是他的下屬、同僚還是敵人,都對他做出了極高的評價。

這恰恰是張郃將軍的悲劇所在。

敗仗與高評價並存

官渡之戰時,曹操襲擊烏巢,張郃、高覽奉命襲擊曹洪留守的大營,“郃快軍敗”之際又受郭圖讒言所迫害,降曹。

張郃打仗輸了很多次 同僚下屬或者敵人對他評價爲何那麼高

以敗軍之將的身份而來的張郃,得到了曹操“微子去殷,韓信歸漢”的評價,直接拿來和韓信類比,評價可謂到達極致。

在張郃與劉備集團交手之初,也吃虧不少。

後來,張郃與張飛在宕渠大戰,又被幾乎打了個精光,他只好帶着十幾個人,棄馬走小路而逃。

戰後,一敗塗地的張郃升爲蕩寇將軍。

隨後,定軍山之戰,劉備攻張郃,張郃形勢危險,夏侯淵分兵支援張郃,結果···夏侯淵被弄死了。

可以說,定軍山之戰,死去的是夏侯淵,但卻是夏侯淵、張郃一起打出的敗仗。

然而,張郃卻得到了一致好評。

對手劉備“憚郃易淵”,說殺夏侯淵有什麼用,要殺就殺張郃。

同僚郭淮等人則一致稱張郃爲國家名將,一致推舉其暫代夏侯淵一統指揮漢中各軍。

曹丕稱帝后,三道伐吳。

張郃、徐晃,跟曹真、夏侯尚攻江陵。

江陵之戰,主角是朱然,魏軍名將盡遣,卻無功而返。

然而,張郃仍因曾取洲上屯塢而受到嘉獎。

街亭之戰取勝後,張郃、司馬懿伐吳,因水淺而未能成行。

隨即,諸葛亮發起第二次北伐,張郃奉命援救陳倉。

果不出張郃所料,張郃還沒到,諸葛亮就退兵了。

兩次無功的行動後,張郃被提拔爲徵西車騎將軍。

諸葛亮第四次北伐時,司馬懿與張郃分兵與諸葛亮在滷城大戰。

司馬懿爲諸葛亮所敗,張郃不能克王平,滷城之戰大敗。

再以後,就是木門追擊戰了,張郃遇伏身死。

張郃死後,陳羣嘆息:蜀還沒滅亡,張郃就死了,怎麼辦?

可以說,張郃是少有的,敗仗不少,但敗仗並不影響各方對其評價的名將。

這是因爲,張郃的敗仗,有三個特點。

張郃敗仗的特點1:聽張郃的,本不會敗

觀張郃所打敗仗,大多有都驚人的相似之處:聽張郃的,就不會敗!

官渡之戰,曹操偷襲烏巢,張郃認爲:現在去打曹營“攻之必不能拔”,而一旦淳于瓊兵敗就大勢已去。應該全力救援淳于瓊。

遺憾的是,袁紹不聽其言,張郃不能攻破曹營,淳于瓊兵敗。

以張郃後來與夏侯淵在隴右的閃電戰以及進攻街亭時的行軍效率,袁紹如果真的以張郃全力救援烏巢,還真夠曹操喝一壺的。

諸葛亮第四次北伐時,司馬懿、張郃都認爲諸葛亮糧不繼,拖住就行。

張郃打仗輸了很多次 同僚下屬或者敵人對他評價爲何那麼高 第2張

張郃與司馬懿不同之處在於,他認爲不應過於消極,只跟着諸葛亮卻不敢逼近,必然引起衆人失望,應該分兵襲擾諸葛亮之後,司馬懿不聽。

果然,衆將失望,請戰,司馬懿不能平息,只好出戰。

於是,就有了滷城之戰的失利。

最後,諸葛亮退兵,張郃反對追擊,司馬懿倒是強令其追擊。

於是,張郃中伏而死。

可以說,許多失敗,如果真是聽張郃的,未必會敗。

戰場上以生死相搏,沒時間擡槓。因此,敵我雙方的指揮官們覆盤下來,都瞭解誰厲害。

正因如此,敗仗不會影響對張郃的評價。

張郃敗仗的特點2:頑強、難纏

敗仗中,張郃往往表現出頑強、難纏的特點。

張郃打仗輸了很多次 同僚下屬或者敵人對他評價爲何那麼高 第3張

宕渠之戰,張郃與張飛激戰,張飛率萬精兵來戰,張郃依託山地堅守百日,雖最終失利,但爲巴東、巴西兩郡人口遷徙爭取了足夠的時間。

漢中之戰,劉備以精卒萬餘,分十部,夜急攻張郃,張郃率兵親自搏殺,“備不能克”。

正因如此,劉備才被迫再次在西川徵人力物力。

可以說,正是張郃的頑強,纔將劉備逼到了“男子當戰,女子當運”的境地

難怪劉備“憚郃易淵”了。

張郃敗仗的特點3:善敗者不亡

定軍山之戰,督軍夏侯淵被斬,漢中曹軍羣龍無首。

張郃被郭淮等人推舉,引領諸軍,穩定形勢,將劉備阻擋於漢水,等待曹操援軍的抵達。

張郃打仗輸了很多次 同僚下屬或者敵人對他評價爲何那麼高 第4張

只不過···漢中之戰曹操最終還是輸了,否則,張郃的這段功績是不小的。

江陵之戰中,張郃攻取了江心洲。

但是,由於擔心吳軍以水軍優勢,以火船燒橋,張郃等人果斷退軍。

可以說,正是張郃等人考慮周全,魏軍才避免了又一次類似赤壁-烏林之敗。

此戰,張郃未達到目的,固然是敗了,但張郃的表現可謂傑出。

張郃將軍的悲劇

作爲加入曹魏集團較晚的異性將領,張郃一直面臨窘境。

他的功勞足夠大,威望足夠高,而且早已證明了自己的傑出能力。

可是,他只能在在一些軍事行動中擔任指揮官,而不能成爲曹魏方面大員。

因此,在大規模作戰中,張郃往往都只是副手。

主將是夏侯淵、曹真、夏侯尚這樣的諸夏侯曹將領,或者司馬懿這樣的大族代表。

因此,張郃雖有正確建議,卻未必會得到採納;雖有頑強表現,卻未必能決定全局;雖有善敗者不亡的氣質,卻難免最後自己死亡於敗仗中。

以此而論,張郃將軍確實有些悲劇。

張郃將軍的幸運之處在於,他的對手、戰友、上級都是一時人傑,能夠實事求是的評價人物。

因此,戰勝張郃的曹操、劉備,讚許張郃,張郃的戰友郭淮等人,推舉張郃,張郃的上級曹操、曹睿等人,讚賞張郃。

意見不被採納,表現不能扭轉全局,這種情況我們在工作中也可能會遇到。

可是,如果像張郃一樣,兢兢業業地履行自己的職責,頑強的拼搏,敢於給隊伍“擦屁股”,即便是敗仗,也未必會掩蓋您的光芒!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