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未解之謎 > 清朝時期要想自稱奴才有多難 不是滿洲人都不能叫

清朝時期要想自稱奴才有多難 不是滿洲人都不能叫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3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還不知道:清朝時期自稱奴才有多難的讀者,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着往下看吧~

奴才,這兩個字是對人莫大的侮辱,罵人狗奴才就相當於問候了祖宗一般。

清朝時期要想自稱奴才有多難 不是滿洲人都不能叫

然而看到清宮戲的人大體都知道“奴才”一詞,而且戲裏人皆稱奴才,其實不然有些人能稱奴才有些人連奴才都稱不了。

我們也不去論“奴才”與“臣”誰尊誰卑,不過以今人的眼光,無疑是“奴才”低於“臣”。

清朝時期要想自稱奴才有多難 不是滿洲人都不能叫 第2張

對於漢臣一般自稱“臣某某某”,如果能贊拜不名那是極大的光榮,不過這一般這是權臣才能享受到的。

清朝時期要想自稱奴才有多難 不是滿洲人都不能叫 第3張

對於奴才最先出自哪裏已經無法考證,一般用奴才是稱呼下人,不過也有罵人的意思。如果從史書記載中窺得一二,最早莫過於《晉書》的記載匈奴漢王劉淵罵司馬炎的兒子司馬穎到:“不用吾言,逆自奔潰,真奴才也!

對於自稱奴才,明朝之前未曾有也!

最早諸如司馬相如、蔡邕、劉琨、韓愈等文人的章奏自稱臣妾,不過這只是諛詞,未嘗以書銜焉。

清朝時期要想自稱奴才有多難 不是滿洲人都不能叫 第4張

明朝給人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東廠、西廠、內行廠、錦衣衛等特務機構,這些一般由太監充當一把手,自然很多人和很多影視上太監全部自稱奴才。其實當時的太監稱爲“廠臣”、“內臣”,大臣統統自稱爲“臣”。

不過據清朝的資料《稗勺》中有云:“明代宦官,對上稱奴儕。”有人肯定說儕是通假字,且讀音也爲chái,古今漢語之別罷了,如果你這樣想那麼作者後半句就是對你的批評——“今人訛儕爲才雲。是不讀書之甚者。”

滿清入關後,實行民族高壓政治策略,不僅強迫漢族剃髮易服,還大興文字獄,從思想和肉體上進行禁錮。

清朝前期,基本上沿用明朝制度,此時只有皇宮內的太監、奴婢自稱奴才。

到了雍正時期,清朝達到了極盛,思想禁錮也達到了極盛。說錯話、寫錯詩會挑起清朝皇帝敏感的神經,大臣只得阿諛逢迎。爲了討好主子,讓外人和主人覺得自己比別人對主人更忠誠,一些王公、旗主、大臣的家臣便開始自此“奴才”。王公、旗主、大臣自然覺得洋洋得意,於是也紛紛效仿,對皇帝及其嬪妃開始統統自稱奴才,以顯示自己對皇帝及妃嬪的無限忠誠。

於是“奴才”成爲邀寵、顯示忠誠、親暱的專用名詞,可想這些人爲了榮華富貴是多麼無節操。

清朝時期要想自稱奴才有多難 不是滿洲人都不能叫 第5張

乾隆帝自此十全老人,奴才成爲邀寵專用則由他開始日漸隆盛,甚至乾隆還爲此頒佈聖諭。

乾隆二十三年諭曰:“滿洲大臣奏事,稱臣稱奴才,字樣不一。着嗣後頒行公事摺奏稱臣,請安謝恩尋常摺奏稱奴才,以存滿洲舊體。據此,則只分公私,不分文武也。”

此時乾隆嚴格界定了滿洲大臣稱奴才和稱臣的界限,於公是辦事的大臣,於私則是自己的私奴,其實這也是皇帝對滿洲人莫大的榮寵。

古語有云:伴君如伴虎!何況是乾隆這個神經及其敏感之君。

乾隆三十八年,涼州鎮總兵喬照於奏謝折內稱臣,這一語引來乾隆帝的嚴旨申飭。聖旨曰:“武員即官至提督,亦稱奴才,此乃向來定例,喬照豈容不知?雖臣僕本屬一體,稱謂原無重輕,但喬照甫加總兵,即如此妄行無忌,足見其器小易盈,着傳旨嚴行申飭。”

這無異是告訴滿洲大臣你們就是老子家的私奴,稱奴才難道還委屈你了?這也是防範武將的一種辦法。

同樣的事情還在乾隆孫子道光帝時發生過一起,則說的更明確提出滿洲武將就是滿清皇帝的私奴。

清朝時期要想自稱奴才有多難 不是滿洲人都不能叫 第6張

道光五年,降旨規定:“督撫藩臬之內,如系旗員,於請安謝恩折,着繕寫奴才字樣;凡遇一切公事奏摺,着寫臣字。”不過他特別交代的是總督、巡撫、布政司、按察使這些滿洲文臣,對於滿洲武將無明確交代,也許是道光帝默認其家奴。

道光六年,對於滿洲武將如何自稱終於有了定論。副都統、西寧辦事大臣穆蘭岱因陳奏青海蒙古事宜,折內稱臣,遭到道光帝的嚴旨申飭。道光帝還明確指出先前的聖旨特指文職,並未指武職如此。由此之後武員公事摺奏均自稱奴才,另外道光帝申飭穆蘭岱時還說他染漢人習氣。

說道漢人習氣,我們就來說說滿清時候漢臣如何自稱?

其實對於奴才之詞,在滿洲人內分文武,在全國上下則分滿漢。漢人自然對奴才之詞不滿,滿人卻感覺這是親暱之詞。

清朝時期要想自稱奴才有多難 不是滿洲人都不能叫 第7張

看過《鐵齒銅牙紀曉嵐》的都能發現,和珅是張口閉口奴才,紀曉嵐則左一個臣右一個臣,別以爲是紀曉嵐高貴和珅低劣,其實乾隆帝規定漢人無資格稱奴才。

乾隆帝這人的神經是極其敏感的,不稱奴才覺得你其心必異,稱奴才覺得你是想攀高枝。

乾隆三十五年,周元理(漢族)會同西寧、達翎阿(滿族)奏報搜捕蝗孽,奏摺內列名處,西甯、達翎阿稱奴才,周元理則稱臣。這下惹惱了乾隆,本來周元理稱臣符合乾隆二十三年的規定,但是乾隆生性多疑,覺得他是不屑與西寧同稱,有標新立異之嫌。

然而到了乾隆三十八年,御史天保(滿族)、馬人龍(漢族)奏監考教習查出代倩情弊一折,奏摺內馬人龍隨着天保一起稱奴才。本以爲乾隆會龍顏大悅,乾隆卻也是大爲惱火,認定馬人龍這是冒稱。更是頒佈上諭明確規定:向來奏摺,滿洲率稱奴才,漢官率稱臣,此不過相沿舊例;且亦惟請安謝恩及陳奏己事則然,若因公奏事,則滿漢俱應稱臣。蓋奴才即僕,僕即臣,本屬一體,朕從不稍存歧視,初非稱奴才即爲親近而盡敬,稱臣即爲自疏而失禮也。今天保、馬人龍之折如此,朕所不取。若不即爲指示,恐此後轉相效尤,而無知之徒,或因爲獻媚,不可不防其漸。嗣後凡內外滿漢諸臣會奏公事,均着一體稱臣,以昭畫一。如是,是皇上不欲漢人之稱奴才,而以滿人遷就漢人也。故滿人稱奴才,有時可以稱臣;漢人稱臣,無時可以稱奴才。

清朝時期要想自稱奴才有多難 不是滿洲人都不能叫 第8張

真是伴君如伴虎,清朝三朝宰相(乾隆、嘉慶、道光)曹振鏞憑着“多磕頭、少說話”一條富貴終身,死後也諡得“文正”。可見清朝專制下,容不得你說話,奴御控制下還不是你想當奴才就能當奴才的!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