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類文史 > 中國最早促進民族融合的皇帝是誰?他有何目的

中國最早促進民族融合的皇帝是誰?他有何目的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2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魏孝文帝拓跋宏(467年10月13日-499年4月26日),獻文帝拓跋弘長子,南北朝時期北魏第六位皇帝,原名拓跋宏,後改名元宏。傑出的政治家、改革家。即位時僅5歲,公元490年親政。親政後,進一步推行改革:公元495年(太和十九年)孝文帝從平城遷都洛陽;後又改鮮卑姓氏爲漢姓,藉以改變鮮卑風俗、語言、服飾。此外,鼓勵鮮卑和漢族通婚;評定士族門第,加強鮮卑貴族和漢人士族的聯合統治;參照南朝典章制度,制定官制朝儀。孝文帝的改革,對各族人民的融合和各族的發展,起了積極作用。公元499年(太和二十三年),拓跋宏病逝,諡孝文皇帝,廟號高祖。

拓跋宏即位時年紀太小,由祖母馮皇太后執政。公元490年(太和十七年),24歲的拓跋宏開始親政。由於拓跋宏深受祖母馮皇太后漢化改革的影響,親政後繼續推行漢化改革。他先整頓吏治,頒佈俸祿制,立三長法,實行均田制;然後於494年,以“南征”爲名從山西大同遷都到河南洛陽,全面改革鮮卑舊俗:規定以漢服代替鮮卑服,以漢語代替鮮卑語,遷洛鮮卑人以洛陽爲籍貫,改鮮卑姓爲漢姓,自己也改姓“元”。並鼓勵鮮卑貴族與漢士族聯姻,又參照南朝典章,修改北魏政治制度,並嚴厲鎮壓反對改革的守舊貴族,處死太子元恂。漢化改革使鮮卑經濟、文化、社會、政治、軍事等方面大大的發展,緩解了民族隔閡,史稱“孝文帝中興”。

中國最早促進民族融合的皇帝是誰?他有何目的

孝文帝一生勤學,喜好讀書,手不釋卷。性又聰慧,精通五經,博涉史傳。善談《莊子》、《老子》,尤其通曉佛教義理。輿車之中,戎馬之上,都不忘講經論道。博學多才,擅長文章,詩賦銘頌,任興而作;有大文筆,馬上口占,侍臣筆錄,不改一字,辭旨可觀。自太和十年以後,詔令、策書皆親手擬寫;至於議定禮儀律令,潤飾辭旨,刊定輕重,也都親自下筆。其他文章,不下百餘篇。愛惜人才,親賢任能,劉芳、李彪諸人以經書見知,崔光、刑巒之徒以文史顯達;對有才能的大臣十分器重,不吝爵賞,如對江瞻、李衝、穆亮、王肅、高閭、宋弁等都一一予以重用,他們在制禮作樂、改革舊俗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親政以後,日理萬機,不辭辛勞,勤於爲政。操勞於朝堂之中,奔波於疆場之上,十幾年如一日。祭天地、五郊,祀宗廟,常必躬臨,不以寒暑爲倦。尚書奏案,多自審閱;百官大小,無不留心,務於周洽。他常說:“人君怕的是不能處心公平,推誠待人。能做到這兩點,則胡、越之人都可以變得如親兄弟。” 虛心訥諫,從善如流。他常對史官說:“直書時事,無隱國惡。人君作威作福,史官又不寫,將何以有所畏懼。”一直倡導和鼓勵大家直言進諫,強調“言之者無罪,聞之者足以爲戒”,對敢於批評進諫的官吏禮遇有加。如大臣李冏“性鯁烈,敢直言,常面折高祖,高祖常加優禮。” 而用法嚴謹,雖王公、貴戚、大臣也從不寬貸;然不計小過,寬以待人。左右進食,曾於食中得蟲,又進湯誤傷帝手,都是一笑了之。 愛惜民力,生活儉樸。每次外出巡遊及用兵,有關官吏奏請修築道路,孝文帝說:“粗修橋樑,能通車馬就行了,不要除草、鏟得過平。”在淮南行軍,如在境內,禁止士卒踏傷粟稻,有時砍伐百姓樹木以供軍用,也要留下絹布償還。宮室非不得已不修,衣服破舊了,洗補以後又重新穿上,所用鞍勒僅鐵木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