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類文史 > 唐朝的酒文化爲何如此繁榮?與民族融合之間有何關係?

唐朝的酒文化爲何如此繁榮?與民族融合之間有何關係?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酒文化是指酒在生產、銷售、消費過程中所產生的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總稱。酒文化在中國源遠流長,不少文人學士寫下了品評鑑賞美酒佳釀的著述,留下了斗酒、寫詩、作畫、養生、宴會、餞行等酒神佳話。接下來小編就和各位讀者一起來了解,給大家一個參考。

唐朝酒文化在繼承了前人豐碩成果基礎之上,對其充實演變,使其更具有時代特色。酒業蓬勃發展是唐朝酒文化的重要內容之一,李唐釀酒行業主要包括官釀、坊釀,酒業發展如此繁榮,其背後必然離不開政治、經濟、社會等方面的原因。

一、政治交往

1. 宴飲促使民族同盟

史實證明,有許多國家願內屬於唐,受唐冊封、與唐合作,這與大唐執行較好的外交政策有關。

《回鶻傳》載:公元630年,太宗皇帝於祕殿宴請數千位回鶻人,爲了讓所有的回鶻人都能飲到此酒,便在大殿之前築高臺,把朱提瓶放在高臺之上,瓶中之酒自左側底部灌入其中,埋於瓶底、專門輸送酒液的“管道”,輸送到席間各處。

唐朝的酒文化爲何如此繁榮?與民族融合之間有何關係?

此“管道”大部分的管身被埋在地下,地表之上看不出任何異樣。通過“管道”不斷輸送美酒至回鶻部衆,聽着“十部樂”,欣賞着歌舞,暢飲着美酒,好不享受。羣人宴飲結束之後,發現朱提瓶之中酒水尚有大半,回鶻部爲之驚歎。

該宴會的最終結果是使得回鶻歸順大唐,與唐朝結“叔侄之好”,兩國多年保持着和平無戰事的民族關係。此宴會上所使用的飲酒方式,理念類似於現在的“自來水”,唐代用這種“潛泉浮酒”的新奇飲酒方式舉辦大型宴會、招待人數衆多的酒宴,是再適合不過的妙招。

太宗見效果不錯,便在公元648年又用此法在天成殿宴請鐵勒部衆數十人,其部衆私下還相互討論:“天子賜我曹此瓶,還部落中傾之,豈不嘗是酒也。”此次宴會是鐵勒部自願請歸大唐,致使唐朝北方邊境多年來都維持着和平穩定的局面。

唐皇帝用此法宴飲衆人,讓部族衆人享受大唐的禮遇恩惠,其對待民族之態度,使得各部族均心悅臣服地歸順大唐,這與唐朝實施開明的民族政策有異曲同工之處。

此外,民間也用類似的辦法招待“胡人”,《拾遺錄》中載:石虎在大武殿前建了一座高四十丈的樓,“結珠爲簾”,其簾懸有銅龍,銅龍龍腹爲空心,可以裝酒數百斛。由於銅龍是自下而上懸於整個樓層,故可以讓居於樓上的“胡人”直接飲到美酒,“風至,望之如雲霧”,場面壯觀,謂之黏雨臺,此種着實是極爲便利實用的飲酒之法。

唐朝使者與吐蕃議盟時,吐蕃臣子論悉答熱招待他們。除了樂曲之外,又有歌舞表演,其中表演者有數百位都是華人。這便是當時宴會上的實際情形。席間,雙方詳細地商討了結盟事宜以及未來的發展方向與側重點,觥籌交錯間巧妙地達成了協議,此時酒所發揮的作用就是“促進共識”。宴會結束之後,便開始了正式的結盟儀式。

唐朝的酒文化爲何如此繁榮?與民族融合之間有何關係? 第2張

2.穩定藩臣

除了與吐蕃結盟外,大唐統治者還會採取“此消彼長”的政治手段,與突厥結盟來遏制其他強大的民族勢力。阿史那思摩乃突厥人,在突厥內部發生動亂之際,不僅於唐朝境內避難,後還受唐皇帝賞識而被授予官職,效命於大唐。

時值北部薛延陀勢力日漸強大,對唐朝邊境統治產生威脅,於是太宗便想出支持思摩於北部舊處重建突厥部,進而起到遏制薛延陀並監視其發展動向的辦法。阿史那思摩臨危受命,將要回突厥故土任新一屆可汗時,皇帝爲他設宴踐行,席間,皇帝對思摩言道:“即使是朕疆域統治下的一草一木,朕都愛惜不已,更何況是朕器重的部下呢?”

這句話意在寬慰思摩,雖然突厥舊部與薛延陀勢力不能相提並論,但唐朝會做思摩強大的後盾,必要時將會以兵問罪,其中“恩賞”之意不明而喻;同時,皇帝也暗示了唐朝對他的幫助是有政治前提的,那便是“我養爾部人”,字裏行間暗示了思摩乃是在大唐幫助之下成爲突厥可汗,日後突厥便是唐朝的附屬之地,要歸轄於唐朝。

接着又說道:“你的雙親都葬於黃河北,如果他們知道你重歸故土,恢復舊國,一定深感欣慰,所以朕特設此宴爲你送行。”此話意在寬慰思摩、讓思摩放心回突厥做可汗,思摩對皇帝此言此行感動不已,向皇帝舉觴敬酒,並承諾“子孫世世事唐”,於此,皇帝此宴飲的目的便達到了拉攏新民族勢力,抵抗勢力強大的薛延陀部族,爲唐朝邊疆的穩固打下了堅實基礎。

同時思摩的“酒”也發揮了承諾性的作用,最終達成共識,思摩“拜受冊”,唐朝與突厥成功聯合共同抵抗薛延陀,薛延陀因此遭受大唐沉重的打擊,致使唐朝北部邊境保持多年安定局面。二、酒促進民族間糧食流通

二、“胡人”飲食結構的變化

1.酒類貿易

唐人所釀之酒大部分是需要麴櫱的,每年三月份耕種,九月份就可以糧食收成。農民們不僅種植農作物,還用其磨粉釀酒,可知糧食產量不低。

唐朝的酒文化爲何如此繁榮?與民族融合之間有何關係? 第3張

同時,農作物是三月種九月收,隱含之意是他們所種的一年二季的農作物,如此更能增加糧食的收成產量。據史料記載,回紇人嗜酒,但不做酒,他們日常飲酒只能仰靠從唐朝輸入。

回紇是由鐵勒部落組成的,所以爲了能夠從根本上解決酒水自釀問題,鐵勒部請求唐皇帝給予政策上、經濟上的支持與援助,以謀求更長遠的發展。於是太宗除“令外廚給酒餚”於鐵勒部五品以上的文武官員外,又命長孫無忌、房玄齡等人幫助鐵勒部共同出謀劃策,根據他們生產生活的方式,所建之處需具有依山傍水的優勢,此外還建立了68所驛站,“各有羣馬、酒肉以供過使”。

更甚者,還取消了每年需要向大唐上繳的賦稅,只需每年朝貢貂皮便可。吐蕃作爲唐朝強大的民族,其統治的敦煌地區按照自身統治政策對該地區酒戶、官坊、寺院所需用酒進行管理,由當地倉曹負責發放一定數量的糧食和酒麴來造酒,每年所消耗一定數量的糧食,都需要經過審查批准纔可以用來釀酒,可見所耗費糧食數量之大。

2.宣宗中興

由於吐蕃氣候條件、地理環境惡劣,糧食收入極不穩定,於是吐蕃每年都會在麥熟之季來唐邊境搶奪百姓糧食,邊境百姓稱此處爲“吐蕃麥莊”。安史之亂後,吐蕃佔據了河西等部分地區,宣宗皇帝最終以“邊耕邊戰”的形式收回了被佔領的地區,重振大國雄威,這便是發生在晚唐時期著名歷史事件——“河隴歸地”。

“兵欲墾田,與民同”成爲當時普遍的社會現象,之所以會出現解甲歸田的情形,原因就在於:吐蕃身爲北方民族,“少耕穫”、“物產寡薄”,其統治之下的生產方式自然以遊牧爲主,相對種植糧食較少。

三、酒俗推動社會“胡風”

1.女子陪酒的社會習俗

女子陪酒是唐代極爲普遍的社會現象。《北里志》記載:在京城,從事陪酒職業的女子被稱爲“飲妓”,她們大多是隸屬官府管轄的。凡是遇到官家宴飲、需要出行之時,均需要提供相關的“通行證”,方能自由進出。

唐朝的酒文化爲何如此繁榮?與民族融合之間有何關係? 第4張

這些飲妓,均有一定的學識,她們既然能陪酒,歌舞一定是略知一二的。通過《北里志》中的描述,可以發現,飲妓與教坊中的歌舞伎相類似。逐漸地,陪酒的女子便不再因“妓”與“伎”的不同而刻意區別開來。不管是“陪酒女子”還是歌伎,實際上都是佐酒的且會歌舞表演的女子。

唐代有名的宮廷樂舞,分別是立部伎和坐部伎,她們常在皇帝設酺宴之時鼓吹雅樂,安祿山“見而悅之”,便在攻克長安時,搜捕樂工、運載樂器至洛陽。這其中的“伎”也隸屬於朝廷,由太常管轄,能入太常之伎都是經過精挑細選,不僅傳授她們雅俗之樂,還“給賜其家”。

“伎”是指以歌舞爲生的女子,而“胡伎”指的就是專以歌舞爲職業的“胡人”女子。“胡伎”的職業性質比較偏向於文化藝術性,即使到了明代,“胡伎”在朝廷也是有編制的庶職。戲曲《二進宮》中提到“入宮後,嘗列胡伎二部夾閣迎奏。”杜牧詩中所言的“商女”,實際上就是以賣唱爲生的歌伎。

2.“胡樂”與“胡舞”

由於社會存在女子陪酒的風氣,所以不論是專職歌舞的“伎”,還是賣身的“妓”,還是容貌絕美的“姬”,她們在古代社會拋頭露面,多見於酒宴之中,故而對音樂、歌舞都有所接觸。

唐朝的酒文化爲何如此繁榮?與民族融合之間有何關係? 第5張

同時,由於她們的職業關係,對歌舞的敏感度自然是強於常人的,所以她們這一羣體的人對“胡樂”、“胡舞”的傳播與發展,發揮着重要的作用。

唐代的樂舞,幾乎都是西域傳來的,受西域“胡人”文化的影響,故而稱爲“胡樂”、“胡舞”。元代元曲之中的般涉調,要追溯於唐代的“大麴”,而唐代的“大麴”是從西域龜茲傳來的,受胡部樂的影響而成,如此推算之下,“胡樂”對中國的影響可謂深遠。

結語

酒作爲一種物質,催發了當時文人墨客的詩興,而他們又通過詩詞來描述酒,使得酒文化能夠從物質層面上升到精神層面,可以說是唐詩醞釀出的酒文化。加之酒業發展迅速,酒文化便逐漸融入人們生活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