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風雲人物 > 帝王將相 > 孝文帝的遷都和改革推動了民族融合,爲何也加劇了北魏的滅亡?

孝文帝的遷都和改革推動了民族融合,爲何也加劇了北魏的滅亡?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1.7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夫以銅爲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爲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爲鏡,可以明得失。那我們的主人公孝文帝究竟有怎樣的故事呢?

南北朝是中國歷史上一次大分裂、大混亂的時期,南方漢族政權和北方胡族政權內部更迭頻繁,外部互相攻伐,常隔江而治。直到北魏鮮卑族政權統一北方後,躍馬中原,遷都漢陽,推行改革,使割裂日久的漢族與胡人出現了民族共融的徵兆。

孝文帝拓拔宏是北魏第七任皇帝,這是個史上褒貶不一的人物,焦點在於他的遷都洛陽和其後一系列改革措施的成敗上,他的遷都和改革確實推動了民族大融合,爲中國的封建化進程做出了積極貢獻,但正是這些做法加劇了階級矛盾和民族對立,埋下了北魏覆滅之因。

孝文帝的遷都和改革推動了民族融合,爲何也加劇了北魏的滅亡?

"陰謀"遷都

皇帝要突破鮮卑舊貴族之"圍"

北魏是鮮卑族七大部落聯合立國,一直傳承着部落文明,性情粗豪,崇尚武力,不喜文化。孝文帝拓拔宏3歲被立爲太子時,母李氏即因"子貴母死"防後宮干政的規定被賜死,他自幼在漢化傾向極大的馮太后監管下成長, 5歲即位後,一直由馮太后臨朝稱制,類似"兒皇帝"的角色。

馮太后極擅謀略,主政期間親近漢臣,處理政事有條不紊,對孝文帝影響極深,他也自覺學習漢文化,深埋下了對中原的孺慕之情。

及至孝文帝親政後,在馮太后的支持下,倡導"文治",採用漢族李衝等人的建議,實行了俸祿制、均田制、三長制等改革,推行俸祿養廉,懲治貪污;限制豪強地主的土地兼併,給15歲以上無田的農民受田;

在地方基層設立鄰長、里長、黨長,代替豪強和貴族的"宗主督護",減輕了農民負擔,增加了政府的收入。孝文帝看到改革取得成效,於是想更加深入推進,他首先想做的是保證皇族對政權的絕對統治,於是重定祖號,將自己這一脈的道武帝定爲太祖,其餘非道武系的人不列入宗親。

然後改革官制,實行"職司有分",結束"國之大姓"即原部落聯盟首領後裔憑藉身份干預、決策政務的亂象,繼續收權。

但是在利益受損的舊有部落權貴的強力反撲下,公元492年,孝文帝仿效漢文化的"南效祭祖"被代表部落傳統形式的"西效祭祖"打敗。

鮮卑舊部落貴族聯盟在與封建制朝廷的博弈中佔了上風,使得孝文帝看到了鮮卑舊貴族的頑固和強大,感到"文治"不易,最終下定了避開鮮卑舊人包圍的平城,遷都洛陽掌握絕對皇權的決心。

戲劇性的決定

當時,在北魏上層社會中,反對"遷都"和"漢化"的聲音仍佔主流,除了皇室宗親和部分漢官外很少有人支持,特別是崇尚部落傳統的守舊鮮卑貴族更是強烈反對。孝文帝經過深思熟慮,決定明修棧道暗度陳倉,假借出兵伐齊,實定遷都大事。

公元493年,孝文帝提出伐齊,大臣們紛紛反對,尤其是任城王拓跋澄最爲激烈,退朝後他單獨召見拓跋澄,告知假出兵真遷都的真相,指出"今日之行,誠知不易。

但國家興自北土,徙居平城,雖富有四海,文軌未一,此間用武之地,非可文治,移風易俗,信爲甚難",說服了同爲皇族的拓跋澄,並使其主動爲遷都出謀劃策。

當年秋天,孝文帝帶領文武百官和三十萬大軍從平城出發,到洛陽時已是深秋,連續行軍加上十餘日秋雨,道路泥濘難行,文武百官們再次反對繼續前進,孝文帝立在大軍最前方,回頭看着衆大臣說,我帶領大軍討伐南齊,興師動衆,如果半途而廢豈不是讓天下人恥笑?發令出發,大臣跪在雨裏苦勸。

拓跋宏嘆了口氣,說,這樣吧,要麼繼續行軍,要麼就此遷都洛陽,你們立即做出選擇,同意的站左邊,不同意的站右邊,大臣們實在不願雨天疲憊不堪地行軍,於是同意了遷都。孝文帝大計得逞,定都洛陽,爲後期改革奠定了有力基礎。

孝文帝的遷都和改革推動了民族融合,爲何也加劇了北魏的滅亡? 第2張

遷都後的系列改革

遷都洛陽後,一日孝文帝召集羣臣議政,問大家想不想聞名史冊,被千古傳頌,文武百官當然都願意,接着又問,是移風易俗變革還是因循守舊能達到目的呢?

大家認爲只有改變才能達成目標,於是孝文帝振奮地問道,大家願不願意讓我們的子孫萬代永遠治理國家,大家當然也願意。於是,孝文帝說,那就開始變革,誰都不準違抗。其後孝文帝立即下召展開系列改革。

1.去胡服,着漢衣。規定鮮卑人不得再穿胡服,要改穿漢族服裝。

2.禁北語,說漢話。規定鮮卑30歲以下的大臣上朝必須說漢語,否則要給予處罰,30歲以上的大臣也要慢慢改過來。

3.改複姓,用單姓。孝文帝把鮮卑118個複姓全部改爲單姓,改拓跋爲元,後世也稱孝文帝爲元宏。同時下令改變籍貫,凡遷到洛陽的鮮卑人即改籍洛陽,死後不得北歸,"生爲洛陽人,死葬北邙山"。

4.仿照門閥,分等定職。他將鮮卑貴族漢族地主按門第高低分爲甲乙丙丁四等,把與他有千絲萬縷聯繫的鮮卑八個姓氏定爲國姓,規定官職的大小由門第的高低來確定。

5.強化紐帶,胡漢通婚。孝文帝以身作則,封大臣李衝女兒爲皇后,娶盧、崔、鄭、王四大姓女兒爲妃,讓自己的幾個弟弟娶漢族地主女兒爲妻,並將女兒嫁給漢族大姓人家。其他鮮卑貴族按門第高低與漢族對等通婚。

6.照抄南齊,改革官制。廢除鮮卑族原有的制度,仿照漢制,擬定北魏的官制禮儀、官職名稱、法律等政治制度。

7.推崇儒家,興辦漢學。在洛陽城修孔廟,建學宮,徵集書籍,倡導書法,聞名後世的"魏碑體"即在此間形成。

孝文帝的遷都和改革推動了民族融合,爲何也加劇了北魏的滅亡? 第3張

遷都及改革對北魏國運產生的影響

這是一場自上而下的變革,孝文帝爲使鮮卑族融入中原,動作非常大,速度非常快,結果就是不分良莠,沒有揚棄,幾乎實行了全盤漢化,後果也就可想而知。

1.積極影響

首先是促進了北魏社會經濟恢復和發展。其次,加速北魏政權由部落奴隸制向封建制轉化的進程。第三,促進了民族的交流和融合,爲結束中原長期分裂局面奠定了基礎。

2.消極影響

一是破壞統治階層利益制衡體系,激化內部矛盾,動搖立國根基。南遷的鮮卑貴族迅速門閥化,與親近孝文帝的漢族地主一道,擁有極高的特權,成爲洛陽新貴,而平城舊貴則被排斥在外,成爲庶姓,因而對洛陽門閥制度極爲不滿,對門閥新貴非常憤恨。

北魏建國根基是在七個鮮卑部落聯盟的基礎上實現的,但遷都和改革極大地削弱了相當一部分鮮卑保守勢力特別是留守平城舊貴的利益,因而反對牴觸者很多。

上至貴族元老重臣拓跋丕,被定爲國姓的貴族穆泰、陸睿等人,下至除拓跋族外的六大部落部分舊貴族,他們在遷都和改革過程中不但自己抗拒,還密謀發動軍事政變,甚至就連太子元恂也站在父親孝文帝的對立面,不贊成遷都,並數度計劃返回平城。

孝文帝雖然鐵血鎮壓了政變,並把太子囚禁最終殺死,但卻無法彌合這次南遷洛陽集團和留守平城集團的裂痕,更不能消除那些利益受損舊貴族的反抗之心。

這引起了鮮卑上層的嚴重對立和衝突,洛陽新貴集團和平城舊貴集團呈現公開分裂的趨勢,北魏的統治基礎在一定程度上被從內部削弱了,直到孝文帝去世也沒能解決這一問題。

二是摧毀統治階層活力,滋生腐敗,激化社會矛盾。孝文帝不加揚棄地直接仿用門閥士族制度,定姓族,定等級,在選拔官吏時嚴格按照門閥標準操作,選舉"專崇門品","以貴承貴,以賤襲賤",不得逾越。

鮮卑貴族本無文化積澱,他們從形式上迅速向漢族高門轉變,但實際上只學到了漢文化的糟粕,喪失了樸素和勇武善戰的傳統。

定都洛陽後,孝文帝效仿其他朝代皇帝大興土木,耗費民力國力,民夫日有萬計,耗費日損千金,其他鮮卑貴族上行下效,"擅山海之富,居川林之饒,爭修園宅,互相競誇",稱"恨石崇不見我",互相爭豪鬥富,同漢族地主一樣迅速腐朽墮落下去。

隨着胡、漢統治階級完全合流,階級壓迫呈倍數增加,底層人民的負擔日益沉重,加之孝文帝連年用兵,兵役和徭役繁重,民不聊生,暴動時有發生。這種消極的漢化,迂腐的儒化,爲北魏後期的統治埋下了無窮的隱患。

孝文帝的遷都和改革推動了民族融合,爲何也加劇了北魏的滅亡? 第4張

三是忽略軍事改革,輕視北疆防務,埋下兵變隱患。孝文帝主要推行漢文化改革,對軍事上的改革比較輕視。"國朝偃武崇文",特別是遷都後,軍隊缺乏訓練。

隨從孝文帝內遷的普通宿衛軍人被看作武人,不列清流,不得任高官美職,他們心有怨言,北魏軍隊戰力大幅降低,致使孝文帝三次南征不勝。

特別是遷都洛陽後,孝文帝重南齊,輕北疆, 北方六鎮駐軍政治地位降低,不再享受以前的優待,洛陽新貴更是排斥守邊貴族,視之爲僕役。朝廷不斷減少六鎮經費,加之各鎮軍官層層苛扣士卒糧餉,致使六鎮"戎馬甲兵,十分闕八",六鎮官兵從上到下怨聲載道。

加之洛陽新貴派別林立,互相爭權奪位,最終導致六鎮流民暴動,原來的堅實後盾成爲了刺向北魏政權的最銳利的尖矛,北魏從南遷洛陽後逐步走上覆亡之路。

結束語

總的來說,孝文帝南遷洛陽後融入中原的總體改革思想沒有問題,在歷史上確實促進了民族大融合,但卻因用力過猛,加之精華與糟粕兼收幷蓄,舊的矛盾未解決,新的問題又發生,最終成功引發了民族矛盾和階級矛盾,雙管齊下,北魏政權在孝文帝死後不久就覆滅了。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