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類文史 > 曾國藩後人子孫今何在 曾國藩的後代命運如何?

曾國藩後人子孫今何在 曾國藩的後代命運如何?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4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導讀:晚清重臣曾國藩封一等毅勇侯,被譽爲“晚清第一名臣”、“官場楷模”。他力挽狂瀾扶晚清王朝垂而不死,在“同治中興”時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他學問、文章兼收幷蓄,實現了儒家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的理想境界,被譽爲“中華千古第一完人”。曾氏家族更是歷史上數得着的侯門望族,曾國藩繼承發揚儒家教育思想取得了巨大成功。出現了像曾紀澤、曾廣均、曾廣銓、曾昭掄、曾憲植等一代代傑出人物。

曾國藩共有3個兒子、6個女兒(其中一兒一女夭折),8個孫子、4個孫女……截至目前,曾國藩五兄弟的後人已經綿延至第八代,有突出成就的人多達240多人。

如今,在國內能夠拜訪到的曾國藩直系後裔大概有十幾位,分佈在長沙、北京、濟南、洛陽和大同等地。

曾國藩的子孫中再沒有一個人像他一樣成爲顯達人物,但他們在教育、化學、文學、藝術等多個領域都取得了不凡的成就。

在長沙一普通小區,記者拜訪了曾國藩的次子曾紀鴻的曾孫曾憲華,曾憲華是長沙園林局一位普通的退休工人。作爲曾國藩的後人,他每年都要接受一些採訪或其他活動。不過,在他的心裏,曾國藩不是他的生活資本,他更沒想過藉此出名獲利。

曾國藩後人子孫今何在 曾國藩的後代命運如何?

64歲的曾憲華看上去很溫和、老實。他說,曾家的後代很多人都是這種性格,守規矩,不張揚。在這方面,曾憲華也覺得有些奇怪,因爲後人們並沒有直接接受過曾國藩的教育,但曾家的“農耕”家風卻在骨子裏影響了幾代人。

回憶自己的經歷,曾憲華說,“曾國藩”三個字帶給他很多沉重。十幾歲時曾憲華去報考藝術學校,面試到了最後一關卻被告知“水平不夠”,那時他非常不甘心。 19歲那年,曾憲華下到農場,結果從“四清”到“文革”,他和家人的生活一直都沒消停過。

下鄉結束後,曾憲華回到長沙在園林局工作,一直幹到退休。曾憲華說,自己的一輩子都是普普通通的。而曾家很多人也一樣,沒有市井味兒,都很普通。

如今,曾國藩的直系後裔中,在國內能夠拜訪到的大概有十幾位,分佈在長沙、北京、濟南、洛陽和大同等地。

  曾家男人 沒再出現顯達人物

湖南曾國藩研究所研究員、所長鬍衛平老師被曾家後代稱爲“曾家的大管家”。曾國藩五兄弟至今已經綿延到第八代,凡是能夠拜訪到的,胡衛平和同事們幾乎都拜訪過。

胡衛平總結了曾國藩這些後代的特點。在這五房裏,有成就的人多達240多位。他們在化學界、教育界、文學界、藝術界、考古界、交通界等多個領域都取得了不凡的成就。像教育家曾約農、曾寶蓀;翻譯家曾寶葹;高教部副部長、化學家曾昭掄;考古學家、博物館學家曾昭燏;湖南廣播電視臺工程師曾昭棉;湖南大學電機系主任、教授曾昭權;北平交通博物館主任曾昭億;原農業部辦公廳主任、園藝學家曾憲樸;全國婦聯副主席曾憲植;3位中國人民大學教授曾憲楷、曾憲柱、曾憲森;輕工部造紙研究所研究員曾憲榛;出版家曾憲元;畫家曾厚熙(憲傑)、導演曾憲滌等等。

曾國藩的這些後人也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再也沒能有人超越曾國藩。有人曾對曾國藩的第五、六代後人中沒能再出現一個顯達人物而表示遺憾,曾憲華則覺得:“曾家那麼多代,沒有一個是壞人!這比什麼都重要! ”

  曾家女性 事業爲重大多不婚

記者在荷葉鎮結識了一位93歲的王席珍老太太,她深受曾家思想的影響,她在年輕時與曾國藩的曾孫女曾寶蓀是好友,她跟着曾寶蓀學會了英語,接觸了很多新鮮事物。在曾家的影響下,荷葉鎮的人重男輕女的觀念減輕了,他們覺得女人也可以像男人一樣幹出一番事業。

或許正是因爲如此,王席珍老人40歲那年才結婚,也算是舊社會的一位異類女性。

曾家的女性中有很多人終身未嫁。像開辦長沙藝芳婦校的曾寶蓀、專注於考古的曾昭燏等等,而湖南省化工醫藥設計院退休的高級工程師曾憲琪也是獨身。這在很多人看來是一種奇聞,爲什麼曾家的女人要如此特立獨行呢?瞭解曾家的人覺得,這跟她們的宗教信仰,以及曾國藩早年形成的家風都有關係。還有人說,這或許和曾國藩5個女兒大多不幸的婚姻也有着一定的關聯。

  曾國藩5個女兒的 曲折命運

按理說,曾國藩的女兒乃名門之後,都屬千金小姐。然而,他的5個女兒卻不能借着父親的光環而榮華富貴。她們的生活大多悽慘,5個女兒,只有一個是幸福的。

曾國藩的長女曾紀靜出生在1841年,6歲那年,曾國藩就給她訂了一門娃娃親,對方是翰林院編修太史袁漱六的兒子袁渝生。兩家人是湖南老鄉。

1861年,曾紀靜20歲這一年,兩人完婚,起初感情還不錯,但沒想到後來袁渝生成天在外面花天酒地。丈夫的墮落讓曾紀靜深受打擊,她很想回到孃家生活,但曾國藩堅決不許。最終,曾紀靜在29歲時因精神壓抑死在婆家,未能生育。

曾國藩後人子孫今何在 曾國藩的後代命運如何? 第2張

曾國藩的次女曾紀耀18歲時嫁給曾國藩的養子陳鬆生,曾紀耀精通外語,她於1878年出任英、法大使,陳鬆生負責駐英使事,學習了不少西方國家的政治和科技等方面的知識。

1881年,曾紀耀因病在法國巴黎去世,年僅39歲。

曾國藩的三女兒曾紀琛生於1844年,性格比較老實。她被曾國藩許配給好友、湘軍將士羅澤南之子羅兆升。

曾紀琛在婆家過得同樣不幸福。老婆婆性格暴躁,曾紀琛要逆來順受,還要辛苦地操持家務。丈夫羅兆升性格也不好,曾紀琛還得對丈夫忍氣吞聲。

曾國藩的四女兒曾紀純生於1846年,她被曾國藩許配給好友郭嵩燾的長子郭依永。

婚後,曾紀純與丈夫的感情也算美滿,不久後她就生了一個女兒,但不料孩子剛滿月,曾紀純的丈夫郭依永就病逝了。這對曾紀純的打擊非常大,所以她身體越來越虛弱,35歲時去世。

曾國藩的幼女曾紀芬生於1852年,在曾國藩的5個女兒中,她的才華算是最出衆的。

曾紀芬的外孫周麒說:“外婆是曾國藩最小的一個女兒,湖南人稱之爲‘滿女’。曾國藩對家人十分嚴肅,只有對‘滿女’不一樣,非常疼愛她。”滿女12歲時,曾國藩給她看相,然後很滿意地對夫人說:“滿女是阿彌陀佛相。”曾國藩看得很準,小女兒果然在幾個兄弟姐妹中最爲長壽多福。

曾紀芬24歲那年才結婚,在當時是標準的晚婚。

曾紀芬的丈夫聶緝槼是清末著名的官僚資本家,能官能商。1890年,他參與籌辦官商合辦的企業華新紡織新局。後又擔任過署理江蘇巡撫、浙江巡撫等要職,1911年因病去世。

晚年的曾紀芬一直居住在上海,常年樂善好施,將丈夫的遺產和歷年儲積的家產提出一成作爲慈善經費,並且每年都會拿出一定收入作爲公益捐款。

曾紀芬在83歲時去世,是曾家5個女兒中生活最幸福、最長壽的一人。去世時,她有25個孫子和3個曾孫。

曾昭掄

曾昭掄,字叔偉,曾國藩胞弟曾國潢之曾孫,1899年5月25日出生。兄弟姐妹13人,曾昭掄排行第二。1912年考入長沙雅禮中學,1920年曾昭掄畢業赴美國,在麻省理工學院攻讀化學工程,獲科學博士學位。1948年當選爲中央研究院院士。1949年起,歷任北京大學教務長兼化學系主任,教育部、高等教育部副部長。

曾寶蓀

曾寶蓀(1893年-1978年),曾國藩曾孫,字平芳,別號浩如。

幼時不纏足,稍長,先後入上海晏摩氏女校、浙江公立女子師範學校、浙江馮氏高等女學校(英國聖公會所辦),成績優異。1911年(清宣統三年)在該校加入基督教。1912年春,去英國留學,1916年夏,獲倫敦大學理科學士學位。後去劍橋、牛津大學讀研究項目。回國後,得親友及社會人士贊助,於1917年9月在長沙創辦一所“藝芳”女子學校。自任校長。實行六年中學一貫制(後改爲長沙市第十四中學)。

1951年初去了臺灣,以傳教佈道爲主要活動。

曾約農

曾約農(1893年-1986年),曾國藩曾孫。自幼博通經史,卓爾不羣。1909年(清宣統元年)弱冠即考取第一屆庚子賠款赴英留學,在倫敦大學攻讀礦冶,獲博士學位。

1916年(民國五年)學成回國。和曾寶蓀於長沙首先創辦藝芳女校。1920年9月,英國哲學家羅素、美國哲學家杜威應湖南教育會的邀請來湘講學,曾約農爲翻譯。

1946年,湖南省政府決定合併省立農、工、商三專科學校,成立克強學院,曾約農出任首任院長。

1949年轉赴臺灣,受聘爲臺灣大學教授,1955年爲東海大學首任校長。1973年,東海特聘他爲終身榮譽校長,並將校門口連接到教學區的主要道路命名爲約農路。

她是曾國藩的外孫女,卻從不遵循家訓;她是上海道臺聶緝槼的幼女,結婚時宋美齡爲她做儐相;她是時髦的洋派人物,曾孤身追星追到好萊塢;她是上海名媛中的刺頭,朋友落難時她挺身相助……她就是聶其璧。

不守家訓特立獨行

雖然家教嚴厲,但是少女時代的聶其璧卻“膽大包天”,敢翻牆跳窗去看戲約會。

聶其璧出生於1900年,在她出生前,父母已育有七兒三女,聶其璧是第十一個孩子,後有一幼弟。聶其璧的母親曾紀芬是曾國藩的女兒,其父聶緝槼是當時的上海道臺。聶家花園佔地數十畝,是一座中西合璧的海派園林。聶其璧在此度過了無憂無慮的童年。

母親曾紀芬是曾國藩的幺女,按照湖南話,大家稱她“滿小姐”,後被人尊稱“崇德老人”,她一生秉承曾家家訓,起居定時,飲食節制,勤儉持家。每年必恭書曾國藩的“伎求詩”數遍,其書法頗得父親真傳,當年京滬大多上流家庭都掛有她的墨寶。

但聶其璧卻是家中的異數,因是家中最小的女兒,備受寵愛,因此頗有點嬌縱的特權。即使對子女管教甚嚴,曾紀芬卻一直“管不了”這個幼女。按照聶家的規矩,女孩必須按時回家,晚上斷不能出門。聶其璧卻“特立獨行”,晚上出門不說,就算母親鎖了大門,她也要翻牆出去。

宋美齡爲她做儐相

聶其璧在結婚這件事上亦特立獨行,相中了當時上海交大教授周仁,並請宋美齡在婚禮上爲她做儐相。

曾紀芬是一位虔誠的基督教徒,她每週在聶其璧的陪同下到虹口景靈堂做禮拜。聶其璧雖然頑劣,但十分孝順,每週必陪同母親到教堂。彼時宋子文和宋美齡兄妹倆已留學歸國,住在虹口附近。每週也陪同母親倪桂珍到景靈堂做禮拜。每週兩家人見面少不了寒暄一番,日子久了兩家人就熟悉起來。

1923年,聶其璧結婚,新郎是在上海交通大學任教務長的周仁教授——其祖母是盛宣懷的姐姐。後來,周仁教授成了國內著名的冶金專家和陶瓷專家,中國科學社和《科學》雜誌的發起人之一。

出嫁前,聶周兩家老太太一起商量合計,邀請尚在閨閣的宋美齡充當聶其璧的儐相,宋美齡爽快地答應了。婚禮當日,她穿着一身漂亮的衣裙,戴着一串珍珠項鍊來到聶家。但宋美齡不知道的是,這件事讓聶其璧在幾十年後的文革中備受衝擊。

爲追星孤身橫跨大西洋

聶其璧爲追星隻身追到好萊塢,家中存有她最爲珍視的與克拉克·蓋博、羅伯特·泰勒等明星的合影。

聶其璧自幼在教會學校上學,交友甚廣,在上海的中外交際圈中十分出名。她是標準的電影迷,對好萊塢的大明星非常崇拜。只要有新片上映,準可以在電影院中發現她的身影。

1939年,已爲人母的聶其璧毅然決定獨自到美國看一看自己的多位偶像。當時正紅的《亂世佳人》男主角克拉克·蓋博,《蘇伊士》的主角泰羅·鮑華,《羅賓漢》的主角艾洛·弗林,《魂斷藍橋》的主角羅伯特·泰勒,甚至後來成爲總統的羅納德·里根以及童星秀蘭·鄧波兒都一一與聶其璧合影。

家庭“戰爭”不斷

婚後,聶其璧與丈夫周仁搬到桃江路25號的一幢洋房中。家人對嬌小姐能否與丈夫和睦相處感到擔心。家中大小事務都由母親掌握。

雖然家中常有小的爭吵,但聶其璧對丈夫情深意重。文革中,周仁身患重病,聶其璧一面照顧丈夫,一面還要應對造反派,更要替丈夫回答造反派的逼問。儘管聶其璧使盡渾身解數,但夫妻兩人卻依然沒能相扶相持地走出文革歲月,1973年周仁教授辭世。

就算身處灰色年代,聶其璧仍然不改其小姐派頭。當時上海街頭深陷藍灰色海洋,她依舊燙頭髮,穿一身連衣裙,化濃妝,口紅豔麗。淮海路上的麪包房和咖啡店的老闆都親切地稱她“美國外婆”。

與聶其璧共享昔日風光的名媛大多已不在人世,她們時代獨有的風骨也隨之消散。1990年,這位一生都不墨守成規的名媛也溘然長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