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類文史 > 中國古代的教育制度是怎麼樣的?“勸之以學,誘之以祿”是中心思想!

中國古代的教育制度是怎麼樣的?“勸之以學,誘之以祿”是中心思想!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1.7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中國古代的教育制度,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着小編一起看一看。

要說教育制度產生的源頭呢,這就說來話長了,不過基本可以確定的是隨着階級統治的確立,體力勞動和腦力勞動分工愈見明顯,便出現了傳授技能和知識的人,在貴族佔統治地位的當時,以教育貴族子弟爲中心的教育機構略之出現。

據甲骨文和古文獻記載,自商代起便有層級分明的學校,王族的學校分成大學和小學,貴族也有學校設置。

“夏曰校,股曰序,周曰庫,學則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倫也”。

校、序、癢是當時學校的名稱,都是爲貴族子弟進行教育而設置的。西周時,國學和鄉學體系得以確立。設在王都和諸侯國都的學校稱“國學”,國學又分大學和小學。國學是培養貴族子弟的學校,它規定,太子和諸侯世子在8歲時入小學,15歲入大學;公卿大夫子弟13歲入小學,20歲入大學。“鄉學”設在各地的邑鎮,是一般貴族子弟的學校。

中國古代的教育制度是怎麼樣的?“勸之以學,誘之以祿”是中心思想!

學校教育內容主要是傳授宗教祭禮儀式和作戰技能,以適應“國之大事,惟祀與戎”的要求,也傳授一定的文化知識,“春秋教以禮樂,冬夏教以詩書”,必修科目就是“六藝”,即禮(禮節、儀式)、樂(音樂舞蹈)、射(射箭、投擲)、御(駕車、騎馬)、書(識字和寫字)、數(計算)。

擔任教師的人,在商代是“祝、宗、卜、史”之類的人物,這些人固然主要從事宗教活動,但因爲是當時擁有文化和具有一定專門知識的人,能夠觀察天文物候,掌握文字,釐定曆法,通曉禮制,嫺於樂舞,又具有官員身份,使用他們來教育貴族子弟,便成爲“學在官府”。

除這些專職任教的人員之外,夏商周三代多使用一些年老休致的貴族來擔任教師,讓他們把自己的統治經驗傳授給子弟,甲骨文中稱“多老”或“多萬”,在古文獻中也說,“夏后氏養國老於東癢,養庶老於西序。殷人養國老於右學,養庶老於左學,周人養國老於東郊,養庶老子虞癢”。根據這些貴族的不同等級,分配到不同級別的學校從事教育工作。

春秋時期,王室衰落,“禮崩樂壞”,社會政治和經濟都發生了非常大的變化。在這種情況下,原來由官府壟斷的學校漸漸衰落。由於戰爭,官府所藏的圖書典籍也有流散到民間的,民間聚徒講學的風氣逐漸盛行,出現許多“私學”。

從學在官府到私人辦學,使更多的人受到教育,是歷史上的進步。就像我們都知道的孔子辦學,有弟子3000人,身通六藝的有72人。

中國古代的教育制度是怎麼樣的?“勸之以學,誘之以祿”是中心思想! 第2張

戰國時期,凡著名學者都聚徒講學,以傳播自己的文化知識和政治見解。當時入學的目的主要是爲了取得人仕資格,“仕面優則學,學面優則仕”是主導恩想,學優而入仕,正是當時士子夢察以求的出路。一時間,儒家、法家、道家、名家、縱橫家、兵家、陰陽家等,所有學派的代表都彙集於此,生徒也有千餘人。

私學的發展引起官府的重視,也形成官學與私學相互補充的局面。因此在戰國後期,各國大多設置“博士”等官以管理官學,把官學的管理納入政權系統,並且走向制度化。

夏商周三代的官學,主要是隻對貴族子弟進行教育,表現出官學教育的狹隘性和封閉性。春秋戰國時期的私學興起,是與各國急於物色人才和改進用人制度緊密結合,以入仕爲主要目的的教育,當然會被政府所注意,都着力加強對私學的管理,完善了候補官吏的教育。

秦統一全國,禁止民間私學,實行“以吏爲師”的制度,加強思想控制,官學又成爲唯一的教育途徑。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在中央設立太學,以五經博士教育博士弟子。

太學的學習科目是詩、書、禮、易、春秋等所謂“五經”,博士定期講經,弟子聽經而自學,每年按甲乙科進行考試,成績優良者,便可以任用爲官,此後又相繼在郡設學,在縣設校,在鄉設癢,在聚設序,建立起各級地方學校,形成從中央到地方的官學系統,並設置相應機構實行管理,魏晉南北朝基本上承襲漢代這種官學系統。

中國古代的教育制度是怎麼樣的?“勸之以學,誘之以祿”是中心思想! 第3張

隋唐以後實行科舉制度,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學校教育制度的發展。如唐代中央設立國子籃以掌管訓導之政,以蔡酒、司業爲正副長官,下設國子學、太學、四門學、律學、書學、算學等六學,額定學生員額爲1410人。各學均設有博士、助教以主管施教。

地方州縣也各沒有經學和醫學博士、助教,主管本州縣學生的教育事務。這樣就形成了從中央到地方的教育和管理網絡。當時世族門閥遺風很盛,對學生的身份限制很嚴,入學資格存在着難以逾越的等級鴻溝,非仕家子弟不能入學,充分體現官學的狹隘性和階級特點。

宋代中央僅設國子學、太學、四門學,地方州縣則各自設有州縣學。由於此時世族門閥政治衰落,世族地主的特權相對削減,對學生的身份限制也比較寬鬆,本來專爲高官子弟設置的太學也可以接收庶民子弟。北宋時期比較重視官學教育,曾經有三次大規模的興學。

中國古代的教育制度是怎麼樣的?“勸之以學,誘之以祿”是中心思想! 第4張

第一次是宋仁宗慶曆四年(1044 年),范仲淹任宰相時,普遍建立州縣學,改建國子學和太學,實行“升貢”的辦法,學生可以根據學習成績由州縣遞次升到太學。

第二次是宋神宗熙寧、元豐(1068—1085年)年間,王安石爲宰相時,創立太學三舍法,將太學分爲外、內、上三等,初入學爲外舍生,經年考月試及格的便能逐漸開爲上會生;上舍生畢業成績優等的可以免試直接授官,中等地參加殿試,下等經更部考試再經殿試也可以授官,官學教育與仕進途徑銜接。

第三次是宋徽宗崇寧(1102-1106年)年間,蔡京執政時,仿行王安石新法,增加太學學生名額,實行畢業授官,進而出現“天下取士悉由學校升貢”的局面。隨着升貢制度的完善,至南宋時,國子學也併入太學,高官貴族子弟也被納入競爭的行列。

明清的官學有所變化,中央的國子監既是教育管理機關,又是培養官僚的最高學府,在地方上設府、州、縣學。在入仕上,明初曾經是“府、州、縣學諸生入國學者,乃可得官,不入者不能得也”,成爲當時主要的人任途徑。士子參加科舉,必先經過“童試”合格,取得府、州、縣學“生員”資格,才能進一步參加科舉,所以,明清“科舉必由學校,而學校起家可不由科不”,官學控制着入仕的道路。

古代雖然是以官學教育爲主,但私學教育也普遍存在。私學開創於春秋戰國時期,經過秦代一度禁止,到漢代又發展起來。隋唐以後實行科舉,給讀書人以博取功名的機會。由於官學名額有限,再加上報考科舉的條件放寬,從而使許多自學和私學學生得以通過科舉考試而躋身於仕途,這就給私學提供了發展的條件。

中國古代的教育制度是怎麼樣的?“勸之以學,誘之以祿”是中心思想! 第5張

明代甚至一度禁止私學,然而,明中葉以後官學廢弛,書院又逐漸發展起來,有些書院一時成爲高等教育和社會輿論的中心,官學的聲望和影響遠不如這些著名的書院。總的說來,私學雖然不由國家直接控制,但所學內容還是多侷限於準備科舉考試,與官學並無太大的區別。而且開辦私學和擔任教的人大多是退職的官僚和士大夫,與政府並無本質上的衝突,所以能夠與官學長期並存。

1860年,英法聯軍攻進北京,逼迫清政府簽訂《北京條約》,在“自強”的名義下,先後建立了同文館、廣方言館、福建船政學堂、南北洋水師學堂、武備學堂等新式學堂,以培養當時急需的翻譯、製造技術和陸海軍人才,並在1868年以後向外國派遣留學生。

此後,一些督撫也模仿西式公立學校制度建立了一些新式學堂,1898 年在北京建立了京師大學堂,地方的新式學堂也隨之興起。這種新式學堂吸收西方教育制度和課程設置。學習理、工、農、醫等實用學科,開始擺脫了與入任制度相結合的舊模式,藉以培養當時急需的各方面人才。面對這種新的事物,各方面的反映是不一致的,有人甚至稱之爲“無系統教育時期”。

1901年,清政府宣佈廢除八股文,改以《四書》、《五經》及論述中國歷史、政治和西方政治及學術的文章作爲取士的標準,與此同時,給予學堂畢業生和留學歸國學生以相當科舉中的舉人、進士資格待遇,這就促使新式學堂迅速發展起來。

1902年,清政府頒佈了《欽定學堂章程》,1904年,再頒《奏定學堂章程》,解決了各地興學無章可依的矛盾,新式學堂教育開始發展起來。1905年,清政府又宣佈廢除科舉,學堂畢業生直接取得功名,學堂成爲當時教育的主流。

中國古代的教育制度是怎麼樣的?“勸之以學,誘之以祿”是中心思想! 第6張

總結:

勸之以學,誘之以祿,這可以看作是古代學校教育的指導思想。古人上學,大部分都是把讀書和個人的政治經濟利益結合起來。教育與入仕相結合,讀書和做官聯繫在一起,這是古代教育的中心思想,也是專制統治的重要手段。不過也不可否認的是,在這種想法的催生下,教育事業也得到了不小的發展。

話說回來,無需漫談君再做比較,我們現代的教育多麼優秀也是不言而喻了,質量可能良莠不齊,但是“九年義務教育”至少賦予了大部分人站到同一起跑線上的資格。跟學弟聊完,歷史君還慶幸自己早生了幾年,要按照他們的學法,我可能要考不上大學了。

最後給大家分享一首《勸學詩》:

富家不用買良田,書中自有千鍾粟。安居不用架高堂,書中自有黃金屋。 出門無車毋須恨,書中有馬多如簇。 娶妻無媒毋須恨,書中有女顏如玉。 男兒欲遂平生志,勤向窗前讀六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