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類文史 > “漢人”和“漢族人”有區別嗎?“漢人”指代的是什麼?

“漢人”和“漢族人”有區別嗎?“漢人”指代的是什麼?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1.2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漢人”和“漢族人”有區別嗎?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着小編一起看一看。

漢族是中國的主體民族,是上古時期黃帝和炎帝部落的後裔,炎黃子孫。“漢”原指天河、宇宙銀河,《詩經》雲:“維天有漢,監亦有光。”漢族舊稱漢人是因中國的漢王朝而得名,漢朝以前稱“華夏”或“諸夏”。且無論是在政治、軍事、哲學、文學、史學、藝術等諸多方面,漢族都創造了許多輝煌的業績。

“漢人”和“漢族人”有區別嗎?“漢人”指代的是什麼?

那麼,這裏就有一個疑問了,所謂的“漢人”就是“漢族人”嗎?

其實,中國的大部分族羣都願以“漢人”自居。當然,“漢人”這一名號也是始於漢代,因爲,在歷朝歷代中,漢朝對於中國的意義非比尋常,它所象徵的不單單是一個政治上的時期,而是將來自不同族羣與背景的人羣彙集成了一個大家庭的“認同感”。

“漢人”和“漢族人”有區別嗎?“漢人”指代的是什麼? 第2張

那麼,爲什麼唐、宋、明等朝代無法做到這些呢?

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漢人”並不是對某個族羣的定義,“漢人”是建立在文化層面之上的。在此基礎上,“漢人”與一些來自海外的族羣概念有本質上的區別,例如:日耳曼人、印第安人等,都是以種族和血統來劃分的。可是,“漢人”卻是以文化來界定的,這種界定方式貫穿了數千年,一直延續到今日。

大家都知道,自劉邦擊敗項羽奠定勝利基礎後,當時的各路諸侯紛紛向劉邦俯首稱臣。不過,這時的漢朝只是名義上的,還不算是一個成熟的朝代。哪怕到了文景之治,國內外的形勢依然動盪,漢朝的特點還沒有突顯出來。直到漢武帝登基,也就是公元前一世紀左右漢朝才展示了它與其他王朝的不同之處。

賈誼在他的文章《論積貯疏》中是這樣表述的:“漢被稱之爲漢,已經有很長時間了,不過,爲什麼王朝不能改掉前朝的弊端?爲什麼還有外敵入侵?爲什麼老百姓仍活在水深火熱中呢?”

當賈誼所提出的這些問題全部得到解決,這纔是“漢之爲漢”。

“漢人”和“漢族人”有區別嗎?“漢人”指代的是什麼? 第3張

從一個地主武裝,逐漸轉型成彙集各路英雄人物都有資格加入的統治集團,需要一個過程。在漢朝初期,只有有功之臣纔有資格擔任丞相,什麼是“有功之臣”呢?就是有侯爵身份的人。如何獲得侯爵身份呢?那就是獲得軍功或者世襲父輩的爵位。經過很長時間的轉變後,“布衣封侯”才成爲可能,有能力的人就算沒有爵位在身,也能擔任宰相。

察舉制對於漢朝而言是一項壯舉,經過董仲舒等人的努力,這項政策終於出臺。於是,全國各地的有才之人有了入仕的機會,也讓人才可以前往各地任職,才盡其用。每個郡縣都有一定的名額,可以推舉人才進入中央工作。雖然,這種察舉制仍沿用了“孝廉方正”亦或是“賢良方正”的名字,但是,這種制度已與前朝的舉薦制有了本質上的不同。

察舉制的建立,意味着漢朝正式從地主武裝轉型爲統治集團,哪怕是地處國家邊陲的省份,也有一定的察舉名額,可以將人才源源不斷地輸送到中央,統一調配。通過察舉制入仕的官員,需迴避自己的家鄉,不能回到故鄉任職。這種規定,有效地規避了地方派系所帶來的弊端,併爲後世的科舉制打下了基礎。從這以後,封閉的功臣集團,正式成爲各地精英共同治理天下的統治集團。

而這種政治上的轉變,正是“漢之爲漢”的基本條件。

“漢人”和“漢族人”有區別嗎?“漢人”指代的是什麼? 第4張

早在東周時期,中國已邁出了城市化的第一步,商業發展受到了重視,每個諸侯國都有各自流通的錢幣。例如,北方流通的刀幣、東方流通的布錢、南方流通的元、西方流通的錢。這些貨幣的兌換比率是怎樣的呢?我們無從得知,估計當時的人在兌換貨幣時,還要參考各地的糧價。由此可見,這一時期的各地市場並沒有統一,國內存在獨立的多個市場,經濟相對分散。

當時的產品均在城市中生產,農村並沒有手工業的概念,每個城市都有獨立的生產單位。這種低效的生產模式,導致產品只能供應本國的內需,自產自銷。漢武帝登基後,因爲,每年都會發動對外戰爭,所以,必須徵收大量賦稅,來維持軍費的需求。爲了防止老百姓不交稅,甚至,偷稅漏稅,漢武帝制定了一套最嚴格的徵收條款。

那就是:每個納稅人,都必須如實上報自己的財產,將超過標準的財產上繳。每個人都有資格檢舉揭發逃稅者,如果逃稅者情況屬實,則告發者可得到逃稅者財產的一半,另一半全部充公。在這種高壓之下,全國各地到處都是告密或者準備告密的人。

“漢人”和“漢族人”有區別嗎?“漢人”指代的是什麼? 第5張

不過,漢武帝的這種做法倒也不算是壞事,這種緊張氣氛有效地破壞了此前低效的生產機制,所以,手工業不得不轉入人口相對稀疏的農村。

在農村生產商品,就必須要農村具備一定的集散功能。因爲,農村的手工業產量低下,但農村的數量較多,所以,產品集散機制逐漸在全國範圍內形成了經濟網。自漢武帝以來,全國的經濟逐漸被統一,經濟得到了整合。直到1840年,中國開啓了海禁後,中國的經濟網絡,始終是歷朝歷代統治者得以一統江山的重點。並且,政體可以割據、分裂、被入侵,經濟網絡卻不會。

因爲,就算是經濟網絡遭到破壞,也不會持續太長時間,在短時間內就能完成“自我修復”。由於各地區之間在經濟上的依存性,所以,經濟網絡必須得到維護。

所以,統一經濟,也是“漢之爲漢”的重要一環。

“漢人”和“漢族人”有區別嗎?“漢人”指代的是什麼? 第6張

我們知道,漢武帝是個非常迷信的人,他摯愛的李夫人亡故後,爲了能與她的靈魂相會,漢武帝請了一大批方士,將皇宮搞得烏煙瘴氣,就是爲了與愛人再次相會。

漢朝初期,全國各地的宗教信仰均受到中央管理,全國各地的神祇都必須在長安城中“備案”。一時間,各路神仙雲集長安,他們的神祇集中修建在皇城中,方士、巫師在京城融爲一體。王莽篡漢時期,這些宗教的種子終於開花結果。東漢末期道教盛行,全國的民間信仰全部被整合起來成爲後世道教的起源。

其實,現在一些民間的信仰方式,祭祀對象,仍與漢朝差不多。在文化層面,隨着察舉制的推行,全國各地的精英人才雲集長安。長安修建有高等學府,專門對這些人才進行再培養。漢成帝時期,長安的學府中,有超過三萬名博士弟子。這些漢朝的“大學生”,大部分在畢業之後回到自己的故鄉,從事教書育人的事業,將儒學的種子播撒到各地。博士弟子的出現,是文化統一的重中之重。

東周時期百家爭鳴,各類學派遊走於大江南北,已經有不少學者意識到文化整合的重要性。隨着董仲舒《春秋繁露》的成書,這部兼容幷包自然、人事等各方面的鉅著進一步影響了文化思想的整合。而司馬遷的《史記》,則是一部整體歷史的構建工程,這一工程奠定了中華文化的格局。正因爲政治、經濟、文化三個方面的整合,兼容幷包的大系統才讓漢朝文化增光添彩。

由此,各地的不同族羣,都願意融入到漢朝這一大系統裏,從這以後的幾千年時間裏中國人仍習慣以“漢人”自居。

“漢人”和“漢族人”有區別嗎?“漢人”指代的是什麼? 第7張

“漢之爲漢”,就是因爲漢朝寬容的發展方針,這種宏大而不自我限制的發展方針,處處體現着中國人廣闊的胸懷。面對入侵者,漢朝統治者雙管齊下,軟硬兼施。因爲漢朝皇帝明白,武力終究只是下策,能夠用和親這種懷柔的方式解決問題,就沒必要大動干戈。所以,漢朝與南匈奴之間水深火熱的關係纔會得到改善,雙方纔會和諧並存。

張騫出使西域,以經濟發展爲基礎,開闢了絲綢之路。在面對南越問題上,漢朝同樣以武力不如和解的原則,和平解決問題。除了“絲綢之路”外,漢朝還在四川開闢了一條“道”。正是因爲“道”的建設,才讓漢朝的郡都以下出現了“縣”的建制。時至今日,我國的許多城市仍保留着“道”的名稱,這些都是漢朝制度所留下的影響。由於文化是沒有邊界的,所以,自漢朝以來中國人便形成了“天下國家”的思想認識。

支撐着“天下國家”的,是政治,是經濟,也是文化。雖說,“漢之爲漢”的精神在傳承到1840年時,終於被取代,在這一段時間裏,“民族國家”的思想意識代替了此前“天下國家”的思想意識。在列國這種體制內,民族國家之間不斷髮生衝突,中國民族主義逐漸崛起,慢慢的被“天下國家”而代之。

其實,在兩千年前,歐洲文化的發源地是在羅馬。雖然,歐洲人將耶穌基督的誕生作爲公元的開始,但羅馬人早已在公元前提出了千禧年的概念。羅馬與漢朝一樣,都有着“天下國家”的概念,也是一個兼容幷包的王朝。直到列國時代的到來,西方“民族國家”的意識這才取代了“天下國家”的意識。

“漢人”和“漢族人”有區別嗎?“漢人”指代的是什麼? 第8張

總而言之,“漢之爲漢”,並不是因爲漢文化抵制與對抗其它外來文化,而是對其他文化展現出包容與寬大。漢人的名稱從漢朝而來,因此,漢朝對中國的意義便不只是一個政治上的朝代,漢人也不是一個族羣的意義,而是一種文化羣的意義。

現今,很多史學愛好者,總是習慣性地將“漢唐”相提並論,其實,也是因爲這兩個王朝都有強大的包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