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密史 > 歷史真相 > 古人稱醫生爲“大夫”或“郎中”,這兩者有區別嗎?

古人稱醫生爲“大夫”或“郎中”,這兩者有區別嗎?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1.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在我國遠古時期,由於醫學技術不發達,人們生病了通常認爲是神明的降罪,所以就會請巫師來驅邪辟兇,用巫術治病,因而那時的人們處於巫醫不分的階段。我們從醫字的兩個繁體字“醫、毉”也可以看出來,其中一個字下面就是“巫”字。

直到春秋時期開始,巫、醫才逐漸分開,並開始出現專科醫生。即使如此,那時人們也不是把醫生稱作爲醫生,而是有五花八門的叫法,如杏林、懸壺、太醫等。

古人稱醫生爲“大夫”或“郎中”,這兩者有區別嗎?

醫生一詞最早出現在唐代唐玄宗時期編撰的《唐六典》中,其中有文記載:“醫生四十人”,但在這裏的醫生,也並不是我們今天所說的醫生,而是指一些學習醫藥的學員。

到了宋代,隨着我國社會的空前發展,醫藥事業也隨之水漲船高,當時的朝廷設立了太醫局和御藥房,並設有官員專門負責宮廷內的醫療工作。

在民間,朝廷也設立了專門的疾病治療機構,稱爲惠民局,由朝廷派出的官員負責百姓的疾病治療。其中,負責治病的官員根據醫治的專科性質又分爲食醫、疾醫、金創醫,分別負責百姓的食物安全、疾病治療和受傷後的救護。

也就是從這時起,人們把醫生這個職業稱爲“大夫”或“郎中”。“大夫”和“郎中”本來是古代的官職名,怎麼又成了醫生的代名詞了呢?

其實也簡單,在宋朝以前,大夫和郎中都是官職名,各個朝代都有使用,但各個朝代的對於官階的使用又不統一,以宋朝爲例,朝廷有六部(吏、戶、禮、兵、刑、工),各部的一級官員稱爲尚書,二級官員稱爲侍郎,三級官員稱爲郎中,四級官員稱爲員外郎。

太醫院在朝廷的編制大體雖然與六部平級,但畢竟分量不一樣,爲了區分,太醫局的一級官員就稱爲大夫,二級官員稱爲郎中。

後來,隨着時間的發展,人們爲了表示對醫生的尊敬,開始以“大夫”和“郎中”這樣的高級醫官名稱來代指醫生,並將這種稱謂一直沿用至今。

一種比較有意思的現象是,在我國民間北方人普遍稱醫生爲“大夫”,並且還將“大”字的音讀成[dài],以與官職裏的“大夫[dà fū]”相區別;而南方人則普遍將醫生稱爲“郎中”。

此外,還有另外的一種說法,古人把坐堂看診的醫生叫大夫,而把行走於江湖行醫賣藥的醫生叫做郎中,正所謂有“江湖郎中”的說法,而沒有“江湖大夫”的稱呼。

相比較而言,“江湖郎中”一般能夠根據對方家庭情況而酌情收取診療費,對一些窮苦人甚至還免收醫藥費,因而大部分郎中在鄉間有較高的聲望。

在我國古代職業排序的“九流”的多個版本中,醫生這一職業一直穩居中九流第二位,僅次於舉子。古代的讀書人不是都有一句“不爲良相,便爲良醫”(范仲淹語)的志願嗎?

時至今日,“郎中”的稱謂已經比較少見,而“大夫”一詞仍被人們用來稱呼醫院裏的醫生們,畢竟,“大夫”一詞在宋代是屬於太醫局的一級官員嘛。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