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類文史 > 敦煌舞有哪些歷史起源?舞蹈技巧上有何不同?

敦煌舞有哪些歷史起源?舞蹈技巧上有何不同?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1.4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敦煌舞是一面絲路的鏡子,它主要以佛教中的人物爲主,結合西域地區的文化特色所編創出來的舞蹈。

近代的編舞家和學者們前往敦煌地區考察後,仔細觀察莫高窟裏的壁畫後,把所收集的人物繪畫和雕像編輯成一出舞劇——絲路花雨;由甘肅省歌舞團演出,演出後即受好評和喜愛,爾後又陸陸續續在全中國和世界各地演出,也帶來許多的震撼與新風貌!絲路花雨之成功在於舞蹈的呈現和風貌,它豐富的動作內容和變化和其他舞蹈都不同;原因在於集合了多民族文化的姿態再創造出自己的獨一風格。

敦煌舞有哪些歷史起源?舞蹈技巧上有何不同?

在舞蹈中我們可以看到從希臘女神到印度神像多變的站姿,波斯民族的神祕面紗風味,這些又融合中國本身古典舞蹈柔美形態,敦煌舞是聚集了各類舞蹈技巧的精華所創作出來的舞蹈。

敦煌舞裏又分成許多不同的舞碼,不同的技巧,我們所常聽到的“飛天”是其中的一支舞;大部分是和大綵帶一起跳,顯現出在空中飛舞的情境,壁畫中有許許多多的飛天,飛天在印度即“香音神”的意思,他們通常是出現在佛陀即將出來講經前,以奏樂和舞蹈的形式來迎接佛陀和告知衆生。

敦煌舞有哪些歷史起源?舞蹈技巧上有何不同? 第2張

飛天又在敦煌舞中又細分爲:伎樂天、散花天,伎樂天是負責彈奏音樂,而散花天是負責播灑香花,讓佛陀講經的會場既莊嚴又美麗。

所以在舞蹈技巧上伎樂和散花的動作截然不同。除了飛天角色外還有菩薩、金剛、仙女和蓮花童子等。不同的角色有不同的形象氣質,舞蹈形態也不同。

如飛天伎樂是活潑、飄逸、燦爛的,思維菩薩是慈悲、端莊、典雅的,金剛力士是雄偉、威嚴、挺拔的,仙女是柔美、溫和嬌嫩的,蓮花童子是純真善良的。

敦煌舞是什麼舞種

敦煌舞蹈“曲”、“圓”巧妙融合

首先敦煌舞繼承了唐樂舞,融合了西域各民族、甘肅新疆吐魯番各部落的舞蹈舞姿特點,從而形成了曲中求圓的藝術特徵。首先,圓的藝術在古典舞中是一個非常突出的藝術特徵,而敦煌舞又結合了曲線的舞姿運用。

敦煌舞的審美標準爲”三道彎”,即頭部、肩部、胸部、胯部、膝蓋、腳踝向不同方向扭動。這三道彎和傣族舞蹈中的三道彎還是有明顯的區別的,敦煌舞的創作者們結合曲線悠閒、溫和的感覺,與圓結合,更具美感。使手姿、腳姿、頸姿和腰肢姿態保持了“s”形。將“曲”、“圓”結合起來,合爲圓,分爲曲,組成富於變化之美的“s”曲線。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