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類文史 > 明朝舉行三大朝會時,錦衣衛與其他親軍一起承擔什麼職責?

明朝舉行三大朝會時,錦衣衛與其他親軍一起承擔什麼職責?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3.41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錦衣衛的職能是守衛值宿,偵察與逮捕和典詔獄。錦衣衛首先是皇帝的侍衛親軍和儀仗隊,由將軍、校尉和力士組成。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明朝舉行三大朝會時,錦衣衛與其他親軍一起承擔什麼職責?

將軍初名“天武”,永樂時改稱“大漢將軍”,選取體貌雄偉、有勇力者充任,作爲殿廷衛士。校尉、力士揀選民間身體健康、沒有前科的男子充任,校尉掌管鹵簿、傘蓋,力士舉持金鼓、旗幟。

凡皇帝出行,或狩獵,或親征,或祭祀等,必有錦衣衛相隨。儀仗隊伍由將軍、校尉、力士組成,將軍在前,稱爲大漢將軍,由體形魁梧、樣貌威嚴者擔任,依據出行之性質、規模之大小,隨行之大漢將軍人數亦有增減,一般幾百或上千人,最多時爲一千五百人。大漢將軍身着盔甲,肩上扛有一柄大刀,騎駿馬,着實威風。不過這大漢將軍只是一個稱呼,並非真的將軍,只是以資壯觀罷了。

除去這些儀仗隊,另有在前面負責開路巡邏的,還有在鑾駕與京師之間來回傳遞消息的。這一整套皇帝出行之隊伍,皆由錦衣衛充任。

平日裏沒有朝會活動時,各衛親軍分別值守皇城四門,唯獨錦衣衛將軍在午門外晝夜守衛,總共100人。午門是宮城的正門,可見錦衣衛地位之高。

皇帝在奉天門(今故宮太和門)御門聽政的時候,錦衣衛堂上官一員侍立在御座西側,負責傳旨。錦衣衛將軍一百二十九人與千戶二人、百戶四人,分別守護在丹陛、御道、金水橋以及奉天門廣場的各個門前。此外還有錦衣衛校尉五百人,排列在午門內外,負責鳴鞭及執掌儀仗。

明朝舉行三大朝會時,錦衣衛與其他親軍一起承擔什麼職責? 第2張

御門聽政,便是俗稱的上朝,上朝並非在金鑾殿(太和殿)上,而是在金鑾殿外面的奉天門,早朝鼓響時,文武大臣便序立於左右掖門之外,待聽得鐘鳴,乃從左右掖門而入,過金水橋,入奉天門,在丹墀下立於東西兩側。

是時,在御座西側立有一員錦衣衛,一般負責傳旨,亦起到威武之作用。此外,在丹墀、御道、金水橋、奉天門外廣場兩側,掖門等處,侍立有大漢將軍一百二十九名,千戶兩人,百戶四人,另有五百校尉分守於午門內外,一則警衛,二則鳴鞭、執儀仗。文武大臣從宮外一路走來,至奉天門裏,一路上皆有各級錦衣衛把守。

每年正旦、冬至、萬壽節三大朝會,錦衣衛與其他親軍一起承擔侍衛和儀仗職責。儀仗隊伍共有四千人餘人,其中錦衣衛多達一千五百人。朝會期間距離皇帝最近的就是錦衣衛,隨時侍奉左右,聽候調遣。

由於具有儀仗隊的職能,所以錦衣衛的服飾異常華美。校尉穿的官服因襲了元代禮服的樣式,《長安客話》中稱其“鵝帽錦衣”,也就是用鵝毛裝飾的帽子和顏色亮麗的衣服。每當皇帝祭祀或巡遊時,作爲侍從的錦衣衛校尉更要身着飛魚服,腰佩繡春刀。飛魚服是僅次於蟒袍的隆重禮服,官員到了一定品級才能穿着。

繡春刀輕巧短小,除非御賜,否則不能擅自佩戴。景泰年間,錦衣衛指揮使和當值侍衛又獲准穿着麒麟服,這是公、侯、伯、駙馬纔有資格穿的禮服。錦衣衛大漢將軍在當值時要穿戴飾以小旗的頭盔、對襟的罩甲。盔甲有金盔金甲、紅盔紅甲和紅盔青甲等各種顏色。腰間還要懸掛宮禁金牌和佩刀,手持金瓜或斧鉞。現藏於臺北故宮博物院的《出警入蹕圖》中能清楚地看到隨駕扈從的錦衣衛官軍。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