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類文史 > 魏晉以來,古代的樂器箜篌與古箏在技術上有哪些區別?

魏晉以來,古代的樂器箜篌與古箏在技術上有哪些區別?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6.6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箜篌與古箏在技術上的區別更多(分屬於豎弦類和平弦類樂器了),除了前面說過的在定弦方面五聲音階和七聲音階的不同以及箜篌雙排弦的特別之處外,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一,彈古箏要戴假指甲,彈箜篌(豎琴)不戴假指甲。這是因爲箜篌的共鳴方式、置弦方式和箏不同,彈箜篌時手指觸弦的角度也和彈箏不同,所以用裸指較小的力量撥絃就能達到足夠的音量,再加上箜篌弦爲豎直向,彈奏時常常要用指尖的左右側面撥絃,戴上假指甲不會對此有什麼幫助,反而有所妨礙,因此彈箜篌像彈古箏一樣不戴假指甲,而是用肉指和指甲直接觸弦。這也使箜篌一般用尼龍弦及尼龍纏鋼絲絃,不用裸鋼絲。與此相應的是箜篌少了點箏的力量,而某些技法卻更細緻入微。

魏晉以來,古代的樂器箜篌與古箏在技術上有哪些區別?

二,古箏的弦列呈有一定弧度的拱面,手每次在兩根隔着一定距離的弦之間跳轉時必須擡起一點,而且整個弦列的中點線斜向得比較厲害,有時實際增加了距離,因此要比在平面、直向上的移動微微費時。此外,每一根弦相對於它前後兩根相鄰的弦是要微微高出的(儘管程度很小),因此在古箏上撥單獨的某根弦要更容易一點。

箜篌的弦列完全是平面,手每次在兩根隔着一定距離的弦之間跳轉時幾乎不用擡起,而且整個弦列的中點線斜向程度不大,實際縮短了距離,因此有時要比在拱面、斜線上的移動稍微快點。此外,每一根弦與它前後兩根相鄰的弦處於同一平面,因此在箜篌上撥單獨的某根弦不是最容易的——有時下指角度不能太平,太快了容易碰到相鄰的弦。

三,在泛音數量上,古箏由於有左手的幫助,每根弦可以有多個泛音,箜篌則由於雙排弦的分割,雙手不能接觸同一根弦,因此在不踩踏板的情況下每根弦只能彈出一個泛音,但可以在泛音旋律中靈活使用壓顫技巧修飾。

在歷史文化方面,古箏從東漢開始以高亮簡便而受到人們的喜愛,逐漸取代了在盛世中的尊貴樂器瑟,而這也正是箜篌從西域傳入中原的時候。兩者同時成爲魏晉以來重要的彈奏類樂器。

初期,箜篌流傳範圍甚窄,古箏是更受重視的。如建安七子的阮璃在《箏賦》中即讚美箏爲衆樂之冠,其聲合乎天地;描寫其音之抑揚浮沈,有君子之道及壯士之節,並誇飾其曲調高雅,以伯牙之能琴,延年之善於新聲,都不能及;從箏的形制到爲衆器之師、音樂效果、藝術風格、彈奏手法、音樂美學,以至社會影響,都做了精闢的論述。他指出此時的箏已成爲一種“曲高和寡”的樂器,並以枉、苞、冠、稟、籠來誇陳箏在衆樂器中的雄踞地位。可見古箏在三國時期,是一種相當高尚的樂器,受到朝野學者、文士之普遍重視,在表現能力、彈奏技巧以及製作工藝方面,都達到了較高的水準。

魏晉以來,古代的樂器箜篌與古箏在技術上有哪些區別? 第2張

然而到了隋唐年間,又一個盛世,需要最符合這個時代的音樂,含蓄的古箏顯然漸漸不能滿足人們的追求,華麗的箜篌散發出奪目的光彩。無論是演奏者所受到的尊榮還是詩人們的讚譽,箜篌似乎都獲得了更大的榮光。但這也是不幸的開始:統治者對這種樂器愛之如寶,不欲其流傳於外,竟然用束縛宮廷的方式來阻礙箜篌的民間發展。唐朝詩人顧況在《李供奉彈箜篌歌》中就透露了這樣的信息“早晨有敕鴛鴦殿,夜靜遂歌明月樓……在外不曾輒教人,內裏聲聲不遣出。”——再加上本身製作、演奏的複雜性不適合當時民間的普及,箜篌停滯了……

自唐經宋,再到明朝,古箏拋棄鹿骨爪撥奏而改用手指戴甲彈奏,表現力獲得進一步的提升;箜篌卻因爲長期被拘禁在不見天日的高門貴族中,形制得不到改進,技術退化,曲目匱乏,病得奄奄一息,最後更遭到儒教正宗推禍委過以“靡靡之音”的惡毒攻擊,終於失去了生命。所有神器都落得同樣不幸的命運。

早期的古箏高亢粗獷,有“秦箏慷慨”之說,東漢以後乃逐漸發展爲淡雅古樸的風格,經過千百年緩慢的進化,近代以來在西洋音樂的衝擊下則日益成爲促音繁聲的樂器。伴隨着古箏叮叮咚咚跳動的音符,略帶滄桑感的歌聲,纏綿悱惻、淡淡的哀愁,訴說着心底無限的希冀——是失意青樓的才女永恆的映象。這是古箏傳統文化中最深刻的部分,一如宋詞的曲折深婉。即使是少數較有氣勢的箏曲,也和宋詞中少數較有氣勢的豪放派頗有聯繫。

箜篌有一種浪漫唯美的悲劇性情調,出乎天然,以至於在她離世的歲月裏,人們也常常會在某種追憶往昔的夢幻意境中提到她。廣闊華麗的唐詩,精雕細琢而渾然天成,空靈純美又不失大氣。箜篌象徵着世界性的鳳凰文化,但又獨具東方之美。“鳳,神鳥也……五色備舉。出於東方君子之國,翱翔於四海之外,過崑崙,飲砥柱,濯羽弱水,莫宿風穴,見則天下太平。”好一個“出於東方君子之國,翱翔於四海之外”。

最有意味的是厭惡箜篌的儒教文化附會鳳凰曰:“……五采而文,名曰鳳皇,首文曰德,翼文曰義,背文曰禮,膺文曰仁,腹文曰信。是鳥也,飲食自然,自歌自舞,見則天下安寧。”天下安寧,盛世之音。其千古不滅的生命力是什麼呢?是能浴火而重生的鳳凰之魂。

爲了使這消失多年的樂器重現舞臺,從上個世紀五十年代起,中國音樂工作者和樂器製作師們進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他們根據古書的記載和保存下來的古代壁畫的圖形,設計試製了幾種類型的箜篌,但是由於這些箜篌存在着許多不足,所以沒有推廣和流傳開來。到了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初,一種新型箜篌--雁柱箜篌被研製出來。它的結構比較完善、科學,音響具有民族特點,因而被推廣用於音樂實踐。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