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類文史 > 玉是中華民族文明的載體之一,玉文化有哪些特徵表現?

玉是中華民族文明的載體之一,玉文化有哪些特徵表現?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6.24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玉是中華民族文明的載體之一,其功用側重於器,並集文化、藝術爲一體,是中華民族留給當今世界極爲寶貴的文化奇觀和藝術珍品。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玉是一個極其重要的元素,並圍繞它,形成了極富內涵、沉澱深厚的玉文化。玉文化的特徵有哪些呢?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玉是中華民族文明的載體之一,玉文化有哪些特徵表現?

中國古代玉石文化發展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玉文化也有一定的特徵表現,這主要體現於以下三個方面:

第一,玉的人格化

中國古代士大夫一直有佩玉的傳統習慣,古人尤其是讀書人將玉看做是君子的象徵。着主要是深受儒家思想的影響。

儒家思想一直將玉比作君子,認爲君子應當和潔白無瑕的美玉一樣,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絕世而獨立,不管外界的環境如何,都保持自己純淨的品質。《孔子家語》 中也講到:“子貢問孔子日: ‘敢問君 子貴玉而賤珉何也?爲玉之寡而珉多歟?’孔子說:

第一,玉,質地溫潤,可嘆之“仁"。第二,不易折斷,可贊之“義"。第三,佩掛起來整齊肅然,可悅之“禮。第四,敲擊時聲音舒揚致遠,可謂之“樂"。第五,瑕不掩瑜,瑜不掩瑕,可服其“忠"。君子皆珍愛之,可謂之“道"。這些美德皆是君子準則,也揭示了玉器與其相符的原因。

第二,玉器等級化

春秋戰國,各個階層等級森嚴,絕不可以僭越,佩玉分等級而來。到唐宋時代,只有三品以上的官員和品級的人物才能佩戴玉器,而到了明清時代,則只有親王和一品大員纔可佩玉。

這裏,我們又可以知道,對玉器的佩戴和限制是隨着君權專制的加強而逐步壟斷,從春秋戰國時期的各個階層相應佩玉,到唐宋時期的高官佩玉,再到明清時期的親王大員對佩玉權利的壟斷,我們也不難看出中國古代社會君權專制的逐步強化到最後的乾綱獨斷。

玉是中華民族文明的載體之一,玉文化有哪些特徵表現? 第2張

因此,玉器也由最初君子的象徵而逐步變爲權利和身份貴賤的象徵。

從側面我們也可以知道,統治階級擡高玉的地位也反映出儒家的地位逐步升高,漢代漢武帝排除其他,獨尊儒術,儒家的地位較之前有很大的提高,南宋朱嘉將《大學》《中庸》 《論語》《孟子》合編爲《四書》,併爲其作注,從此儒家的地位更是達到高峯,此舉影響了明清兩代近六百年之久。

也正是因爲儒家地位大幅度提高,所以作爲儒家文化符號代表的玉,也自然逐步變爲少數上層貴族的壟斷。

第三,玉器世俗化

除了在統治集團內部,玉器在民間的影響也很大,人們把玉看成是至尊之物,比如在中國本土的宗教——道教中,統領天下的各路神仙和首領的名字,很多都被冠以“玉”。諸如“玉皇”、“玉帝”等。

“玉必有意、意必吉祥”,隨着玉器文化的大衆化,玉器漸浙融入了民間的生活和習俗。

商周時只有貴族佩戴玉飾,取平安吉祥之意,待傳至民間,老百姓賦予了玉器更多的內涵。漢唐以來,玉作爲配飾物已成風氣,而且更加形狀多樣,精緻兼輕巧,並雕有各種吉語,如明代玉佩上常刻文“龍鳳星祥”、“喜報三元”、“三洋開泰"、“喜上眉梢”、“馬上封侯”、“官上加官”、“長命百歲”、“松鶴延年”、“魚躍龍門”、“福壽雙全”等等。

這種吉祥圖案的玉佩玉飾,直接表現了老百姓祈求招財進寶,長壽福祿的美好願望。另外,老百姓亦堅信,玉有驅邪避兇的功用。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