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類文史 > 公子昭逃到宋國尋求庇護時,後人如何評價宋襄公這種行爲?

公子昭逃到宋國尋求庇護時,後人如何評價宋襄公這種行爲?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1.4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公子昭逃到宋國尋求庇護時,後人如何評價宋襄公這種行爲?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話說,齊桓公去世之後,他那五個實力強大的兒子開始爲了齊國國君之位大打出手。

經過兩個多月的明爭暗鬥,長子公子無虧取得了階段性勝利,開始帶頭主持齊桓公的葬禮。這時候,齊桓公的遺體已經腐爛,蛆蟲爬得到處都是。

桓公屍在牀上六十七日,屍蟲出於戶。

作爲這場鬥爭的失敗者,有三位公子(公子元、公子潘和公子商人)選擇蟄伏以待,而公子昭大概認爲公子無虧不會放過自己,於是逃到了宋國,尋求宋國國君宋襄公的庇護。

易牙入,與豎刀因內寵殺羣吏,而立公子無詭爲君,太子昭奔宋。

公子昭逃到宋國尋求庇護時,後人如何評價宋襄公這種行爲?

在齊桓公時代,齊國強而宋國弱,這是沒有爭議的客觀事實。而齊桓公去世之後,他的次子公子昭居然逃到宋國尋求庇護,這可是給了宋襄公好大的面子。

所以在面對公子昭的時候,宋襄公表現出一副當仁不讓的樣子:“你這樣瞧得起我,我肯定會爲你伸張正義的!”

伸張什麼正義?自然是幫助公子昭打回齊國,幹掉公子無虧,讓公子昭成爲齊國新君。

史書記載,宋國軍隊一路勢如破竹,不但幹掉了奪取公子昭君位的“首惡”公子無虧,還打敗了其他三位公子,幫助公子昭順利登基,史稱齊孝公。

孝公元年三月,宋襄公率諸侯兵送齊太子昭而伐齊。五月,宋敗齊四公子師而立太子昭,是爲齊孝公。

以上是基本史實,沒有太多問題,但在細節上有不少羅生門的內容。

羅生門一:公子無虧是怎麼死的?

按照史書的說法,是因爲齊國人害怕宋國大軍,再加上公子無虧是由易牙和豎刁兩個小人扶持上位的,所以在宋國大軍未到之前,齊國人自發組織起來,幹掉了公子無虧,算是清理門戶。

齊人恐,殺其君無詭。

可在我看來,公子無虧更像是被暗殺,而不是被齊國民衆鄙夷拋棄。

理由很簡單,在公子無虧被殺之後,據說齊國民衆打算迎立公子昭爲新君,但其他三位公子不服,夥同公子無虧餘孽一起動手,再一次把公子昭趕回了宋國,這才導致宋國大軍捲土重來。

齊人將立太子昭,四公子之徒攻太子,太子走宋,宋遂與齊人四公子戰。

問題就在這裏:既然三位公子如此冥頑不靈,正義感十足的“齊國民衆”怎麼沒有故技重施,把三位公子全部弄死呢?甚至連他們的權力都沒有削弱多少,因爲這三位公子在後來都陸續成爲齊國國君。

不管其他三位公子好壞,就盯着公子無虧打,這到底是正義感十足的“齊國民衆”呢?還是公子昭陰養的死士呢?請大家自行評判。

羅生門二:公子昭憑什麼上位?

公子昭逃到宋國尋求庇護時,後人如何評價宋襄公這種行爲? 第2張

按照史書的說法,齊桓公在晚年時曾與宋襄公約定:“如果將來公子昭無法繼位,就請您派兵幫他打回齊國繼位。”雖然沒有說得這麼直白,但大致是這個意思。

宋以桓公與管仲屬之太子,故來徵之。

如果說公子無虧的死因還有所爭議,那麼所謂的齊桓公託孤一說根本連查都不用查,一望可知是假的。

齊桓公在世的時候,宋國算老幾?宋襄公又算老幾?他只是聯盟成員之一。翻遍與齊桓公相關的史書,除了這詭異的“託孤”內容之外,我們根本就找不到齊桓公與宋襄公有多少交情。

請宋國派兵幫公子昭打回齊國繼位,這是什麼性質的事?這是請求宋國武力干涉齊國內政!一個大國請求小國出兵,干涉本國的內政,難道齊桓公的腦袋被門夾過?否則他怎麼會說出這麼不着調的話來呢?

史書之所以把“公子昭”記爲“太子昭”,“託孤”一事幫了很大忙:宋襄公和公子昭都說確有此事,所以史書也說確有此事。

但在我看來,《史記》作者司馬遷似乎也不太相信“託孤”一事,所以史記在記錄這件事的時候寫道:“宋以桓公與管仲屬之太子,故來徵之。”

翻譯成現代文就是:“宋國以‘齊桓公和管仲的囑託’爲理由,率軍幫助公子昭復位。”

想想也挺正常,我都能看出毛病的內容,司馬遷怎麼可能看不出來呢?但他應該是找不到確切的證據來反駁這一觀點,所以只能加上“宋以”兩個字。

而之所以沒人翻這個案,是因爲公子昭當了十年國君,最後也是善終,所以沒人在明面上追究這事罷了。

但這不代表其他三位公子就這麼暗氣暗消了,公子昭剛死沒多久,他的接班人就被三公子之一的公子潘所殺,此爲後話。

公子昭逃到宋國尋求庇護時,後人如何評價宋襄公這種行爲? 第3張

隨着公子無虧的出局和公子昭的繼位,齊國內亂算是暫告一段落。

在此次事件中,起決定性因素的顯然是宋國和宋襄公,也正因爲成功幫助公子昭復國,讓宋襄公看到了齊國的衰弱和齊國三公子的蟄伏,他認爲齊國在短期內不可能再有所作爲。

有了這樣的判斷,宋襄公難免會有一種幻想:只要自己再努把力,肯定也可以複製齊桓公的成功,成爲第二位霸主。

且不說後人如何評價宋襄公的這種行爲,至少他的哥哥公子目夷就不看好,他對宋襄公說:“我們是小國家,你最好別瞎折騰。”

公子目夷諫曰:“小國爭盟,禍也。”

很多人提起公子目夷和宋襄公這對兄弟的時候,都說公子目夷賢明而宋襄公愚蠢短視,其實這是典型的表面文章,更是以結果推過程的思維模式。

公子目夷和宋襄公誰更賢明?這是沒有標準答案的,但宋襄公在位期間,公子目夷一直擁有僅次於甚至不次於宋襄公的權力地位,這是可以肯定的。

據說,在公子目夷和宋襄公(太子茲甫)的父親宋桓公臨終前,宋襄公曾請求父親立公子目夷爲接班人,但宋桓公認爲公子目夷是庶子,所以還是決定讓宋襄公上位。

三十年,桓公病,太子茲甫讓其庶兄目夷爲嗣。桓公義太子意,竟不聽。

宋襄公上位之後,立刻任命公子目夷爲左師,處理朝政大事。

三十一年春,桓公卒,太子茲甫立,是爲襄公,以其庶兄目夷爲相。

《左傳》除了記載上述事件之外,還講到了公子目夷的後代,“左師”這個重要官職就是專門爲公子目夷的後代所留。

宋襄公即位,以公子目夷爲仁,使爲左師以聽政,於是宋治。故魚氏世爲左師。

這三段記載有問題嗎?問題太大了。

按照我之前的分析,齊桓公託孤純屬子虛烏有,這一點問題應該不大,宋襄公卻編出了一個所謂的“託孤”故事,從而獲得武力干涉齊國內政的機會。

在此之後,公子昭雖然成爲了齊國新君,但卻一直被宋襄公打壓,以至於後來都不願意參與宋襄公主持的盟會(這一點後來會說到)。

由此可見,宋襄公此人的權力慾極爲旺盛,要說他願意主動讓位,我認爲不太可能,更別提爲哥哥的後代專門留一個可以處理朝政大事的重要官職。

如果宋襄公真的曾在宋桓公面前表示讓位,那麼只有兩個可能:

一、他擔心宋桓公臨時換人,所以用了一招“以退爲進”,讓宋桓公把話說死,到底誰繼位;

二、他擔心公子目夷實力太強,怕他到時候會不服從自己,而宋國較之齊楚爲弱,根本經不起內訌的折騰,所以玩了這麼一出“兄友弟恭”的表演,希望公子目夷上道。

果然,公子目夷表現得很上道。

按照《史記》的說法,是宋桓公否決了宋襄公的提議,但按照《左傳》的說法,是公子目夷主動表示,自己的胸襟不如弟弟宋襄公,根本不考慮繼位的事。

宋公疾,大子茲父固請曰:“目夷長,且仁,君其立之。”公命子魚,子魚辭,曰:“能以國讓,仁孰大焉?臣不及也,且又不順。”遂走而退。

這就是歷史的有趣之處:司馬遷在寫《史記》的時候,肯定參考過《左傳》的相關內容,但他沒有用這一條。

按照我的判斷,司馬遷或許更傾向於公子目夷和宋襄公暗戰,是他們的父親宋桓公強制兄弟倆保持和平。

但如果是強制保持和平,在宋桓公去世之後,兄弟倆爲什麼沒有火併呢?宋襄公反而把國政大事都交給了公子目夷。

綜合上述因素考慮,我傾向於《左傳》的記載,應該是公子目夷主動退卻表示臣服,而宋襄公則投桃報李表示誠意。

我之所以要詳解公子目夷和宋襄公的關係,就是爲剖析雙方的利益點打基礎:這兩人是政敵的可能性大過兄弟情深的可能性,只不過由於外有強大的齊楚,宋國只有精誠協作才能保證不淪爲大國玩物。在這方面,兄弟倆的利益點應該是一致的。

但在保住國本不失的前提下,宋國是不是應該找機會更進一步呢?這兄弟倆的利益點顯然是不一致的。

基於宋襄公一系的利益,自然是希望宋國越強越好,影響力越大越好,這樣他們才能攫取更多的利益。

基於公子目夷一系的利益,自然是希望宋國歲月靜好,當一個安安靜靜的美男子即可,總而言之,維持現狀。

公子目夷一系之所以不贊成宋國擴張,是因爲他們有可能在擴張中被宋襄公扔出去當炮灰,到最後佔便宜的時候,又有可能只吃到殘羹冷炙。

出力多,好處少,你說公子目夷一系有什麼理由支持宋襄公一系參與爭霸呢?

從另一個角度來說,齊國雖然在動盪,但其國力尚存,真把它們逼急了誰也不知道會怎樣;楚國是南方一霸,又頻頻插手中原事務,哪個中原諸侯國敢說自己能穩吃楚國?

這樣一分析,宋國的實力確實有點不夠看。

公子昭逃到宋國尋求庇護時,後人如何評價宋襄公這種行爲? 第4張

面對公子目夷的說辭,宋襄公心裏顯然是有譜的,但由於他剛扶公子昭登上齊國君位,難免有些志得意滿,更希望趁此良機再進一步,萬一夢想真的成了呢?

此時的宋襄公就好像在遊戲裏剛推倒A副本的最終BOSS,獲得了兩三件相當不錯的裝備,團隊士氣也正高漲,他自然希望藉着現在這股勁,趕緊去把B副本給推了。

B副本的最終BOSS,自然就是雄霸南方的楚國。

楚國太強了,就連齊桓公都不敢輕易開啓戰端,當初的“昭陵之盟”也只是簽訂了友好互不侵犯協議。但由於宋襄公幫助公子昭登上了齊國國君的寶座,所以他認爲自己現在完全可以借勢而起,聯合齊國一起向楚國發難。

面對齊宋兩國的威壓,楚國估計也會像當初那樣,再籤一個類似於“昭陵之盟”的協議,雙方繼續保持友好互不侵犯的狀態,而楚國則承認齊宋擁有繼承齊桓公霸業的資格。

到了那時,宋襄公自然可以輕易說服齊國國君公子昭,因爲公子昭就是在自己的支持下復位的,再加上如果齊國國君連任霸主,齊國的國勢必然會更強,屆時有可能失控。

基於這個原因,如果公子昭敢爭這個霸主,必然會被國際輿論斥責,齊國也將受到排擠。

如果齊國不與宋國聯合,那他們就無力向楚國施壓,畢竟齊桓公這樣的雄主已經去世,齊國已經不復昔日的強盛。

可出乎宋襄公預料的是:公子昭壓根兒就沒給他這個面子,由宋襄公召集的會盟,齊國缺席。

其實宋襄公算得不錯:如果不與宋國聯合,齊國根本無力延續齊桓公的輝煌。

可問題是:人家公子昭現在想的根本不是延續齊桓公輝煌,而是在想應該怎樣打壓蟄伏的三位公子,保證自己這一系可以在齊國國君的寶座上千秋萬代。

強力盟友退卻,宋襄公尷尬了。

在會盟上,宋襄公強撐着裝大尾巴狼,希望楚國國君楚成王認清形勢,不要與我強宋對着幹,只要續簽“昭陵之盟”,承認我宋國的霸主地位即可。

面對不知天高地厚的宋襄公,楚成王也沒有多說什麼:他直接在盟會上發動兵變,把宋襄公俘虜了!

於是楚執宋襄公以伐宋。

社會我熊哥,人狠話不多!

抓了宋襄公之後,楚成王立刻決定以此爲藉口攻打宋國:“你們這個國君居然敢對我大楚王不敬,我非要給你們一點顏色看看!”

面對這種情景,宋國諸臣也很乾脆:他們立刻擁立公子目夷爲新君,並派使者明確告知楚成王:“我們宋國已有新君,你說老國君對你不敬,那你自己看着處置吧!”

這就沒意思了……

楚成王本身就是殺兄繼位的,對於宮廷之間兄弟相爭的戲碼相當熟練,所以他當即做出決定:把宋襄公放回去,看宋國兩位國君內訌,咱們坐收漁利。

於是乎,顏面掃地的宋襄公被放回宋國。

冬,會於亳,以釋宋公。

剛回國的宋襄公看看公子目夷:想不到吧?咱又回來了!剛繼位的公子目夷看看宋襄公:你這廢物咋沒死在楚國呢?

也是這兄弟倆比較理智,都剋制住了找對方麻煩的衝動,因爲強敵楚國在前,他們必須齊心協力。

公子目夷立刻歸還君位,並一再解釋這是權謀之計,宋襄公自然表示無所謂,他完全相信自己的哥哥。

楚成王一看這兄弟倆沒打起來,自己也覺得無趣,所以決定退兵。

楚國退兵之後,宋國的局勢變得極其微妙。

按照宋桓公遺命,宋襄公繼位是名正言順的,公子目夷對此也沒有表示異議,兄弟倆表面友好的狀態維護得很不錯。

可這次宋襄公被抓,公子目夷立刻成爲新君,再加上宋襄公丟了大臉,在國內的威望肯定也有所降低。

公子目夷或許是抱着“高築牆、廣積糧”的施政方針在跟宋襄公對耗,所以他並沒有貪戀國君寶座,但他所獲得的好處顯然是很多的,而且這種好多大多是隱性的,宋襄公想抓把柄都難。

面對這種情形,宋襄公覺得繼續這樣耗下去,自己被楚國活捉這種事早晚會成爲導火索,公子目夷想什麼時候引爆,自己都只能被動接受,這種主動權不在手上的感覺令宋襄公非常難受。

基於這種考慮,宋襄公做了一個大膽的決定:伐楚報仇!

面對宋襄公這一決定,公子目夷簡直都驚呆了:見過不怕死的,卻沒見過這麼喜歡找死的!楚國是什麼咖位,那是我們小小宋國能夠撼動的嗎?

十三年夏,宋伐鄭。子魚曰:“禍在此矣。”

但公子目夷的反對根本無效,因爲宋襄公手握政治正確:你們的國君被俘虜了,難道你們全當無事發生嗎?要是真這樣,那不如我趕快讓位給公子目夷,是不是就稱你們的心意了?

如果話說到這一步,你說公子目夷該怎麼辦呢?又能怎麼辦呢?

後世讀者或許會問:“宋襄公做出這個決定的時候,他難道不考慮宋楚之間的差距嗎?如果面子沒掙回來,豈不是輸得更慘?”

宋襄公雖然基於挽回顏面,但他肯定很清楚:直接交鋒沒理由,因爲人家楚國好歹把自己送了回來。而且楚國實力強大,硬碰硬難免會吃虧。

基於這種思路,宋襄公玩了一出“圍點打援”:他率軍攻打依附於楚國的鄭國,看楚國來不來救。

如果楚成王上道,自然會看懂宋襄公的招數:這位老兄就是要個面子,所以他肯定不會全力攻鄭,這時候楚成王只要派一個信差去鄭國,表示楚國即將出兵救援,要求鄭國堅決頂住就行。

宋襄公隨便打幾下,發現楚軍沒來,自然會找理由退兵的,這樣宋襄公的面子就算找回來了。

可問題是,楚成王不上道,他覺得宋襄公不識好歹。也有可能是,楚成王覺得自己沒必要上道,你不過是小小宋國,居然也敢跟我玩這種盤外招?

總而言之,劇本並未按照宋襄公這個導演的設定來演,因爲楚成王過於大牌,他決定和宋襄公面對面較量一次,免得他以後再這樣嗚嗚喳喳地找抽。

這一戰的結果自不用多說,肯定是楚國大勝。

陳成,宋人擊之。宋師大敗,襄公傷股。國人皆怨公。

但在記錄這一戰的時候,卻有一些令人忍俊不禁的畫面。

據說,在宋襄公失敗之後,他爲了挽回顏面,說了一通大道理,言外之意就是說我宋國講仁義,而楚國不講仁義,所以我宋國雖然敗了,卻也是雖敗猶榮。

公曰:“君子不困人於阸,不鼓不成列。”

這話什麼意思呢?我來給大家翻譯一下。

在《天龍八部》世界裏,某江湖菜鳥喝多了吹牛:“告訴你們,當時在聚賢莊,我用了一招劈空掌,掌風直接朝着喬峯的鼻樑吹去,如果我多吐三分勁,喬峯肯定會被我打得滿臉開花。但我心胸豁達,不願意他受此打擊,所以我不但沒有多吐三分勁,反而把勁道又卸去三分,只是想簡單給他一個教訓。沒想到喬峯這契丹餘孽不識好歹,居然趁我勁道老去的時候給了我一掌,直接把我肋骨給打斷了,你說這契丹人還有沒有點禮貌了?”

只有真正的弱雞,纔會在時候放這種馬後炮,用以彰顯自己的強大。

宋襄公在發表了這樣一番大義凜然的講話之後,很快就因傷去世了,但宋襄公的這種“精神”卻遺留了下來。

若干年後,大家在說起宋襄公的時候,都會輕蔑一笑:“噢,你說那個只知道講仁義的國君啊?”

某些道德衛士立刻高潮:“宋襄公雖死,但他作爲一個君子,能打楚成王鼻樑的時候卻暗暗收勁,這種大無畏的衛道精神,其實爾等凡夫俗子所能理解的?”

是啊,我們都不理解,正如我們沒法理解,一個不入流的江湖菜鳥,他怎麼會有可能打中喬峯鼻樑一樣。

宋襄公這種做法,就是想強行給自己找個臺階:“不是我軍無能,而是敵軍狡猾。”

這話放到今天,我估計沒幾個人會信,可一旦把朝代拖到公元前的春秋時期,那個傳說中“禮儀”大行其道的時期,很多人就相信了,併爲此惋惜一番,就好像宋襄公的劈空掌多帶三分勁,就能立刻把楚成王這種蠻夷君主打得滿臉開花一樣。

醒醒吧,真沒這種事,就憑宋襄公那副德性,哪有資格挑戰楚成王呢?

但宋襄公也不算白死,至少他留下了“宋襄之仁”這樣一個成語,也算是爲後世子孫做出了一點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