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類文史 > 蜀道難,蜀漢是因爲這個才最終失敗的嗎?

蜀道難,蜀漢是因爲這個才最終失敗的嗎?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蜀道難,難於上青天,在科技和基礎設施並不發達的三國時期,一條天塹往往就能左右一場戰爭的走向,乃至左右一個國家的命運,劉備的蜀漢,就是因爲這難於上青天的蜀道,被徹底改變了。

得隴望蜀,這個成語集聚了古人對於人心精彩的判斷,無數的強權者,在得到隴西之後,都會把目光看向富饒的蜀中,人的野心是永無止境的,也是代代相傳下來,這就是這個成語的來源,也是這個成語的內涵所在。然而,曹操卻抵抗住了野心的誘惑,他在打敗馬超,張魯之後,並沒有急於採納司馬懿進軍蜀中的計策,而是選擇班師。這實在令人費解。而筆者認爲,無非是“交通”二字,簡簡單單的兩個字,不僅使曹操放棄用兵,也是使劉備的蜀國受困於此。

“交通”二字何意?就像李白所說的那樣,蜀道難。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劉備奪取益州,靠的是劉璋引狼入室,和蜀中百姓的民心歸附所致,否則,劉備如果從荊州一城一池地進攻益州,只怕即便劉備得到了益州,十年之內,劉備都會無力向北方進發了。因此,曹操在得到漢中之後,考慮的正是這一點。

我們來分析一下,曹操平定漢中之後的天下大勢:張魯的覆滅,使得天下諸侯徹底只剩下魏蜀吳三方,因此,曹操的目光不在侷限於一城一池的得失,他正在三角棋盤進行博弈,所走的每一步都要先看透十步。三國之中,原本魏國的勢力最爲強大,但是,在劉備奪取益州之後,劉備坐擁二處大漢富饒的地盤,這兩處地方,在黃巾之亂爆發後,一直處於相對中原、河北較爲和平的情況,因此,魏國和蜀國的人口數量,糧食產量其實相差不會太遙遠了,這就意味着,劉備未來即將擁有了可以和曹操單獨一決高下的能力,因此,曹操不願意進軍蜀中,是因爲不想過早的開始這場決戰,因爲戰爭是殘酷的,劉備和曹操的決戰必定會使魏蜀二國實力大損,無論誰獲得最終的勝利,東吳都是唯一的受益者,於是,曹操選擇的退兵,就是考慮到,這不是一個雙方的棋局,而是一個三角棋局。

蜀道難,蜀漢是因爲這個才最終失敗的嗎?

司馬懿似乎認爲曹操這步棋是錯誤的,因爲東吳孫權並無戰力,單單張遼一人,就能夠阻擋孫權不得前進一步,所以在他看來,孫權不足爲慮,所以應該趁着曹操平定漢中而形成的高昂的士氣,向蜀中進發,一舉打破劉備強大起來的萌芽。這看似十分有道理,但是,司馬懿想的過於簡單了,因此,曹操還考慮到了我們今天文章的主題--“交通”。能夠削弱劉備的力量固然是好事,可是,益州的艱險道路,能夠幫助蜀軍牽制住曹操的主力,使得曹操無法迅速打敗劉備,遲則生變,這樣一來,曹操就是偷雞不成蝕把米了。

“交通”真的如此要害嗎?我們來看看劉備的蜀國。劉備奪取漢中之後,經歷了一系列變數,原本擁有高祖奪取天下大勢的劉備受到了沉重的打擊,最終去世。諸葛亮挑起了復興漢室的重擔,他爲了克服“交通”的障礙,設計了木牛流馬,方便蜀中的糧食可以運輸到漢中前線,這樣一來解決了蜀軍的後勤問題,也幫助諸葛亮成功的奪取了魏國的隴西三郡,殺得曹真龜縮於京畿三輔防線,逼得司馬懿重新被啓用。可是,最終,諸葛亮還是失敗了,不僅丟掉了隴西三郡,還折了作爲內應的孟達,加上馬謖鎮守的街亭,損兵折將丟城池,才退回了漢中。這又是爲何呢?還是“交通”二字。

蜀道難,蜀漢是因爲這個才最終失敗的嗎? 第2張

諸葛亮攻佔隴西之後,隴西平坦的地勢和稀少的人口使得諸葛亮無法據險而守,因此諸葛亮就盤算着,從蜀中徵調大批人口填補隴西的缺口,可是沒等到諸葛亮的計劃付諸實施,司馬懿就攻佔了蜀國要害街亭,街亭的地理位置極其重要,它的失陷,使得司馬懿隨時可以威脅到漢中,進而威脅到蜀中,把蜀國一刀切成兩半,因此,諸葛亮只好放棄所有的魏國土地,回防漢中,避免最壞的結果出現。說到底,還是因爲蜀中的“交通”四通八達,雖然有險可守,卻也有它路可尋,使得諸葛亮好似既掌握了主動權,有喪失了主動權。

水可載舟,亦可覆舟。“交通”爲蜀國帶來了天然的屏障,卻也使得蜀國受制於此。凡事皆是如此,一把雙刃劍,用得到,便能助你披荊斬棘;用不好,反過來傷了自己的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