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類文史 > 明明崇禎這麼節儉,爲何還是有許多大臣投向敵對勢力?

明明崇禎這麼節儉,爲何還是有許多大臣投向敵對勢力?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5.66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有數字統計,說崇禎執政以後,換了十一個刑部尚書,十四個兵部尚書,誅殺總督七人,殺死巡撫十一人、逼死一人。這其中包括總督袁崇煥、兵部尚書熊文燦,兵部侍郎楊鎬,薊遼都御史劉策、巡撫都御史孫元化、漕運總督楊一鵬、三邊總督鄭崇儉……這些都是國家棟梁啊,崇禎只要一起疑心,那就是要殺人沒商量,他不管棟樑不棟樑的。但是,棟樑都沒有了,國家確實要垮塌。

崇禎不但殺人,而且還要虐殺,還有示衆。比如對袁崇煥,不但在大街上凌遲,還要號召百姓來分食他的肉。家屬要被流徙三千里,並抄沒家產。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明明崇禎這麼節儉,爲何還是有許多大臣投向敵對勢力?

袁崇煥純粹忠勇戰將,此前有寧遠大捷、寧錦大捷等成功戰例,但一封反間的信,他的戰功就全部化爲烏有,他成了死有餘辜的叛臣,而且死得極其悽慘。崇禎的意思是與以儆效尤,殺雞給猴兒看。可是,大家看到了什麼什麼呢?至少是看到兩點,一皇帝的弱智與殘暴,二自身的結局。跟着這樣的皇帝幹,沒有任何前景,只有死路一條。那怎麼辦,逃生吧。

這些受過中國傳統忠孝思想薰陶的大臣,他們輕易不會變節,他們明明知道將來要被史官寫進“二臣傳”,但爲了自己和家人活命,他們不得不尋找生路。生路在哪兒,在大清所給出的高官厚祿。一他們看到大清那邊政治清明,沒有隨便殺大臣的混帳事兒,二他們看到早年間投過去的范文程、李永芳等人普遍得到重用,甚至李永芳還與皇家結了親。大清的這個政治手腕,遠遠高於崇禎 “殺殺殺”的政治自殺。

被崇禎嚇得惶惶不可終日的大臣們,都在紛紛尋找逃跑的機會,也是尋找棄暗投明的機會。

明明崇禎這麼節儉,爲何還是有許多大臣投向敵對勢力? 第2張

崇禎六年(1633年)四月,孔有德、耿仲明降。崇禎七年(1634)四月,尚可喜降。崇禎十二年(1639年)薊遼總督洪承疇在鬆錦大戰被俘,降了。大清的真心有多麼真,在祖大壽身上體現得最典型。1631年(崇禎四年),大淩河之戰,糧盡援絕,他降了,可是,他很快又逃往錦州城與清軍對壘。十年後,鬆錦大戰中,援軍洪承疇兵敗,錦州解困徹底無望,於是,祖大壽率部再次降清。皇太極不計前嫌,照樣接收他,並委以總兵銜。祖大壽深受感動,一封信寫給外甥吳三桂,爲吳三桂後來投降打下了思想基礎。

從此以後,明大臣投降大清成爲一種流行。參將以上的將領有沈志祥、孫可望、孟喬芳、馬光遠、孫得功、金礪、鮑承先、祖澤潤、祖澤溥、祖澤洪、祖可法、祖澤遠、張存仁、李國英、劉武元、陳錦、劉芳名、左夢庚、田雄、馬得功、張天祿、許定國、劉良佐、趙之龍等120多人降清,他們一降,明朝也就沒有什麼像樣的大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