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類文史 > 戰國時期韓國被滅後,爲什麼後來沒有再出現過“韓”這個國號?

戰國時期韓國被滅後,爲什麼後來沒有再出現過“韓”這個國號?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2.4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下面由小編給大家帶來韓國的故事,感興趣的小夥伴接着往下看吧。

戰國七雄我們都已經可以說是非常熟悉的了,但是對於這七個國家各自的國號,卻可以說一直都有着很大的疑惑。在七個國家當中,有六個國號其實在後世還是有出現的,比如齊國,後世有“北齊”,秦國,後世有“前秦”,魏國,後世也有“北魏”等等,當然這裏的北、前、南等等都還是後世人爲了更方便的區分他們而加上去的,但是有一點是可以確認的,那就是這些國家的國號在後世一直都有被使用。然而這裏面有一個國家卻是一個例外,那就是韓國。自從戰國時期之後,就再也沒有一個政權給自己的國號起名爲韓,歷史上也從來沒有“北韓”“南韓”之類的政權,這究竟是爲什麼呢?爲何大家選定國號的時候從來不使用韓呢?

戰國時期韓國被滅後,爲什麼後來沒有再出現過“韓”這個國號?

1.漢朝之後政權的國號

如果我們回顧下中國自漢朝之後的國號,我們發現大量的政權與春秋戰國時期的古國名是同名的,統計如下:

周:北周、武周、後周

齊:南朝齊、北齊、黃巢齊

楚:劉豫齊楚、桓楚、馬殷楚國

燕:前燕、後燕、南燕、北燕、西燕

趙:前趙、後趙

魏:曹魏、北魏、東魏、西魏、冉魏、李密西魏

樑:南朝梁、西樑、後梁

晉:西晉、東晉、後晉

秦:前秦、後秦、西秦

宋:南朝宋、北宋、南宋

吳:孫吳、南吳、張士誠吳、朱元璋吳,還有以吳越爲國號的

蜀:前蜀、後蜀(蜀漢的國號爲漢)

唐:唐朝、後唐、南唐

鄭:王世充鄭

我們可以看出,基本上所有的先秦國號都被用過,卻唯獨不見有用過“韓”的,這是爲何呢?

戰國時期韓國被滅後,爲什麼後來沒有再出現過“韓”這個國號? 第2張

2.爲什麼沒有政權叫韓

我們知道,古代的國號,要麼是建國前的已經有的爵位名,比如漢、唐、曹魏,劉邦被封爲漢王、李淵被封爲唐國公、曹操被封爲魏王,如此沿襲下來。

要麼是和發跡之地相關的地名,比如源自宋州的歸德軍節度使趙匡胤、郡望蘭陵的蕭道成、郡望渤海的高洋都在齊地,國號都叫齊。

那麼,爲何沒有國號叫“韓”呢?

有人說,可能是戰國時期的韓國太弱小了。的確,韓國在戰國七雄中,第一個被秦國而滅,可是韓國相對於其他國家,比如宋國可是先被齊國給滅掉了,但仍然有人用“宋”爲國號。

還有人說,大多數建國的人是前朝冊封的王公起兵建立的新朝,而四十多個以韓爲封號的王公,沒出過一個有謀反實力的,趙普和曹彬都是死後追封的。歷代韓王不給力,所以就沒有韓朝了,這個似乎也有點牽強,畢竟很多國號是以地域定國名,並不都是以建立者的封王名稱來命名的。

再有人說,韓國地域狹小,堪稱人不傑地不靈,自古就沒有出過什麼傑出的人物,更別提建國了。這個說法也有點道理,但是似乎也沒說到點子上。

最後,這個問題往往變成了民間玩笑,今天不是有國名叫韓的了嘛。當然,這只是巧合。

所以,這到底是爲什麼呢?

戰國時代的版圖基本上確定了中國各大地域的稱謂,一直到今天,有的地方都留下了帶有春秋戰國國名的稱謂,比如陝西叫秦地、山西叫晉地,山東叫做齊魯大地,這就是從國名衍變來的地域名,因此國名與地域存在某種聯繫。

戰國時期韓國被滅後,爲什麼後來沒有再出現過“韓”這個國號? 第3張

3.國名和地域有什麼關係

我們下圍棋的都知道一句話“金角銀邊草肚皮”,邊角不僅戰略地位重要,而且有着極強的辨識度,幾乎不可能被其他地區取代,比如秦地在陝西,燕地在遼東,不可能定都陝西的人取“燕”作爲國號名,這就是辨識度的作用。假如中國變成一個九宮格,那麼戰國七雄在邊界的國家地域名就十分明確了。

西北角是秦。歷代只要建國在陝西、甘肅便是秦地。苻堅、姚萇的國號“秦”便因此而來。

東北角是燕。歷代只要建國在遼東的便是燕地,慕容氏的國號“燕”便因此而來。

西南角是蜀。歷代建國在巴蜀的多用此國號。

東南角是吳。只要建國在南京的大多用這個國號,朱元璋也不例外,稱帝后才取了“明”作爲國號。

西邊的是漢,漢中之地。南邊的是楚,江漢之地。東邊的是齊,齊魯大地。北邊的是趙,三晉大地,一般也多用這些作爲國號。

因此,在亂世的十六國、五代十國時期,大量以地域命名的國家,國號來歷便是此。

接下來只剩下了中間的“天元”了,中間的是魏國。“魏”是戰國早期霸主,早期稱霸中原,後期信陵君竊符救趙,也多次擊敗秦國,鄴城便是魏國之地,因此後來得名“魏郡”,曹操被封爲魏王,封於此地,因此曹魏的國號叫做“魏”。鮮卑拓跋氏自稱黃帝后代,入主中原後崔浩建議取得國號就是“魏”,因爲“魏”的意思是“大名”,而且魏也象徵着中原大地,鮮卑拓跋氏迫切想要進取中原,擁有中原正統的身份,所以鮮卑拓跋氏的國號也叫做魏。唐朝時期的魏州、魏博軍鎮、北宋的北京大名府,地名全部來自於魏。

魏國都城開封倒是例外,又叫做“大梁城”,所以“魏”又稱爲“樑”,歷代定都開封的大多國號叫做“樑”,其實也是“魏”的同名。

由此,我們得知了,天下九宮格已經定好了,沒有了韓的位置,中原的韓被魏所取代了。而且韓國地域狹小,擁有的地名大多已經有了固定的稱呼,比如滅掉的鄭國,保留了“鄭”的地名,今天河南的新鄭、鄭州地名皆來源於此。秦趙長平之戰的起因在於對韓國土地上黨郡的爭奪,上黨郡後來在隋朝被設置了“潞州”,因爲古代這裏住着潞族,後來此地也就叫做“潞”,而不是“韓”了,儘管此地還是唐明皇曾經的封地。

因此,後世如果有在韓地興起的,往往就歸到宋魏樑等稱號之下,尤其是魏,與韓的地域重合,歷代定都中原的,大多叫“魏”。因此,歷代沒有國號叫“韓”,很明顯被同樣代表中原的“魏”所取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