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類文史 > 和親政策爲什麼能延續那麼多年?和親的作用是什麼?

和親政策爲什麼能延續那麼多年?和親的作用是什麼?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1.2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昭君出塞”這一歷史事件是歷代文人墨客歌頌的對象,讓人不禁對漢朝的和親政策,對那些以王昭君爲代表的遠嫁異域的弱女子的命運,進行深入思考。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了相關內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杜甫的《詠懷古蹟五首》裏有一首是寫出塞遠嫁匈奴的王昭君的:“羣山萬壑赴荊門,生長明妃尚有村。一去紫臺連朔漠,獨留青冢向黃昏。畫圖省識春風面,環佩空歸夜月魂。千載琵琶作胡語,分明怨恨曲中論。”

對於漢朝的和親政策,歷來看法不一。郭沫若在《中國史稿》,翦伯贊在《歷史問題論叢》裏都說和親是漢族和少數民族“友好”的體現;而范文瀾(《中國通史簡編》)和王桐齡(《漢唐之和親政策》)卻認爲,和親是一種“屈辱”。

和親政策爲什麼能延續那麼多年?和親的作用是什麼?

其實,“友好”也罷,“屈辱”也罷,說到底,和親就是一種政治外交行爲,是中原王朝和少數民族政權的互相利用。而那些遠嫁的女子們,本質上就是政治的犧牲品,外交的工具而已。

漢朝的和親政策措施從劉邦開始的。公元前198年,劉邦從平城之圍中好不容易脫險,意識到匈奴的強大,聽取了劉敬“和親”的建議。其後,惠帝三年(前192年),文帝六年(前174年),景帝五年(前152年),都曾派遣公主嫁給匈奴單于。漢武帝時期,先後把細君公主、解憂公主和馮嫽嫁入烏孫。漢元帝時,昭君出塞,嫁給了呼韓邪單于。

和親政策爲什麼能持續這麼長的時間呢?其實這是實力權衡中的一種互相妥協。雙方覺得實力相當,誰也不能征服對方時,又覺得有溝通的必要,和親就成了最好的方式。因爲這樣,中原王朝得到了顏面,戰爭也可以得到緩衝;而遊牧政權也可以得到實惠。高祖、惠帝、文帝、景帝時的和親,都是這種性質。而雙方的實力一旦發生了變化,這種平衡就會被打破。武帝時,漢朝國力空前強盛,便不再和匈奴和親,開始用兵了。

和親政策爲什麼能延續那麼多年?和親的作用是什麼? 第2張

所以,對於中原王朝來說,和親的作用主要有兩種:

其一,兵力不足以對敵時,可以用和親來換取和平,高、惠、文、景時都是如此。漢元帝時期,情況發生了變化,但換取和平的本質還是一樣的。匈奴經過漢武帝時期的打擊後,內部分裂,實力大減,呼韓邪單于勢孤力弱,得不到漢朝的庇護就難以立國,所以主動請求和親;而漢朝在數十年的征戰之後,也是財竭民疲,急需要休養生息。就像班固在《漢書》裏所說的一樣:“師旅之費,不可勝計。至於用度不足,……民力屈,財力竭,因之以凶年,寇盜並起,道路不通。”雙方都渴望和平,昭君出塞,也就順理成章了。

其二,和親也可以作爲政治手段打擊敵人。漢武帝和西域國家烏孫的和親就是如此。西域三十六國本來都是匈奴的屬國,爲了更有效地打擊匈奴,張騫建議:“誠以此時厚賂烏孫,招以東居故地,漢遣公主爲夫人,結昆弟,其勢宜聽,則是斷匈奴右臂也。”(《漢書》)武帝聽從了他計策,於是就有了細君、解憂的遠嫁。

而對於匈奴單于來說,和漢朝和親,也有自己的打算。

實力強盛時,借和親可以得到漢朝的饋贈,不用出兵打仗,就能得到大量財物,何樂而不爲。高祖劉邦和匈奴和親時,不僅“奉宗室女公主爲單于閼氏”“約爲昆弟以和親”(《史記》),而且“歲奉匈奴絮、繒、酒、米、食物各有數”(《史記》)。漢朝爲了求得和平,不僅嫁出了公主,同時還贈送了許多東西,而且形成了定例,每年都得給匈奴送去大量財物。惠、文、景三朝也莫不如此,直到武帝初年,依然“明和親約束厚遇,通關市,饒給之”(《史記》)。儘管如此,貪婪成性的匈奴貴族一有機會,還是會出兵侵略,就像《史記》裏所說:“匈奴日已驕,歲入邊,殺略人民畜產甚多。”和親,是匈奴獲取財物的外交手段之一,是和劫掠並行的策略。

到了國力衰微的時候,和親又成了匈奴統治者藉助漢朝的聲威來鞏固自己統治的政治外交手段。呼韓邪單于和親就是最鮮明的例子,當時漢朝剛剛殺掉了他的競爭對手(也是他的哥哥)郅支單于,他又高興又害怕。他高興的是漢朝替他消滅了爭奪單于位置的對手,害怕的是萬一得罪了漢朝,也落得同樣下場。所以他請求和親,就是爲了鞏固地位。到了東漢時期,匈奴分裂爲南北兩部分,都曾向漢朝請求和親,但當時漢朝的實力已經遠遠強過匈奴,用不着用和親的手段來緩和戰爭了,所以,匈奴和親的請求就被拒絕了。

和親政策爲什麼能延續那麼多年?和親的作用是什麼? 第3張

“昭君自有千秋在,胡漢和親識見高。”在特定的歷史時期,作爲外交工具的王昭君們,在維持邊疆和平,促進民族交融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從這些遠嫁異域的弱女子的個人命運來看,她們是政治外交的犧牲品,一生的遭遇往往是非常不幸的。

漢朝皇帝從沒有派出過一個親生女兒去和親。如果和親是一份美差的話,肯定輪不到細君、解憂這樣的宗室女子,就更不會輪到只是一個普通宮女的王昭君。最初,劉邦倒是準備過用親生女兒和親,但呂后一番哭訴:“妾唯太子、一女,奈何棄之匈奴!”劉邦打消了主意,最終還是選“家人子名爲長公主,妻單于”(《史記》)。呂后的一個“棄”字,其實道出了這些和親女子的命運,她們就是朝廷的一個“棄子”,朝廷把她們嫁出去以後,她們的幸福,她們的命運,是沒有人會關心的。

她們遠嫁異域,語言不通,生活習俗不同,婚姻中也很難得到愛情和幸福。

細君公主嫁入烏孫時,烏孫昆莫(即國王)獵驕靡已是一個行將就木的老人。二人語言不通,細君思念故鄉,非常悲傷,自己作歌唱道:“吾家嫁我兮天一方,遠託異國兮烏孫王。穹廬爲室兮旃爲牆,以肉爲食兮酪爲漿。居常土思兮心內傷,願爲黃鵠兮歸故鄉。”細君後來又嫁給了獵驕靡的孫子軍須靡,在烏孫生活了五年就鬱鬱而終。

和親政策爲什麼能延續那麼多年?和親的作用是什麼? 第4張

細君死後,解憂公主嫁入烏孫,先後嫁給了軍須靡、翁歸靡、泥靡三人。她也一直在思念着家鄉,到將近七十歲的時候,她向朝廷上書,祈求“願得歸骸骨,葬漢地”(《漢書》)。她還是比較幸運的,朝廷終於批准了她的請求,生命的最後兩年,她是在自己的故土度過的。

再說王昭君,她雖然是自願請行,但其實是對寂寞壓抑的宮廷生活的一種反抗,並不代表她喜歡北方冰天雪地的生活。我們可以想象,呼韓邪單于的年齡比昭君大一倍還多,而且在和昭君成婚三年後就病死了,她在匈奴的生活也難言幸福。她也曾向朝廷“上書求歸”,但沒有獲得批准,只能是“獨留青冢向黃昏”了。

總之,無論後人如何評價,王昭君們的和親遠嫁,其實只是政治外交的工具和犧牲品而已。她們用自己的青春年華,在遙遠的異鄉,在歷史的長河中譜寫了一曲又一曲的人生悲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