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人類文史 > 六國在攻打秦國的時候 他們爲什麼總選擇函谷關這個地方

六國在攻打秦國的時候 他們爲什麼總選擇函谷關這個地方

來源:歷史趣聞網    閱讀: 1.5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對秦國與六國很感興趣的小夥伴們,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秦國和六國之間的戰爭中,六國爲什麼總是圍繞函谷關這個這個?他們換一個地方不是更好嗎?

戰國時期,是中國古代一段令人回味的歷史,若論那個時代的列國紛爭,秦與山東六國的爭鬥,無疑是最爲濃墨重彩的內容。

在諸如《大秦帝國》、《東周列國》等影視劇中,多次提到“函谷關”,而《史記》、《左傳》之中,亦多次出現“函谷關”一詞。足可見,函谷關,是歷史上地位很重要的一處關隘,在秦與六國的戰爭中,它是焦點性的所在。

函谷關故址在豫(河南)西靈寶縣舊城西南,因其“路在谷中,深險如函,故以爲名”(《元和郡縣誌》)。

由該地向西至潼關,東抵崤山,古稱桃林或崤函,春秋時代屬於晉國,公元前627年,秦趁晉文公新喪,出兵伐鄭,鄭國是晉國的盟友,更是晉國的小弟,秦國不打招呼,就去侵伐鄭國,引起晉國不滿。

六國在攻打秦國的時候 他們爲什麼總選擇函谷關這個地方

(晉襄公

秦軍攻打鄭國,本想偷襲成功,但鄭國已有準備,秦軍便撤兵西歸,在回軍的路上,將晉國的附庸滑國滅掉,晉國軍臣決定好好教訓一下狂傲的秦人。

晉襄公派大軍,埋伏於崤函之地,給撤兵回國的秦軍以毀滅性打擊,伐鄭的秦軍全軍覆沒,這便是歷史上著名的“崤之戰”。

“當是時,晉文公喪尚未葬。太子襄公怒曰:秦侮我孤,因喪破我滑。遂墨衰,發兵遮秦兵於崤,擊之,大破秦軍,無一人得脫者。”(《史記.秦本紀》)

進入戰國初期,韓趙魏三家瓜分晉國,魏國得到了崤函之地,魏國地處優越之地,加之數代魏王勵精圖治,魏國成爲戰國初期的強國。

六國在攻打秦國的時候 他們爲什麼總選擇函谷關這個地方 第2張

(戰國形勢圖)

好景不長,商鞅變法後,秦國實力增強,頻繁與魏國爭鬥,於公元前329年到公元前314年逐步佔據曲沃、焦城和陝城。

秦國有感於此地天險易守難攻,遂建函谷關。它東西長7.5公里、谷中道路僅容一車通行,素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說。

秦國憑藉函谷關,多次將山東六國擋在境外,成功抵禦住列國的進攻。

“襄王十四年,與齊、魏王共擊秦,至函谷而軍焉”。(《史記.韓世家》)“公子率五國之兵破秦軍於河外,走蒙驁。遂乘勝逐秦軍至函谷關,抑秦兵,秦兵不敢出”。(《史記.魏公子列傳》)“春申君相二十二年,諸侯患秦攻伐無已時,乃相與合從,西伐秦,而楚王爲從長,春申君用事,至函谷關,秦出兵攻,諸侯皆敗走”。(《史記.春申君列傳》)正確利用地理環境,是戰爭取勝的關鍵因素之一。秦國與六國之間的軍事統帥們,在策劃、指揮戰爭時,也是充分考慮到山川河流、道路交通等條件對軍事戰爭的影響。

那麼,爲什麼山東諸國總是選擇函谷關,作爲進攻秦國的通道呢?秦與列國相爭,雙方是否還有其他路線可走呢?

讓我們來分析一下。

山東六國與秦國之間,被地形複雜的一道天然屏障隔開,這便是山西高原、豫西丘陵地區和商洛山區、南陽盆地。這一地區自然地形不利於大部隊的運動和展開,也就是說不利於大兵團作戰。無論是秦國還是山東六國,都想將大軍拉到對方的開闊平原地帶去開兵見仗:秦之關中平原,山東之黃淮海平原、膠萊平原等地,都在對方的心腹要地,若能將大軍帶到這些地方,就能起到直搗黃龍的效果。

若想通過這片區域,其實有三條路可走:

晉南豫北通道。由陝晉邊界的臨晉(今陝西大荔)東渡黃河,沿中條山北麓東行,從軹(今河南濟源)穿過太行山麓南端與黃河北岸之間的狹長走廓,就可進入華北,直達趙之邯鄲所在冀南平原。

豫西通道。自咸陽渡過渭水東行,在潼關進入豫西丘陵山地,沿黃河南岸經函谷、陝城(今河南三門峽),抵達崤山,再向東進,入洛陽盆地。這是先秦時代東、西方聯繫的主要交通幹線。

商洛、南陽通道。由咸陽沿灞水、丹水東南,穿過秦嶺、商洛山區,經藍田、商縣,在陝豫鄂交界處出武關,進楚國的南陽盆地,東至宛(今河南南陽),抵達楚都城郢都所在江漢平原。

六國在攻打秦國的時候 他們爲什麼總選擇函谷關這個地方 第3張

(商洛、南陽通道)

秦與六國在這三條通道上,都進行過往來征戰,爲了嚴守關中大本營,秦憑藉黃河、崤函、少習山天險,在這三條路的西端分別修建了臨晉關、函谷關和武關。但綜合考量下來,還是走中間的函谷關豫西道最爲便利。

一是主要是豫西通道距離最短,道路也較平直,另外兩條路則路線曲折,行軍費時費力;二是豫西通道離韓魏兩國國都較近,直來直往,不管是此去彼來,都便捷得很。相比北線的“晉南豫北通道”,遠遠隔絕着趙國與秦國心腹地帶;南線的商洛、南陽通道,則隔着秦嶺,使秦國腹心關中平原與楚國隔絕。

由此,地處豫西通道便成爲各國用兵的首選,西端的函谷關就成爲秦國的防禦重點。而對於秦國來說,東進的三條路線當中,豫西通道上的敵人實力較弱。秦佔崤函以後,魏在豫西幾乎沒有重鎮,黃河以南沿途都是韓國和東周的領土。周室衰微,韓又是小國,兵員有限,秦國兵出函谷,從豫西通道走,遇到的抵抗相對較弱。

如果走北線的晉南豫北通道,河東都是三晉重鎮,他們之間可以相互援助,以秦相當不利。秦軍曾在這片地方渡河攻城,奪取了城池也很難守住,武遂、離石等城市要塞就普數次易手。

如果走南線商洛、南陽通道,楚國是大國,秦軍進攻南陽盆地,將面臨惡戰,取勝的概率就會大大降低。

從上述地理、政治原因分析,豫西通道對秦與山東諸侯進兵都是利多弊少,各方都把這裏當成主攻方向,而函谷關是這條通道西段的咽喉之地,理所當然成爲秦與六國拼死相爭的戰略要塞。秦如果死死控制住函谷關,退可以守住關中門戶,保八百里秦川根據地不失;進可以出兵豫東,兵指華北平原、膠萊平原。

六國在攻打秦國的時候 他們爲什麼總選擇函谷關這個地方 第4張

(秦朝疆域圖)

不過,關隘再雄偉,也是不能動彈的,秦國的目標遠非困守保土,而是隨着國力的增強,不斷地改變戰略,由防守——蠶食——鯨吞,以實力說話的戰國時代,強者纔有話語權。

戰國的後期,山東六國力量日益虛弱,大敵當前,各國仍然盤算着自己的小九九,無法精誠團結起來,樂見鄰居一個個被秦國吃掉,孰不知“脣亡齒寒”。秦國採取的是各個擊破的戰略,拉一個打一個的方式,非常奏效。大秦已不再單純依靠什麼函谷關來進行防守,而只剩下“進攻,進攻,再進攻”,時過境遷,無人能夠阻擋大秦銳士的兵鋒,六國如羔羊般待宰,儘管他們也有反擊,只是皆化爲徒勞無功的掙扎。